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坛下乡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湖南衡阳耒阳市 晏华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我乡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等文件精神,突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这个主题,扎实开展了“三个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村干部)、 “创先争优”、“党员承诺制”、“村干部承诺质询制”等主题实践活动,狠抓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加强和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不够”:

(一)有的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农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一是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党建对经济促进作用不大,存在“两张皮”现象,抓好抓坏一个样。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对参加教育管理的党员的层次和特点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找准活动载体,未能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党员教育管理的好做法。三是机制上不够完善。有的在实践中找到了好的做法,但没有认真总结提炼,及时形成相关长效责任机制。

(二)广大农民党员参与教育管理不够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对教育活动从思想上不重视,甚至个别党员担心开展活动占用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继而找借口少参加或者不参加,严重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甚至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也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主要问题是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少数村级党员干部打牌赌博风气兴起、迷信思想蔓延。

(三)开展教育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够活。部分党组织把教育管理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执行“三会一课”、“一年一度党员教育培训”等制度也是墨守陈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生机,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教育管理效果。甚至个别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实践活动,而是以补文件资料、在醒目位置挂一下公示牌等形式来替代党员教育管理。原有的党员管理体制、形式乃至党组织的设置,难以适应党员从业多样性、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造成党员对党组织的依托感和归属感逐步淡化。

(四)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党员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由于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较大,外出流动党员要么联系不上,要么联系上了回不来,要么回来了没多久又出去了,回归不定时、不统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如何搞好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已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五)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经费等保障措施不够完善。我乡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乡,受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还有一定债务,根本拿不出钱用于党员培训,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党员教育培训的开展。由于市、乡、村三级党组织投入党建经费不足,正常开展农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无法保证。此外,“出口”机制不畅,没有建立有效的出党机制,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没有得到较好落实。部分党组织对一些“三不”党员和违纪党员,处置时失之过宽,对不合格党员姑息迁就,影响到农民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些保障措施的缺失,成为制约农民党员教育管理的障碍和瓶颈。

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强化人力资源支撑的需要,也是抓好党员队伍这一基础工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为着力解决以上“五个不够”问题,扎实抓好我乡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和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将党员教育培训列入全乡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乡党委牵头抓总,村级党组织具体实施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形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同时,将党员培训工作纳入乡、村两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结合党员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目标体系。            

(二)划分党员队伍类型。根据农民党员的文化素质、经济状况、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把党员划分五种类型:一是年老体弱型。将70岁以上的党员划归年老体弱型。这一类型党员的明显特征就是年龄长、威信高、影响力强,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建文明、树立新风、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经济贫困型。其特点是思想纯正,勤劳朴实,小农意识浓,市场观念不强,经济收入低于本村的平均水平,难以体现先进性。三是素质普通型。他们的特点是:党性意识较淡薄,党员活动缺乏约束力,与一般的群众没有太大的区别,学习农业科技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四是致富能力型。这一类型党员思想解放,爱学敢干,渴望新技术、新知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特别强。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排头兵,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外出务工型。他们的特点是流动性强,范围广,联系常中断。多数党支部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都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利用流动党员资源来加快农村发展。

(三)因型制宜加强教育管理。根据党员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强化完善教育管理服务措施,分层次分类型加强教育管理。一是对年老体弱型党员,主要采取以慰问帮扶为主的管理方式。在逢年过节或生病等时期,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支部给予扶持和帮助;在学习培训工作中,以寄送资料、上门服务的形式,让他们时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了解村里的发展规划,了解组织的意图和对党员的有关要求。二是对经济贫困型党员,重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他们的致富经历和技术传帮带来影响和改变贫困党员的思想观念,为普通群众致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对素质普通型党员,重点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对他们的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成为农业生产的标兵和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四是对致富能力型党员,加强宗旨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完善帮带机制,增强党员的成就感,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保障党员发挥作用。五是对外出务工型党员,他们既是先进技术的实践者,也是转变观念的先行者和信息传递的载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要落实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使外出党员与党支部随时都能取得联系、汇报思想、传达信息。

(四)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培训体系。应按照一定标准,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并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列入乡村两级财政预算。强化保障措施,落实教育培训经费。通过财政补贴一点、其它渠道争取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教育培训经费不足问题。教育培训经费用于设备购置、基地建设、师资聘请、表彰奖励等,另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丰富教育方式,解决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问题。真正把全乡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合理利用培训资源,建立利用市里党员教育平台像远教中心、市党校等以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教育阵地为主体,各类示范基地。技术协会、党员中心户等为补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党员多样性需求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五)分类型定期分析考核评议。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类研究制定客观的具体的教育管理和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实行半年组织考评和年终分析考评制度,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人自评和组织考评相结合。考评前,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乡党委委员和村党支部委员结对帮扶不同类型农民党员制度,考评时,严格对照考核办法逐项打分,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要求,民主评议每个党员,并当场公布考评结果。年终党性分析考评时,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和党员大会,开展党员“双评”活动,综合评定每个党员的得分。凡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评为优秀;在70——89分的评为合格;60——69分的评为基本合格;在60分以下的评为不合格。被评为优秀的,乡党委每年进行一次公开表彰奖励或推荐给上级党组织表彰奖励。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可直接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或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当年评为不合格的,要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给予批评教育,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1:4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