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丰富党员教育方式 增强教育实际效果

湖北省秭归县移民局 向伦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为基层共产党员,我们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我们的工作就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关乎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评价。我党对党员教育工作一直常抓不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党员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问题。如何丰富党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

一、通过历史与现实教育,增强党组织向心力。

加强党员教育,首先要解决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仰问题。只有把历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加大教育力度,才能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历史给人以启迪,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地摆脱压迫,一步步地走向胜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艰难曲折中党组织不断壮大成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多来,在党的带领下,我国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文化、教育、民主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实惠。从国际上看,苏联解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组织淡化了对广大党员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对党组织没有向心力,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而国家的解体给党员、给人民带来的是灾难。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再次向我们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对党员的教育,每个党员要有这么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每个党员细胞思想健康,党组织发展壮大才能充满活力。

二、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

党员教育从整体上看是比较宏观的、抽象的,不可能对每一个党员一言一行提出具体的、形象的要求。因此,要把理论灌输、党性教育的内容溶化到党员的主体意识中,真正变为党员的具体行动,往往需要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让党员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和感染,使党员学有具体榜样,赶有形象标准,偏有警醒提示。各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典型,根据身边的典型人物制作出一批大家所熟悉又能够引人入胜的教育教材,身边人讲身边事,使党员有兴趣、有乐趣主动融入教育。同时,要解决“生活化”的问题,将教育内容乡土化、本土化、生活化,更加贴近党员生活实际;要解决“便利性”的问题,运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载体,给党员创造一个“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环境。

三、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凝聚力。

一是组织与组织间的结对。按照“先进帮后进、城市帮农村、上级帮下级”的思路,通过城区、乡镇、农村党组织共建,重点围绕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民主管理、提升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结对村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等支持,实现组织资源共享、党建成果共享、整体优势互补、上下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农村党组织向城市社区党组织学习先进管理服务理念,党员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城市党组织学习借鉴农村“三级联创”工作经验,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向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建载体引入社区;对于一些难点村和后进村,采取“二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组织多个单位协调联动,有针对性地加大帮扶力度。党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必将会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是党员与党员间的结对。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照新《党章》的要求,我们对党员教育特别是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抓手,导致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党员的教育,从而出现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信念淡化的现象,出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党员思想比一般群众落后,党员比一般群众困难,党员比群众思想工作还难做的不正常现象。为有效扭转这一现象,激发党员群创群争的热情,可采取“老党员与年轻党员、有职党员与无职党

员、党员领导干部与一般普通党员群众、致富能手党员与贫困党员”等结对的方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老党员、老干部人生阅历丰富,党性修养强且热心工作,80后党员虽缺少经验但学历高、思维活跃、可塑性强,让80后党员与老党员结对互助、经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擦出和谐共建的火花;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联系1户贫困党员,帮助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选好致富门路,掌握致富技能,不断促进党员群众共同致富,使党员真正成为农村致富的先锋,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党员间的结对”一头连着前辈模范,一头连着后辈先锋,一头连着行业专家,一头连着技术能手……将责任传承,将经验传递,实现了老少、高低、贫富党员一同为民服务的心愿,必将会增强党员之间的凝聚力。

三是党员与群众间的结对。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的年轻党员干部和长期坐机关的干部,多数缺乏基层锻炼,少有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的感同身受。从根本性扭转这一局面,笔者认为,每名党员可与一名普通群众结成“对子”,双方定期沟通,听取意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营造“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组织”的氛围;同时党员也在服务普通群众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接受思想洗礼和心灵的净化,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好地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影响力,真正在普通群众中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形象。党员与群众之间结对,群众可以进一步得到党组织的关心,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党员自身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党群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融洽。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4日 10:0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樊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