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时期高校“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药科大学高职学院 刘胜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力军,由于出生和成长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生迅猛变化的年代,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有着不同以往的鲜明特征。随着国情、世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党务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90后”大学生实际,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

“90后”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和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复杂社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带着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淡化,价值多元,不乏理性爱国

“90 后”的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实用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理想信念逐渐淡漠。据调查,有35.5%的大学新生缺乏理想、信念,33.4%的学生不相信理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很多“90后”大学生在选择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也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有相当一部分人入党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申请入党的群体当中入党动机呈现多层次性,很多人是受功利主义影响,为了毕业时能找份好的工作。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理想信念淡漠,政治观不稳定,但他们亦不乏理性爱国,近年来投身2008奥运会和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独立意识较强

“90后”的一代,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喜欢追求明星和时尚元素,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体现出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相对于前几代人,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此外,“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真理标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年代,他们更习惯于经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3、适应力差,依赖性强,抗压能力较弱

“90后”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深感应该独立自主的他们总是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对他人的依赖。他们总希望他人来帮忙处理相关的问题和事件。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家庭的中心地位减少了他们直接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机会,以致他们心理脆弱,抗压能力较弱。一项针对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90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77.4%的新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72%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10%的新生表示会“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4、目标明确,认知清醒,理性规划未来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膨胀,大学生的精英光环逐渐黯淡。“90后”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发展态势都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们珍惜成长发展机遇,有着理性的人生态度与目标设计。调查显示,高达 93.5%的“90 后”大学生对未来人生有明确目标;有 82.2%的学生“正在规划”或更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93.0%的学生对于大学毕业已有了初步的打算,其中:39.4%选择国内考研,29.8%计划出国留学,18.8%准备就业,5.0%准备创业。调查还显示,80.9%的学生觉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努力竞争”或“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有 62.9%的新生对未来有信心。可见,大多数新生对未来既有清晰的目标,也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信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并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相应的努力。

5、求知欲强,敢于尝试,充满自信心

“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 “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近六成学生均有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近92%的人使用手机上网服务。他们好奇心重,知识面宽,见识较广,容易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同时他们又有着很强的自信心,据调查有74.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心处理好大学中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充满自信”;在班干的选举中,每个班均有超过75%的同学走上讲台演讲竞选。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会有很多机会获得成功。

二、“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传统的一刀切、照本宣科、强灌硬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党组织建设发展模式在面对如今个性鲜明的“90后”大学生时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针对当代青年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积极创新大学生党建模式应是当前高校党建的主流。

1.转变党建工作理念,以“90后”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90后”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立足于多元文化发展的现实,关心、理解、信任他们,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将传统的“以管理为主育人”变为“以服务育人为主,以管理育人为辅”,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作用,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以“尝试者”引领“观望者”,从而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的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2.重视全媒体的作用,用新的渠道感染学生

新媒体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海量信息通过音像、图文和其他网络语言,以全媒体的形式多样化地展现,符合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符合他们追求个性、强调效率、注重时尚的心理特征。利用“90后”大学生普遍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机会,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资源与功能,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党建工作,占领各种网络平台的主阵地,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这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工作意识。我们应重视研究和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逐步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微博、微信、QQ、飞信平台等,占领网络阵地。选拔并培养一批学生骨干,作为“网络风向标”和“舆情监督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服务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的教育的引导作用,将大学生党建工作做到实处、做出实效。

3.推进党建工作全面化,以和谐的氛围塑造人

单纯依靠传统课程教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90后”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群体内聚力较强,其中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更是日益壮大。非正式群体包括网络群体、生活群体、社团组织等。这些非正式群体在锻炼青年能力、培养兴趣,以及交换信息,增强归属感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自主性较强、个性自我的“90后”大学生对“志趣相投”的同辈特别重视,也愿意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团体活动。这些同辈群体恰恰就像一个精神家园,给迷茫惶惑的“90后”大学生亲切的归属感。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同龄群体,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高校应创造更多的机制和平台使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锤炼加强党性修养,从而更好地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高校的各种活动主要依靠各级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要重视在学生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使他们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在组织和实施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

4.优化党务干部的队伍,以学生党建带动团建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参与党内生活的主要途径。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党员队伍和学生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学生党支部要加强同教工支部的联系,帮扶结对,甚至可以抽调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工到学生支部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利用“名片效应”指导学生学业和人生发展,促进学生支部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党支部要把学生党员的活动与团组织、社团和班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员活动与班集体和广大学生紧密联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深群众基础,加强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党支部的各项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培育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5.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传统学生党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党内教育靠单纯的理论说教,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创造力。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容易引起反感,很难调动 “90后”大学生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我们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党建实践活动, 就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调研,让学生党员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通过“90后大学生” 自己的亲身经历、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来加深对国家、对社会,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同时又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服务奉献的意识,彰显了党员先进性。

三、结语

新时期“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但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历久而弥新,但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90后”大学生的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以提升党员素质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11:2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