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

遵义芶江镇组织办 曹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镇乡流动党员数量逐年增多,比例明显增大。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已经成了新时期镇乡党委面临的新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当前流动党员管理的难点

1、流动党员的去向难掌握、底数难摸清。据2012年2月份的统计表明,芶江镇流出的281名党员只有99人有详细的联系地址和电话,也就是说有65%的流动党员基层党组织不能精确掌握他们的详细去向。

2、流动党员正常组织活动难开展。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有的流出时间较长,有的地点或单位更换频繁,有的工作强度大、时间紧、任务多,根本无法参加原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后,未必会主动亮明党员身份,流入地难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核实和管理,组织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了。

3、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接受教育管理已经很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难得到充分发挥;有的流动党员怕吃亏,不愿受约束,有的党员迫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存在“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不愿发挥作用。比如我镇流入到遵义市的某党员跟笔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我在繁华路段租门面经营饭馆,每天的租金成本是500元,我的营业毛收入是1200元,如果停业一天,不但分文不进,还要倒亏500元,怎么敢随便耽搁呢?”

 二、产生流动党员管理难的主要根源。

1、流动党员思想上的原因。一是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不愿向党组织报告,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二是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客观上是必须要付出努力,承受压力,有的流出党员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故意不参加组织生活,乐得轻松自在。三是为生计奔波,生活压力大,不愿意参加党的活动,造成了对党组织的疏远。

2、党员管理教育方式上的原因。党组织未分清流动党员之间的文化水平等实际差别,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无非是读读书,看看报、开开会,都是搞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有的党组织只要求参学率、参会率,对党员是否感兴趣漠不关心,甚至强制性的要求写相当数量的调研文章、学习心得、读书笔记,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流动党员对组织生活有了反感情绪。例如:芶江镇桥头村流动党小组18人,高中文化程度的4人,中专1人,大专1人,初中及以下的12人,初中以下学历的党员占整个党小组人数的66%。流动党小组的组长周思明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他对笔者采访时说,“我们其实很盼望过组织生活,听听国家现在的发展方向,惠农政策什么的,做点实在的事情服务群众,但是政治理论学得太多,还要求写这写那就有些头疼"。

3、党内服务体系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都强调对党员要严管理,过分强调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他们需要组织关心的时候,由于我们缺少党内服务体系,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再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关心家庭生活等均缺乏应有的服务。一些流动党员即使能持证到当地党组织登记了,基层党支部也只是单纯的加强教育,而没有为他们在工作生活各方面提供应有的便利,这也是许多党员不愿意亮出自己党员的身份的一个原因。芶江镇白岩村党员杨恩发说,“现在镇里举行农民工培训,厨师、焊工、电工、家政服务都有,要是能在春节组织流出返乡的党员也根据需要培训一下,充充电就好了”。可见,在新形势下,应强调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和服务,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4、流入地党组织未有效管理。农村向城市流动,务工人员向两新组织流动是党员流动的主流。但是,由于流入地两新组织和社区党建目前仍然有许多空白点,如两新组织和社区覆盖面不够广,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率仍然不够高, 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流入党员未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缺乏有效的联系和对接等问题都客观影响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对策与建议。

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是流出地和流入地重要的人力资源,将其组织到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采取地缘管理、行业管理的形式,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到位。比如遵义县30个镇(乡)对外出流动党员分别建立党支部;或者根据党员积聚、业务相近、利益趋同的特点,建立建筑、餐饮等行业党支部,并探索“支部+协会”模式,使流动党支部与劳务协会同步成立,团结外出务工人员,形成自我管理新格局。二是多种形式保障活动经费,采取“党费解决点、部门解决点、组织补贴点”的办法,确保党员活动经费。三是探索建立针对外出党员的信息服务平台或服务热线,为流动党员提供心理辅导、再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关心家庭生活方面的服务。四是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探索结对共建、互助帮扶,成立维权工作服务站,同时开展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指导。

建立流动党组织,杜绝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避免他们长期不参加活动丧失先进性,最终被群众化、一般化。充分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作用,提升党的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系统措施,值得党的各级组织不断探索和努力,创造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10: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