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融入寻常百姓家 同唱与民幸福歌
——贵州绥阳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拉近干群关系

贵州绥阳县委组织部 付建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绥阳县117名驻村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换掉皮鞋穿胶鞋,脱了西装戴草帽,说百姓话丢掉“官气”,做农家活沾染“土气”,上坡下坎承接“地气”,与民同乐集聚“人气”,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干,从心态上、生活上、工作上、习惯上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同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与民幸福之歌。

学说土话丢掉“官气”。一是不说听不懂的话。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无论是和村干部还是老百姓交流,不说官话套话,不打官腔,不说群众听不懂的话。学点土话说点地方话,坚决杜绝诸如“负增长”、“零收入”等老百姓听不懂也不愿听的语言。二是不做不入俗之事。老百姓最讲感情,驻村干部到村后,尽快了解熟悉当地风俗,尊重他人生活习惯,做到入乡随俗,做“随便”人,做耿直人,做实在人,不“抖资格”,不讲面子,不文绉绉、酸兮兮。三是不区别对待群众。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平等对待农民百姓朋友,走访慰问做到全覆盖,不因贫穷或生活环境较差而不入不谈,不因家庭较富裕接待热情而常驻,将更多心思投入到百姓需要和改善民生的地方。据了解,目前有26名驻村干部和当地26户百姓结成亲家,变陌生人为亲朋好友常年走访,增进了友谊,加强了联系,赢得好评。

做农家活沾染“土气”。一是亲身体验,真切感受。驻村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和老百姓同劳动同耕耘,真切感农民群众劳动过程的辛酸苦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问道。环保局的吴松同志到太白镇凤凰村走访后在民情日记中写道:“林湾组的农民吃水还要靠天下雨,靠坑蓄,靠盆接,肩挑背驮来解决,小孩上学要走十多里山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硬是用钢钎锄头,2年3个月修了8公里的山村路;种烤烟、喂生猪、种辣椒,那种奋斗不服输的精神实在让我感慨”。二是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县农口部门驻村干部,亲临一线现场指导烤烟生产,辣椒种植等。手把手传到科学种植方法,以科学手段促进农民群众增创增收。县农业专家曾令明3月份以来就下乡现场指导60余次300余户。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帮扶基层群众。年初以来,在同步小康工作过程中,85个部门为117个村居资助协调各类资金总额达300万元,协调项目30余个3000万元,送去化肥、种子、药品等价值150万元,帮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上坡下坎承接“地气”。驻村干部走向基层、深入一线,通过与基层干部和群众“零距离”地接触,让干部切身体会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活。一是走访全覆盖。在5月地以前,驻村干部对本村村民全部走访,对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老党员、留守家庭、孤寡老人、五保户重复访,多次访,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117名驻村干部走访32000余户群众,走访对象超过达80万人次,驻村干部亲民形象深入人心,拉近了干群距离。二是调解或协助调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道,到群众田间院坝、路边林中,调解田土、山林等各种纠纷2000余起,促进了和谐。

与民同乐集聚“人气”。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驻村干部坚持“三走六送”,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共向群众送去《平安手册》、《人口计生法规、政策、知识宣传手册》、连心卡等资料40多万份;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1500多件,为120个贫困农户办理了低保手续,新修、改建公路30余公里,解决了1800多户安全饮水问题,维修房屋220间,处理信访案件320个。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12:5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