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从任务到爱好

浙江新昌县新林乡石沿山村 舒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必将带来学习活动的重大变革,甚至爆发一场“学习的革命”。现代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将网络普及到全社会,才能使我国的现代化水平跟上世界步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接触源自于工作的需要。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2009年刚毕业不久的的八月份,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大学生村官队伍中的一员。作为刚刚跨出校门的青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带着这份憧憬以及对基层工作的好奇心,我来到了新林乡岩头卜村,工作的第二年由于工作需要又调至新林乡的梅坑村继续担任村主任助理。在这两年时间里,通过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其他村委们的帮助,我对新的工作岗位慢慢有了了解,并描绘出了工作生涯中的第一副蓝图。

新林乡是个小乡镇,地处新昌县的东面,因为要规划建设钦村水库,许多自然村没有进行合并,所以无论是一开始的岩头卜村,还是之后的梅坑、石沿山村都只是人数不多的小村庄。村庄虽小,可是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乡风文明,各项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远程教育的工作在这里也已经开展了五年。在这五年里,远程教育的相关设备从无到有,相关工作从有到精,经历了一个完美的蜕变过程,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中。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远程教育相应的播放和记录工作。也是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远程教育给广大农民群众带去了知识,带去了实惠。比如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各类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滚筒洗衣机作为最常见的家电之一,在为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会因为一些技术维修上的问题给人们带来困扰。在这个时候远程教育课件《滚筒洗衣机的维修技术》,通过详细的讲解,让群众不再需要大动干戈联系维修人员,凭借自己动手,就能轻易解决洗衣机使用上一些简单的小问题。而在这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群众耐心讲解、演示,将远程教育课件的作用充分发挥。

远程教育工作于我个人而言,也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起初的我,认为远程教育工作仅仅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播放一些和农村密切相关的视频,并做好记录工作而已,脑海中对远程教育的定位也只是一项普通工作,一项由上级安排的必须完成的工作。可是在这两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错误的想法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远程教育和村官工作职责更为深入地了解。一方面,农村远程教育是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担任着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播放员和记录员,更要担当起理论讲解员、科技辅导员、信息发布员、学用示范员以及节目预告员的“五员”角色,充分发挥出信息时代中知识青年的积极作用。

哲学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两年的村官工作实践,告诉了我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加强远程教育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联系,共同发展,才能共同成长。首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内容愈加丰富,包括基层党建、政策法规、经济管理、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科普知识、文体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信息、科学发展创先争优以及时代先锋等多个方面,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为我们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带来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作用,可以说远程教育的信息平台已经日臻完善;其次,大学生村官和远程教育一样,是一个新生事物,身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我感觉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寄予的相当高的期望,所以只有让自己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真正地生根发芽,融入其中并发挥出积极作用,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后,大学生村官应该将自身的发展与远程教育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在远程教育课件播放的过程中,发挥出大学生村官的“五员”作用,通过这么一个传递各类信息的平台,既充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尽自己的一份职责,最终实现远程教育与村官的共同成长。

古语有云:“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将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这两个“尽”。虽然我不是一个经验丰富、能力非凡的基层工作者,可是我有一颗尽职尽责的心。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上,作为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人员,我会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真正把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远程教育工程朝着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我们村官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引以为傲的新农村建设力量,才能达到远程教育与村官共成长、共发展的目的。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0:3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