手机版
1 1 1

实现教育强国梦 诚实守信是基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实现中国梦,教育要先行。高等教育,助力中国梦,不仅要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更需要铸造崇尚诚信、敬畏学术、引领风尚的精神和品格。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引擎,尊崇和力行诚实守信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使命。

  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梦,中国梦已成为将中华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教育要先行。特别是高等教育,助力中国梦不仅要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更需要铸造崇尚诚信、敬畏学术、引领风尚的精神和品格。实现教育强国之梦,诚实守信是基石。

  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描绘和深刻阐述,既蕴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历史的深刻洞悉,更彰显了全球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期盼、共同愿景和共同意志,是具有巨大统合力和强烈感召力的政治动员令。

  中国梦是国家强盛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梦想美丽,责任重大,需要全民族、全社会为之共同奋斗。而“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教育兴,则国家兴。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离不开教育的振兴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地位,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职责与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靠发展不断筑牢根基。高等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是全民族的“科技梦”“人才梦”“教育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引擎和力量支撑。

  诚信缺失侵蚀高等教育的品质和灵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需有效提升,大学文化的正能量未能很好发挥,扭曲和偏颇的形态却在滋生。特别是诚信缺失的问题严重侵蚀着高等教育的品质和灵魂。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诚信缺失有多重表现。在学校管理层面,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为了追求所谓办学效益或社会声誉,在招生宣传、教学评估等工作中肆意夸大其辞、含糊其辞,乃至于弄虚作假,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高校和高等教育的社会形象,而且对在校师生产生了消极示范作用。在教师队伍层面,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等。在学生群体层面,诚信缺失尤其堪忧,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论文抄袭、剽窃行为十分普遍;有些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虚开或伪造证明骗取助学金、助学贷款,甚至恶意拖欠助学贷款,乃至更姓换名逃避还贷;有些大学生伪造简历以夸大事实或隐瞒某些问题,以及蓄意违约等等。

  高等教育更应尊崇和力行诚实守信

  从坚守理想信念的层面理解,高等教育助力中国梦,需要不断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更需要铸造崇尚诚信、敬畏学术、引领风尚的精神和品格。因此,尊崇诚实守信,力行诚实守信是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及重要使命。

  加强和完善大学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德之基。古人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因此,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整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增加诚信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对诚实守信基本道德素质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要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平台,推动学生把诚信意识转化为诚信品德。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平台推展诚信教育,将有助于学生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特别在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上推展诚信教育,应着力挖掘和梳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典籍中有着关于诚信的丰富而精辟的论述,如墨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民无信不立”等等。传统的产生是族群社会生活经验系统化的过程,而人类行为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汲取先人思想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资源,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将教师的诚信教育列入大学诚信教育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既是道德的教育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为此,必须不断强化教师的道德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诚信自律水平。

  推进和深化大学诚信制度体系。提升大学的诚信水平,思想教育是基础,但同时,亦需要“制度的笼子”来制约和规范相关行为。2006年,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科技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科研诚信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这是我国将科研诚信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联席会议后,2006年11月科技部以第11号令颁发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成立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组建由周光召院士等十余位海内外科技、法律和政策专家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科技部从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科技信用管理数据库等方面入手,围绕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与科研诚信建设有关的制度建设,全面建立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预防和监督体系。随即,教育部也在高校广泛开展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对大学科研道德建设予以指导和推动。可以说,国家层面的学术诚信制度已基本成型,对高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学术诚信制度的框架下,完善并细化其运行机制,如建立教师、学生诚信档案及学术信誉体系,适时监控诚信缺失行为及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彰显学术诚信制度的效能,从而重塑高等教育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既承载着特定的内涵和使命,更负有以永恒的大学精神持续引领社会前行的责任。如果高等教育能够真正做到既重视知识的传授,亦突出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对创新的褒奖,亦凸显诚信品质的涵养,那么,高等教育就真正能够肩负起为民族存续菁华、奉献人才之重任,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助力者和书写者。(作者为太原理工大学校长 吕明)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1日 10:55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