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大实践创新力度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着力增强远程教育工作实效性

宁波市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宁波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试点单位以来,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立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展功能、强化保障、规范管理、创新学用,不断提升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育实效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以基层需求为牵引,布局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提高远程教育的辐射力

1、优化站点网络,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在提前完成中央下达建点任务的基础上,将建点范围向机关、社区、非公企业、种养殖大户等拓展延伸,形成了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的远程教育站点网络。同时,加大站点基础设施更新升级力度,在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市)区和乡镇,统一配置了投影仪、LED显示屏等设备,开通了宽带上网业务,其中慈溪市所有站点均配置了投影仪和ECP视频系统,为党员群众愿意来、坐得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实施两网并行,提高远程教育的自主性。在巩固市县两级7个广电前端播出平台,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教学资源对接“落地”的基础上,加强中心资源库和中心课堂的建设,开发了课件资源管理系统,打通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物理链接,实现互联互通,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市本级还建成了市委党校、远程教育中心、海曙区天一广场党员服务中心等3个具备直(录)播和视频互动功能的中心课堂。同时,加强互联网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运用,创办“宁波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并在今年改版升级为“宁波党员教育视频网”,目前全市45%的站点实现了广电、互联网“双轨”并行,较好地满足了基层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创新平台功能,推进远程教育“进居入户”。在镇海区创办了党员教育“先锋”电视频道,使该区九万余户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收视率最高达到了6%。整合乡镇广电站设施和技术力量,在余姚三七市镇、奉化莼湖镇等地开通了乡镇远程教育频道,实现远程教育节目的“自产自销”。今年在市、县两级相继开发建成了“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和“党建手机报”等平台,定期分类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布党的基本理论、时政要闻和党建信息,及时收集和答复基层的诉求和意见,促进了党内信息的双向传递。

二、以站点学用为导向,健全教学管理和服务保障机制,提高远程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1、集聚人才强队伍,提高站点服务水平。在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建立远程教育常设机构,落实人员和编制,充实工作力量。发挥乡镇(街道)在远程教育工作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在余姚、象山开展了乡镇(街道)配备专职管理员试点,目前已在全市推广,计划年内全面完成选聘工作。象山县还将远程教育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在乡镇建立党员干部教育中心,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中心副主任享受乡镇中层待遇(主任由组织委员兼任)。在村(社区)级站点,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主力军作用,普遍采取AB岗配备。同时,将管理员队伍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主体班次,每年两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2、共建共享抓整合,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每年制定下发《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整合力量形成课件资源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优势,加强党建类课件开发。近年来,我市拍摄制作的《党的生活》栏目、《兴村三十六策》、《大学生当村官》等优秀的党员教育电视片先后在中组部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兴村三十六策》在全国公开发行。二是发挥各地各部门人才、技术优势,加强“乡土课件”开发和师资力量整合。其中,市科技局开发的中华鳖套养等20个“乡土课件”被全国远程办录用为精品课件。开辟“远教大讲堂”,每周定期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开设形势、政策和民生专题直播讲座,同步录制加工成课件,充实“乡土课件”内容。三是在全市建立6家课件开发基地,加强系列精品“乡土课件”的开发。每年组织举办“乡土课件”观摩,每两年举办一期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水平。截至今年6月,通过自主开发、交流引进,全市累计积累各类课件达2万多部(集),总计1.7万余小时。

3、明确标准树典型,规范基层教学管理。市委下发了《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的意见》,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手册》,推进实施了远程教育点“64字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教学组织、设备管理与保养、信息反馈等各项制度,明确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在远程教育工作中的职责;明确站点每月集中学习次数、时长和党员参学率等要求,并逐级纳入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范畴。今年还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开发了“站点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电子台账”,加强对基层学用工作的掌控管理。每年开展远程教育市级学用示范点创建等活动,按照“总量控制、差额考评、优进劣汰”的原则,对学用示范点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引领导向作用。

三、以服务党员服务大局为根本,创设站点学用系列重大载体,提高远程教育的实效性

1、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工程,服务党员素质提升。一是开展形势政策宣传。配合各个时期的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开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专题专栏9期,积极发挥远教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同时,开设“远教大讲堂”,面向全市每月直播一期党课。二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精神,发挥远程教育辐射广、形式活的优势,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并采用学分制、IC卡登记等措施强化学习管理,促进基层党员教育的经常化,服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如奉化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将全市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基层党员,全部列为远程教育培训对象,实施为期三年的党员全员轮训。三是开展分类专题教育。组织新当选村“两委”成员和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基层工作实务培训,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转换角色。开设党务工作者远教培训课堂,为基层党组织输送专业化的党务人才。宁海县还探索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发展党员质量提升工程”,较好解决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缺师资、难组织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市各地累计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举办专题培训3740期,逾45.1万人次参训。

2、实施“两创”惠民实事工程,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实施创(就)业致富技能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基地实践、项目推介、资金扶持等措施,开设各类创(就)业培训班1115期,8.8万余人参训,助推党员群众创业就业。二是开展创业结对帮扶。依托“新农村建设顾问团”和全市科技特派员等力量,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联百村帮千户”、“远教助创送服务”、“百团千员”等活动,为基层党员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推动教学培训成果转化,提高党员群众创(就)业的成功率。如慈溪市通过“1+1”结对帮扶和“项目+导师”等形式,为创业党员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市场分析等指导服务,受到培训学员的好评。三是加快政策咨询流通。结合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整合部门资源,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汇总发布与党员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帮助党员群众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如鄞州区开设“民生直通车”,及时将惠民政策通过视频直播互动形式进行解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北仑区柴楼村利用站点向外发布水果供应信息,大大拓展了销售渠道,果农经济效益大幅攀升。

3、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服务文明城市创建。一是提高群众素质修养。积极引导基层党员群众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养成科学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市本级每周邀请专家在“远教大讲堂”作卫生保健、劳动保障、生态环境等直播讲座,形成了“民生课堂”系列品牌,受到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4月19日,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主委常敏毅所作的“养生与保健”,还被搜狐等门户网站转载播出。二是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结合征迁纠纷调处、后进村帮扶整转工作,在部分老小区、不稳定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有效防范和化解不安定因素。联合市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办公室,开展“百万新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第二故乡。在慈溪市试点开展“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活动,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得到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三是丰富群众文娱生活。积极利用“远教影院”开展“种文化”行动,定期策划安排专场文娱活动,丰富基层群众业余生活。如,余姚市梁弄镇斥资30余万元为各村(社区)配备背投电视、投影仪等设施,实现了“电影下乡”向“电影驻村”的飞跃,切实解决了长期以来山区群众文娱生活单调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0:4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