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论党员教育的传承和创新

贵州锦屏县国土资源局 龙立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曾经的礼义荣辱已经无法约束人们追求金钱和物欲的脚步。“拼爹”开始招摇过市,“拜金主义”横行霸道,“贪污腐败”让人痛心疾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针对党员的教育变得异常重要。党员教育有利于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坚持原则,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关健时刻经得起考验,自觉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党员教育首先需要传承,从内容上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一个党和民族的形成到强大,必然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支撑,而这种精神力量外化成教育的内涵,就有了不绝的动力。党员教育只有自觉地把“党的优良作风”这个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载体固然重要,但本质才是决定事物的决定因素。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把学习型党组织、服务性党组织、作风建设摆到显眼的位置,正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的必要,事实上党员教育正是涵盖在这些建设活动中,成为它们不可或缺的部分。

那么,应该传承那些党的优良作风呢?我想,首先是党的“三大作风”。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概括了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正是这三大作风指引着社会主义走向顺利,并不断前进。其次是“两个务必”的作风。一方面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深信必胜,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一方面又必须提高警觉,不可懈怠,深知忧患。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保持“两个务必”的要求。江泽民、胡锦涛则一直强调并谆谆告诫,在当前形势下,在新的长征途中,共产党员一定要保持“两个务必”,这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最后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是党的活力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党员教育还需要创新,在教学形式上变革。在从小受应试教育的熏陶和教养下,社会教育自然而然落入应试的模式,党员教育也不例外。通过说教式的党课和理论考试来检测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使党员教育流于形式和应付,一种学习的被动感油然而生。而且党员教育应试化的板书和说教,让很多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难以感悟其中的精髓和实质,党员的先进性和服务性在少数党员眼里变得很傻,被物欲横流腐蚀得让人触目惊心。当前党员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教育形式和手段被纳入党员教育的体系,比如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开办讲坛等。这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确让党员教育有所改观,效果有所增强,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党员教育缺乏“因材施教”、共性和个性并存的一面。

很多人主张党员教育的内容需要创新,我认为与时俱进的是教育内容的修饰性言语和事例,其本质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以党的优良作风为内容,就是党员教育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每个人的天资、认识、体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学历、阅历也是不一样的,把大家捆绑为一体,毫无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也是有失妥当的。有些党员是理想信念动摇,思想滑坡。有些党员公仆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有些党员是正气不足,原则性不强。有些党员是责任心不强,求实创新精神不够。有些党员则是廉洁意识不强,法纪观念弱化。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分层教育,科学组织,因材施教,根据职务级别、年龄结构及岗位性质等对机关党员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教育,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实效性,显然是有必要的。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15:4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