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流动办学 送教上门
——大理市以“流动党校”促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曹灼敏 杨洲 王正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党员对知识的需求呈现更高更精和多元化的态势,这给我们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迫切要求回答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大理市结合实际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在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中,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为重点,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涉农部门等单位组织专家、专职教师骨干,成立了“流动党校”,开展全方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找到了一条开展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新路子,收到了一定效果,促进了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一、基本情况

大理市现有党员近3万名,其中:农牧民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女性党员占多数,社区、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党员占一般,非公有制单位党员、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占相对少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党员对知识的需求呈现更高更精和多元化的态势。这给我们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情况。

(一)党校作用发挥不够,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比较少。由于我市农村女党员数量相对较多,市委党校人员编制少,师资力量有限。同时,市委党校承担了我市领导干部教育、公务员初任培训等任务,虽然在培训干部上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对农村党员的培训较少。

(二)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门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市委党校、市农业局、教育局、科协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培训任务,培训的对象、内容互有交叉。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自为阵,没有沟通配合。

(三)教育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目前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本上还是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不能较好地把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学员觉得枯燥无味,很难学到想学的东西。

(四)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跟不上。由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地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培训需求的新特点,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我们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做法

随着党校系统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结束和新时期党员干部培训轮训方式的改变,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市委党校作用,是党校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当前党校面临的形势基础上,借鉴党校系统成功的办学经验,大理市委党校改变作风,强化创新,提出“开门办学,送教下乡”新的办学思路,建立流动党校,使工作前移,送教到基层,实现了党校课堂进乡(镇)、进社区、进农村。

(一)以深化农村党员理论武装为重点,全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流动党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到市委老干局、市教育局等市级部门,到下关镇、大理镇等乡镇的社区、村委会认真开展十八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宣传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大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知识、道德讲堂的宣讲工作。截至目前,共宣讲30场,受教育4500多人次,受到了市级部门、乡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

(二)以提升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培训为重点,全面培训村级干部。围绕农村党员培训的目标任务,年初制定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计划,“流动党校”按计划深入到各村开展党性修养、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和科技法律等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各村领导班子和广大村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以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为重点,广泛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活动。在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活动中,围绕农村党员的特点,实行流动办学,送教上门,使“流动党校”电化教育成为开展大规模农村党员的新课堂。摄制《守望净土》、《白族村里的阿鹏书记》等多部电教专题片,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影响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时及时发放上级部门制作的电教光盘、音像资料,组织广大农村党员观看,有效解决了农村老、弱、病、残、外出流动党员不便参加教育的难题。

(四)以增强农村党员“两带”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授旗评星”和党员服务承诺等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通过“流动党校”培训,播放电教专题片,着力抓好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增强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流动党校”培训,播放电教专题片,着力抓好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引导农村党员争做带领致富先锋、带动和谐先锋,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把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作为“流动党校”电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民主和法制意识,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以提高农村党员洱海保护意识为重点,大力拓展“环洱海党建长廊建设”内容。“流动党校”紧紧围绕“抓党建、强堡垒、当先锋,保洱海、兴大理、促和谐”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环洱海沿线及22个主要入湖河道周边24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农村党员的洱海保护教育培训,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形式及载体,在环湖乡(镇)各级党组织、小学建立“环保课堂”,采取“流动党校”专家、专职教师、乡(镇)党组织及农村党组织负责人轮流、定期不定期授课的方式,教授洱海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了良好地洱海保护氛围。

三、取得成效

在农村党员培训工作中,我们以“流动党校”为载体,整合学习培训资源,通过开展“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发挥其灵活的教育优势,有力地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增强了农村党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流动党校”办学理念的前瞻性,办学内容的针对性,办学方式的创新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育与教学相融互动,有效地确保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深度和层面上都得到拓展和深化,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党员干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二)确保了农村党员大培训全覆盖。在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流动党校”这一有效载体,实施流动办学,送教上门,有效地解决老、弱、病、残、离退休、外出等党员不便参加教育培训的难题,达到党员教育培训面全覆盖。

(三)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在开展农村党员培训工作中,“流动党校”紧紧围绕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的要求,通过“组织出菜单、党员来点菜”的方式,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素质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四)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根据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的要求,培训的任务重,时间长,仅靠市委党校、涉农部门及乡(镇)办培训班的形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同时各单位培训经费负担重,市财政也难以承担。建立“流动党校”,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减少了开支,节约了费用,有效节约了培训成本。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1: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