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经济是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基本主题。从中国经济升级的角度看,中国梦是质量和效益之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居乐业之梦,是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梦,也是改革开放之梦。

  中国梦是质量和效益之梦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基础主要是以规模和总量为标志。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国梦,更多地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看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当然主题。

  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动力来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需求包括外需和内需。从外需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国内生产的大量产品和服务要靠大量出口来消化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从内需来看,包括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投资方面,过去投资机会多,钱少,逼得大家到处去招商引资;现在,手里有钱了,却找不到投资机会。没有新技术、新产业,技术发达国家又不转移高技术,钱不知投向哪里。没有结构升级的空间,在原有产品结构上扩大规模,加大投资,就会带来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浪费还不可持续。消费方面,由于投资和出口的疲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重要。而国内消费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小,原因主要是分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从大的分配格局看,国家和企业收入逐年上升,挤占了居民消费。国家统计局2000—2010年资金流量表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53.3%下降到47.8%;在国民收入中,政府收入占比由14.5%提高到18%;企业收入占比由17.9%提高到21.6%;居民收入占比由67.6%下降到60.4%。另一方面,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较大。有钱人花钱,绝对数大于穷人,占收入比却低;没钱的人收入少,对未来没信心,因而不敢花钱。

  从生产环节来看,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土地越来越贵,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原材料越来越贵,环境束缚越来越严重,要素成本在上升,外国放慢或停止转移技术、产品的速度,低端生产环节越来越守不住。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验看,出路只有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靠更高的生产率来消化高成本。只有生产率的提高超过生产成本的提高,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形势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主要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升级为内涵型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发展;从过于依靠外需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内生增长型的经济发展;从高能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升级为更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得到更好保护的经济发展。

  创新,是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活力,是中国梦的生动体现。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能否提高,根本出路在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从国际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潮涌动,美欧国家再工业化来势凶猛,既带来了挑战,也送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真正的创新都是逼出来的。创新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科学技术,另一条腿是制度环境。通过不懈的努力,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让知识产权得到保护,让创新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使创新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第一驱动力。中国的创新梦,还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发展活力,培植鼓励创新、敢于质疑、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中国梦是安居乐业之梦

  中国梦本质上是人民的梦,安居乐业梦决定着中国梦的“成色”。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就是要扩大内需,以更高的标准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让大家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满的日子。

  ——新型城镇化之梦

  中国乡村,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之梦,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城市和城镇是消费的主要载体,是拉动消费的战略重点,也是中国经济升级的重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曾说过,21世纪影响全球发展的有两件大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二是中国城镇化。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车道,释放巨大的消费能力: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概是3个农民的消费水平 ,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如果农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到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60%,按2009年数据测算,年新增消费规模将超过3.6万亿元。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有助于释放2.6亿农民工的消费需求,还能够拉动相关的投资。有研究表明,每转移1个农民工,大概需要10万元的投资。如果每年能有效地转移1000万农民工,由此带来的年投资规模不低于1万亿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统筹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探索、主动作为。

  要从城乡统筹入手,实现新型城镇化之梦。这里有两方面要求:一是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要求。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促进城镇化进程,依托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才有活力。过去,农村给城市的贡献大,现在,要反过来,工业帮农业,城市带农村,城乡统筹,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二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现在,2亿多农民工工作在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被称为“半城镇化”。他们“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下一步,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更高质量的就业梦

  就业梦是宏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进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中国经济的升级,使企业发展需要更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也为发展服务业、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追求创造了众多更稳定的工作,提供了更满意的收入。

  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多的收入,是中国经济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靠发展服务业来推进,扩大就业的最大潜力也在服务业。世界各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都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可以作为一个大产业来发展。例如,健康服务业就是美国的第一大产业,占GDP的17%,就业人数庞大。服务业就业的特点是容量大、兼容性强,它既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可以容纳各种层次劳动力就业,有知识和技术的中高端人才,可以从事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动漫、文化创意、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普通劳动者,可以面向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和个人多元化需求的服务业。发达国家70%以上的就业在服务业,而我国的服务业比重2012年只有44.6%,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是块“短板”。所以,“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5年内,服务业要提高“两个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

  应该看到,服务业发展主要是靠消费者消费的带动,消费者收入提高是推动消费的关键。换言之,没有百姓消费能力的支持,无法完成经济转型。所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才能带动服务业大发展,从而实现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

  ——住有所居的住房梦

  安居乐业,安居是前提。努力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人员住有所居,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住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结合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促进住有所居,是国家之梦,也是个人之梦。

  实现百姓的住房梦,主要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落实。过去4年,全国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保障方式解决了3250万户城镇家庭住房困难,受益户数达到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2.5%。还有近5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与之相适应,国家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探索建立了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面对各类住房困难群体,分别供应租赁保障性住房(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一是逐步完善了住房保障支持政策,实施了土地优先供应、财政补助、税费减免和信贷扶持等支持政策;二是建立了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运营和监管制度;三是完善了住房保障机制,住房保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逐步形成了省级总负责、市县抓落实、中央给支持的工作机制。这些措施,为逐步实现人民的安居梦奠定了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人口流动就业频繁,城镇住房矛盾日益突出,住房保障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实现住有所居梦,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梦

  打造经济升级版就是要用“全覆盖”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国梦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人来到世上,生老病死是谁也躲不开的。期望平平安安,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有保障、有依靠,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是千万人的梦想。

  高林居住区是目前厦门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居住舒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图为居民喜迁新居。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面向城镇职工的保障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保障、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改变。但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保障还存在覆盖面不全、保障水平低、统筹层次不高、收支缺口较大等不少问题。此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提速、就业方式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都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保障工作要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持可持续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保障要“全覆盖”,勾画出中国社会保障梦的轮廓:到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机会平等的成才梦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让每个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应该说,中国经济升级,为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方面,改革开放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也存在社会流动“凝固化”、“缓慢化”现象,社会流动门槛升高,抑制了一些社会下层人员向上流动的需求。其实,社会存在贫富差距并不可怕,危险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

  解决这些问题,要采取措施,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消除户籍、就业、人事、身份等制度性障碍,改变社会人才评价方式,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加强有效的社会监督,保证公平公正。

  个人发展的基石在教育。教育公平,是人们心中最大、最重要的梦想。中国的教育梦,就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依法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切实保证机会平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动情地勾画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上不起学,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是最大的公平公正。最近,国务院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发出了畅通社会流动渠道的重要信号。

  中国梦是绿色发展之梦

  打造经济升级版要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变,决定了中国梦的色彩必定是绿色的。实现绿色发展之梦要做到“三个到位”。

  首先,认识要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前导,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理念,是中国绿色发展梦的思想基础。面对水、空气和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让人们对环境保护有更多期待。理解生态文明,可从五方面入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三是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四是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五是深刻认识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严峻现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要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要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环保新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认识到位,关键在于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具体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揭示了绿色发展梦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意义和价值。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自觉地把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切实的环保意识,融入自己的血脉,贯穿于执政全过程。尽快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求发展。当然,绿色发展不是要我们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其次,投入要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始终不到2%,环保投入的欠账和不足是我国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重要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1.12%增加到2010年的1.95%。总体看,刚刚达到控制污染所需投入的低限。与发达国家污染治理高峰期以及中国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相比,环保投入还相差甚远。过去10年的环保投入有效抑制了环境污染急剧蔓延。今后10年,若想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应提高到2%3%,并力争达到3%,工业污染控制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提高到5%7%。因此,10年之内大致需要投入10万亿元。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更重要的是要拉动社会的投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必须承担减排责任。有投入,才能有改变。最近,安徽省合肥市投入502亿元巨资对巢湖进行生态综合治理,这是安徽省历史上对巢湖规模最大、投入最高的一次生态治理行动,我们期待巢湖重现碧波。

  最后,措施要到位。一是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立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现行的环保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利用行政手段遏制环境污染局面的基本做法。同时,我国的环境政策法规弹性太大,操作性不强,在执行中容易走样。相比而言,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比较健全,既有全国性法律,又有地方性法律;既有宏观调控性法律,又有微观操作性法律。政府还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美国的《空气清洁法》仅在20世纪70年代就先后修改了3次。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走依法管理的道路。二是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管理面临环保资金短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差等严重问题,与我国没能很好地利用税收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有关。我国至今没有开设独立的环境污染治理税种,只是采用减免税的方法鼓励企业积极治理污染,调节力度不强,调节范围过窄,难以约束企业不良外部行为,不利于绿色发展。应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尽快开征环境污染税,扩大资源税课税范围,引导企业有效利用资源,主动治理环境污染。此外,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长期以来,为保障国计民生稳定,石油、天然气、水、电力等资源价格处于偏低水平,形成多消费多受益的现象。价格水平相对较低也带来资源浪费,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三是完善环境考核制度。应该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与官员政绩和企业的准入淘汰紧密挂钩,实施重大环保事件一票否决等办法,倒逼地方加强监管,使企业不敢碰触损害环境的高压线,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健康权。“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要求更高,规划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四大类,24项发展指标中绿色发展指标共有8个,占了1/3,并由国家相关单位牵头,落实到省、市、县各级中。这表明政府已下定决心要给自己念“紧箍咒”约束自我,这是非常好的开始。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正式发布《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报告提出,要真正跨入生态文明的门槛,中国未来30年环境保护需要跨过三个拐点,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跨越污染排放拐点,实现污染物排放负增长;第二步,跨越环境恶化拐点,实现环境质量全面好转;第三步,跨越生态退化拐点,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见,实现绿色发展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之梦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升级的动力之源。

  中国经济升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从世界正反两方面经验看,跨入中等收入门槛后,是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矛盾多发期、凸显期。面对爬坡过坎,从制度层面分析,政府的自身改革至关重要,其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政府职能转变慢,干了许多不该干的,管了许多不该管的,致使市场失灵。分配稀缺资源的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不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而政府又缺少法律的约束和有效的民主监督。企业要获得项目、土地等资源,不能通过正常的市场公平竞争获得,不是比谁的效率高谁就拿项目,而是权钱交易,按腐败指数分配资源。结果,社会效率低下,政治严重腐败,经济长期停滞。而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市场配置资源方面、政府机构和职能转变方面、反腐制度建设上都很下工夫。可见,改革有多重要。有专家形象地说,过去我们是铺摊子,今后则是要上台阶。显然,上台阶对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会有更高的要求,聪明的政府、有效的市场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正是中国下一步改革所追求的核心目标。

  5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意见》,明确了年度七大重点改革和五项需继续深化的改革,勾勒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体制保障。《意见》第一条就是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关系,做好职能转变。概括地说有三点:一是减少审批,向企业让渡自主空间;二是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并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向社会让渡自主空间;三是下放投资、项目、转移支付审批权限等,向地方政府让渡自主空间。审批多,说明政府干预多,而事前一打审批,抵不上一项实实在在的事后监管。事前审批意味着“权”,事后监管意味着“责”,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4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许多年轻人通过骑自行车绿色出行活动,迎接第44个“世界地球日”,向人们倡导“保护地球资源,促进生态文明”的环保理念。

  开放,是中国经济升级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过去1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梦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梦想。13亿中国人民走繁荣富裕之路,本身就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国经济社会越发展,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的经济升级,是开放的升级。我们要继续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思想文化,发展的大门不但不会关闭,而且会开得更大。中国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

  历史上,中国的科技、文化、思想曾经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应该也可以对世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逐渐成为世界看中国梦的一个全新角度。前不久出版的两本书在国际社会引发极大震动。一本是美国投资家尼古拉斯·伯格伦和美国《新观察季刊》主编内森·加德尔斯共同撰写的《21世纪的治国之道:东西方之间的中间道路》,该书指出:美国的政策总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无法落实重大的长期计划。相比之下,中国实行精英管理体制,建立了能把长期发展目标与公共利益结合考虑的机制,而这也是解决西方民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另一本叫《大融合:亚洲、西方和大同世界的逻辑》,出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之手,书中强调:全球正朝着一种更加理智的世界秩序融合,而东西方合作是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最大动力。世界经济重心正向亚洲转移,那些不合理、过时的规定必须废除,西方越早适应这种形势越好。可见,“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作为中国梦的支柱,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提供了一种西方现代化模式之外、“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的道路选择。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梦想在望,中国经济升级在望,中国人当自强!(作者 闵勤勤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博士 《时事报告》主编 《时事报告》杂志社供稿)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0日 09:33 来源:中国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