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河北保定新市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张文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越来越多,流动性大,流动面广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确保其先进性作用的发挥,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流动党员管理存在“五难”。

(一)组织活动难开展。据统计,在流动党员中,有80%以上的不能坚持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一方面,一些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难以经常回原地参加组织活动,而流入地党组织又没有接纳他们参加组织活动,存在流出地党组织不能管,流入地党组织不好管现象。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在外出务工过程中,不汇报、不请示,忽视党的组织活动,成为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

(二)党员关系难转移。一些流动党员整天忙于务工经商,“党员意识”逐渐淡薄,加之教育管理的相关机制尚未建立,转移组织关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降低,无形中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加之务工所在地有的企业党支部还未建立,暂时还不能接受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有的虽建立了支部,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没有积极主动接受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更谈不上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活动,致使部分流动党员长期找不到党组织接收,只好把组织关系揣在身上,成为“口袋党员”。

(三)党员党费难收缴。在流动党员中,大部分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党费。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只顾外出挣钱而不按时缴纳党费;有的党员只在外出时交一次;有的流动党员想起了就补交一次;有的外出务工经商回来后才匆忙补交。而有一部分是流离于组织之外,长期不交纳党费。

(四)教育管理难到位。由于流动党员流动性大、流动地点不固定、流动地域广、就业形式和从业种类多,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当困难。有的党组织只是在外出 党员临行前叮嘱式“突击”教育一番,有的党组织虽然建立了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但由于流动党员情况比较复杂,能够坚持经常联系的也为数不多,基本上放弃对他 们的教育管理。

(五)权利义务难监督。由于流动党员行踪无常,情况千差万别,既不向原党组织汇报自己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又不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使得原党组织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近况,也给流动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带来诸多困难。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流动党员自身、党组织、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愿意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后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有的 “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二是流动党员在外期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把自 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挣钱上,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三是由于党员流动务工地点变化大,收入低,几个月换一地方,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工单位不了解的“两不”党员。

(二)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一是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不进行外出前的纪律教育,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难以开展。二是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嫌麻烦,不愿管,也不想管,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

(三)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部分的业主和企业老板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态度冷漠,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不支持。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按照教育管理、关心爱护、发挥作用并重的原则,推行了“一二三四”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健全一套组织。健全流动党员组织结构,确保流入和外出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不漏。按照行业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乡、街道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明确专职或兼职党务工作者,建立党务工作者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工作情况。

(二)实施双重管理。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双重管理措施,确保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一是网络管理。建立与流出地党组织的网上交流平台,流出地党组织及时把外出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传给流入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将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党内活动、学习培训、发挥作用等情况即时传给流出地党组织,实现了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双向互动管理。对外出时间较长、地点基本固定的流动党员,直接通过网络接转组织关系,消除“口袋党员”。二是入户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报到回执制度,流动党员到我区,凭《流动党员活动证》报到后,党组织及时填写《流入登记表》,为其提供报到证明,并与联系方式等情况一并及时回复给流出地党组织,有效监控“自由党员”。三是帮带管理。建立本地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系制度,经常与其保持通信联络,告知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和重大决策等;回乡后,要求其立即向党组织报到,汇报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党员流动在外,政治学习不放松,教育管理不断线。 

(三)落实三项关爱。一是政治上关心。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通过电话、信函、座谈等形式征询外出流动党员的意见、建议,保障其参与决策权。及时告知外出流动党员党务公开主要内容,保障其知情权、监督权。建立在册党员联系外出流动党员制度,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保障其建议权。流出地党组织在换届选举前,均提前通知外出流动党员,保障其选举权。在等活动中采取送教上门、巡回宣讲、寄送资料等形式,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学习,保障流动党员受教育权。二是创业上支持。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的业务培训,各党委每年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流动党员技术培训班。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术帮带活动以及举办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高流动党员就业的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流动党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开展“三培养”活动,切实关心流动党员的成长。在招聘录用职工时,优先录用流动党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重要岗位、技术工种优先使用流动党员。为解决流动党员外出创业的后顾之忧,流出地党组织主动帮助照顾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学生”。三是精神上慰籍。各党委均建立外出流动党员手机短信平台,每逢“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予节日的慰问,并告知本地重大事项和有关致富信息。定期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开展四项服务。一是服务家乡。积极鼓励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就职,回乡创业,回报家乡。大力开展“人才回归工程”,各党委建立人才库,邀请优秀流动党员回村(社区)竞选主要干部。组织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我为家乡作贡献”竞赛活动,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提出一个好建议,帮带一批贫困户,筹集一笔资金,为民办一件实事。开展外出流动党员“一人一岗”活动,鼓励外出流动党员积极捐款,支持村里兴办公益事业。二是服务企业。号召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型、管理型的“党员先锋岗位”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主题活动。三是服务当地。流动党员党组织与所在地村(社区)结成共建单位,组织流动党员为周边居民上门服务活动。四是服务贫困地区。号召广大外出流动党员主动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建造希望小学,开展结对助学活动等。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10: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樊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