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要“五化”

贵州遵义县龙坪中学 贾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加强党员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反映了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切期盼。因此,在我们党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继续加强党员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并且重大的课题。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活的灵魂。对于我们党来说,也唯有不断总结和创新,才能更好的实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更扎实的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一、党员教育对象要具体化 

教育对象具体化,就是要把党员教育主体根据一定标准细分为不同群体,如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干部党员群体、学生党员群体等,按照层级可以分为普通干部群体、领导干部群体等,按照党员流动性又可以分为稳定党员群体和流动党员群体,按照党龄可以划分为老党员和年轻党员,而按照年龄又可以划分为60后党员、70后党员、80后党员等等,然后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而这种真针对性教育使党员教育更加贴近党员自身,教育更加实际。

二、党员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党员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是指党员教育内容不拘于“口号式”、“灌输式”的教育,而是把党员教育在主题教育下进行人文化的延伸,是一种把党员教育从显性教育向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尝试。目的就是要在遵循《党章》等党员教育要求前提下,寻找一种以人为本,以践行党章为核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新的党员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党员教育内容生活化内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党员为了提高工作本领和自身发展必须不断接受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教育内容应该融入在党员生活中,使之成为党员生活中必要组成部分。只有党员教育内容既满足党员的工作、生活需要,又符合《党章》等对党员的要求,才能容易与党员产生共鸣,最终被党员接受,并外化为行动自觉。

三、党员教育载体要生动化 

党员教育载体的生动化不是一味的创新,而是首先要守住党员教育形式的传统阵地,要继续发挥党刊、党报、党员电化(远程)教育等传统党员教育载体的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良传统教育平台,创新党员教育载体,使教育载体生动化,并切实调动起党员积极性,提高党员教育活动参与率。一方面对传统党员教育载体的改良。如,可以在传统教育媒介中定期调整或增加新栏目、新版块,使党员能够经常感觉到新鲜感,保持传统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开辟党员教育新阵地。如,开通的12371党员手机短信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此外,党员微博、党员QQ群,党员电子台历(台历内容不仅局限在日历功能,而是应融入党员教育内容)等日常工作生活接触多、易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成为深入探索的载体。第三,要加强各种教育载体之间的交叉使用。牢牢把握党员教育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教育载体,让单独运用、组合运用结合起来,使党员教育载体“活”起来,最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党员教育载体。

四、党员教育效果反馈要常态化 

党员教育收到预期效果是进行党员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党对党员队伍建设的“试金石”。不能让党员教育形成一种“有布置、没落实”或者“有落实、没效果”的被动局面。因此,及时、顺畅的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党员教育效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经常性的反馈党员教育效果便于上级党组织掌握基层党员教育的进度和成果,能够及时挖掘典型、树立模范,同时对党组织及时调整党员教育、基层组织建设方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党员教育效果反馈要常态化,切实保障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员教育情况。

五、党员教育要实现良性循环制度化 

组织制度是保障党的事业顺利开展的基础,党员教育制度也是党员教育工作有序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应细化和完善从党员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到教育效果反馈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使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彼此互动,最终形成“发现问题—完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典型—推荐典型—学习典型”的良性循环。

新形势下,我们要把党员教育工作做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追求,讲党性、有理想的生命整体。而这种党员教育工作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等等方面都要系统研究和创新,建立一套开放的、形式多样的、更好体现时代赋予共产党人要求的党员教育体系,最终提升党员教育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14:2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