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

贵州安顺实验学校教师 张忆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措施。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这都需要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党员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理应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更应该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和尖兵,近而让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如何促进党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近而让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呢?近年来兴起的“校本培训”,成为各地区、各学校开展党员教师在职教育的主渠道。实际操作过程中,校本培训可以视党员教师的人数,既能以党总支的名义在整个学校层面上进行,也可以以党支部的名义组织,甚至可以把某一学科中的党员教师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培训。若组织得力,培训得法,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但笔者调查发现,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多年来,许多学校在党员教师的校本培训中矛盾突出、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概括起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机制不健全,培训存在随意性。党总支书记是党员教师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对校本培训起组织、管理、监督、评估、考核的作用。但有的党总支书记对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缺乏应有的了解,总认为党员教师培训是上级党组织的事情,是“形式主义”,是“务虚”之举,面对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党总支书记不愿花时间开展党员的校本培训。另外,有些党总支书记没有明确的党员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和方案,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培训工作有很大的随意性。

2、管理不到位,培训存在盲目性。校本培训是党员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个别主管部门缺乏对党员校本培训的有效管理,如缺少管理办法、缺少有效的评估机制、奖励措施等,主管部门的培训机构对基层学校缺乏得力的业务指导,大多数学校也未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开卷考试,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培训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3、内容不丰富,培训缺乏针对性。党员教师的校本培训课程设置应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的党组织往往忽视这项工作。培训前不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不同党员教师之间的差异,党员教师想听的没有听到,存在的困惑没有得到解决,致使培训过程大都流于形式,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培训效果事倍功半。培训计划也是一种摆设,为计划而计划,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做计划,跟风赶时髦现象普遍存在。培训缺少深入探讨、反思,党员教师普遍感到参加培训后的收获不大,挫伤党员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与积极性。

4、形式不鲜活,培训缺乏趣味性。党员教师培训形式单一,主要采用集中听专家辅导报告的形式,受训的党员教师与专家之间缺少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对话、交流的平台,不具备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党员教师之间也缺少必要的沟通、探讨。

5、考核重数量,培训缺乏实效性。目前,教育系统党员教师校本培训的考核,还是以受训时间和受训后反馈材料的多少来考核评价。具体来说,以参加听讲座、学习的点名册、参加上课的时间、听课的数量、听讲座的笔记、政治学习心得体会、业务学习笔记摘抄等加以评定。

对策与思考:

党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为了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政治和业务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学校党组织逐步通过党员教师的学习培训,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党员教师才可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比较、交流、改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从观念转变到行为转变的过渡。此外,只有通过校本培训,才能真正使党员教师的培训符合各校客观存在的差异实际。

1、校本培训要与党员教师的需要相结合。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在培训的目标定位上要以学校发展及党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准。在校本培训之前要先对党员教师的培训需求作调查分析,教师是需要提升政治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现代教育媒体操作技能,还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培训组织者、实施者要心中有数。

2、改革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设定短、中、长期目标。一是要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参训党员教师的岗位实际,贴近工作需要。二是要突出前瞻性。“跳起来摘桃子”,要适度超前,合理拔高。三是要提高综合性。当前尤其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四是要注意适应性。逐渐树立分类施教、按需施教的观点,制定的计划、设置的科目、培训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参训人员,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培训还要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抓大放小,抓关键放一般。

要将最新颖有用的知识技能,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介绍给党员教师,把党员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和浓缩,建立培训内容专题库,根据具体对象需求取舍剪裁培训内容,进一步克服“期期培训内容大同小异”的现象,以增强实效。要根据培训对象层次繁多,需求各异的特点,充分尊重党员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别差异,学校党组织培训前要提供“菜单”,党员教师据“单”参加,自主选择。提倡因人而异的“点菜制”,努力摒弃千篇一律的“套餐制”。

3、培训方式要更灵活、更互动。根据笔者调查,党员教师最希望采取的校本培训方式仍然是专家辅导讲座形式,但并非是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形式,而应该更多地注入互动的色彩。参加培训的党员教师都有思想、知识、技能、经验基础,通过互动交流式的培训能够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碰撞出思想和创新的火花。专家授课时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可以采用圆桌式、对话型、活动型等培训形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党员教师之间、党员教师与党员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4、校本培训要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把校本培训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专业生存”和“职业前途”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党员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增强党员教师专业化实践力度。这需要学校党组织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党员校本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一定的培训时间,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有一定的奖惩措施,鼓励党员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还要根据学校实际定出一套周密的培训计划,包括确定培训对象;确定培训时间及频率;确定培训设备与要求等。

5、校本培训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本培训在强调专家学者指导等外部血液注入的同时,更依赖于党员教师在民主、和谐气氛中的相互切磋,党员教师之间敞开心扉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党员教师就教学中的共同问题或共同科研课题展开讨论。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适度紧张和竞争的校园教师文化、校园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6、校本培训要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校本培训之所以优于传统培训就在于它把培训全过程与最具体、最感性的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及教师创新、科研意识下的行动反思,党员教师才能将培训中所学的前沿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变通和提升。所以在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千万要注意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不能游离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就培训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10: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