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同心托起“两型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常诸谈

  (一)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梦”点燃了亿万人民的信念之火。作为“中国梦”的湖南特色,省委提出加快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这是科学发展的新概括、富民强省的新格局、绿色崛起的新动力,是“中国梦”在湖南的具体化。

  (二)“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同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康梦”是对人均均量的要求,突出富民优先,彰显的是民本情怀;“两型梦”是对运行质量的期待,强调转型发展,体现的是责任担当;“崛起梦”是对经济总量的追求,坚持后发赶超,展示的是美好愿景。

  “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共同融聚于“中国梦”的交响乐中,有机统一于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伟大征程。

  (三)“不到潇湘岂有诗”。

  “两型梦”就是蓝天梦: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风和日丽、惠风和煦,人们呼吸畅快惬意,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两型梦”就是青山梦:山峦青翠葱茏,田园绿意盎然,道路绿树成荫,潇湘大地“经行处,无穷绿水青山”。

  “两型梦”就是秀水梦:水复其清、水畅其流、水质优良,群众饮水安全无忧,三湘四水“漫江碧透,鱼翔浅底”、“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两型梦”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崇高的美好追求。

  (四)“两型梦”凝聚着湖湘儿女的不懈追求。

  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长株潭建设“毛泽东城”的构想,到70年代末向国家提交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调研报告,到80年代提出“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到90年代开展洞庭湖综合治理,湖湘儿女对“两型梦”的探索和追寻从未停止。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获得了绿色崛起的“国家动力”。2011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四化两型”总战略和“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总任务,坚持做好“一点一面一区一载体”这篇大文章,两型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是试验区的根和魂。五年来,106项原创性改革先后在长株潭试验区铺开。推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行民用阶梯式水价、电价、气价,企业和居民节约的积极性高涨。长株潭三市先行PM2.5监测、产业准入提升退出机制等改革,激发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内生活力。

  湘江一度被称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08年起,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铁腕治污,关闭污染企业1017家,湘江干流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8.1%,比2007年提高5.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环境整治改变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村卫生习惯,被誉为“农村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长株潭“一体化”是几代湖南人的梦想。随着芙蓉大道、红易大道、长株高速等城际干道拉通,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实施“通信同号、金融同城、交通同网、能源同体、环境同治”,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跻身全国十大城市群。湘江风光带长株潭段已建成150公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提前一年蓄水试通航,长株潭城市群由滨江城市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滨湖城市群”。

  科技创新为两型注入新动力。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欧水资源与研究利用中心、中意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落户湖南,组织重大科技专项300余个,研发关键技术近100项。在全省部署推广重金属污染治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十大清洁低碳技术,规划项目800多个、投资达到800多亿元,“利矢”直指资源环境之“的”。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形成倒逼机制。制定出台59个两型标准和23个节能减排标准;搭建了全国首个综合性节能减排监管平台和“数字环保”系统,在长株潭先行开展PM2.5监测试点;颁布实施长株潭区城规划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规章。

  推动两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乡村、进景区,342个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湘潭“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经验誉满全国。全省1700多万家庭重拎菜篮子、布袋子,使用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实行垃圾分类、旧物回收……两型生活、绿色消费成为时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型”给三湘大地带来静悄悄的变化:

  ——发展理念变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两型、不要三高”成为新理念。坐落在橘子洲头的两型展示馆开馆两年多,接待参观者50多万人次,观众留言5000多条。“如果不节约水资源,人类最后一滴水可能就是自己的眼泪。”长沙市华盛世纪新城小区居民甘正耀的感言,至为深刻。

  ——经济结构变优。改写“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老标签,全省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元,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十;工业增加值达到9140亿元,质量连续两年居中部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3.647.439.0,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工业产业达到9个,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6%。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千亿产业。新型工业化成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

  ——增长动力变强。全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10位,创新绩效排名上升到第8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生态环境变好。森林覆盖率达57.34%,14个市州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山林田野初现“动物世界”景观……

  “湖南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不仅理念有创新,而且实践上有行动。湖南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有后劲的,也是可持续的。”湖南实践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

  (五)“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两型梦”希望在前、任重道远。

  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的湖南,既面临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双重矛盾,又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还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全省大企业中60%分布在重化工领域,规模工业中重化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工业企业中60%是高能耗企业,转型担子不轻。

  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上百年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为国家工业体系建成和军工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累积性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就是“贴在”三湘大地上的巨大“牛皮癣”。

  发展就是燃烧。燃烧资源,留下污染,产生GDP。两型社会建设就是对资源要“吃尽榨干”,尽最大努力少燃烧资源,少留下污染,多产生GDP。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缺乏战略性煤、油、气资源,另一方面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资源成为最大瓶颈。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然而,由于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粉尘、酸雨、雾霾等肆虐,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呼吸之痛”。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显示,超标天数比例为55.6%,其中长沙市污染程度排名第22位,形势不容乐观。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据测算,1公顷阔叶林每天消耗1000千克CO2,释放可供1000人需用的O2。我省森林覆盖率超过57%,但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还有近2000多万亩荒山迹地需要造林,2200多万亩石漠化地区需要治理,城边、水边、路边绿化的潜力还很大。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全省淡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区域性、季节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凸显。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水灾频发成为常态。洞庭湖区的老百姓守着“水景”喝污水,只能望“湖”兴叹。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取决于发展的阶段”。省情特点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既凸显了“两型梦”的重要与紧迫,也预示着追梦历程的曲折与艰辛。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六)思路决定出路,共识凝聚合力。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深刻认识到:抓两型就是抓机遇,就是抓转型,就是抓创新,就是抓民生,一句话,抓两型就是抓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高尔基说:“要是我们只限于梦想,那么谁来使生活成为美丽的呢?”“两型梦”等不来、喊不来,唯有卷起袖子、扑下身子干出来。

  发展是总道理、大道理、硬道理。办好湖南的事情,第一要务是抓发展,关键是抓经济发展。发展离不开两型,两型促进发展。必须集中精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大力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实现经济总量、人均均量、运行质量“三量齐升”,着力打造湖南经济的“升级版”。

  改革是实现“两型梦”的“关键一招”。“先行先试”是最大政策,必须顺应人民愿望,把握时代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度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产权交易平台、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

  “两型梦”是实的,不是虚的,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必须树立“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要抓大项目、好项目”的意识,明确“路径图”、“时间表”、“任务书”,大力推进两型产业项目、两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型环保项目建设,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科技创新是转型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实现“两型梦”的战略支撑。徐守盛书记指出:“两型试验的本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必须有效整合和运用科技资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攻关,注重协同创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跨越发展。切实抓好清洁低碳技术推广这一载体,与转方式调结构、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资源瓶颈问题、资源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到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两型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两型”让生活更美好。两型涉及各行各业、关联千家万户,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受益,人人是主人翁。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传播“两型”、参与“两型”、践行“两型”,“两型梦”才会更加灵动、更有活力、更富生机。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10:43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