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陕西省气象工作者以气象梦“圆”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陕西全省学习十八大精神、认真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座谈会的召开,在全省气象部门引发了一场“梦”潮。各级气象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气象梦,中国梦”主题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创新求实、敬业图强、服务引领、管天惠秦”的气象精神,用“气象梦”践行陕西梦、中国梦。

  监测风云变幻,执着追求梦想。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中国气象局2012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刘勇表示,他的中国梦就是让更多人远离灾害,幸福生活。从一个普通预报员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再到全国首批专家型预报员,30年来,刘勇常年坚守在一线,凭借多年钻研打下的扎实功底,在区域性或局部暴雨、连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作出了突出贡献。

  把个人的“气象梦”,融入到陕西梦、中国梦中,是省十大青年科技标兵、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孙娴的圆梦方式。曾经,陕西省被普遍认为是气候资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资源较匮乏的省份。然而,孙娴通过大量的实地勘探,以及探测、模拟计算等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出了陕北具备开发百万千瓦级风电场资源储量。2008年以来,她为企业进行大型风电场勘察选址和建测风塔百余座,足迹遍及我省近40个县。如今,省气候中心已成功为10多家企业完成60余份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目前,她已为陕北两处风电场开展风电预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

  梦想是生活的追求,正如中国梦成为全国人民的美好憧憬一样,我国“自然科学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余兴,也有着自己的梦想追求,那就是做好人影工作,读懂天上的风,看透天上的云,明知天上的雨。细数他的研究成果,都与人影工作紧密相连。人工增雨到底有没有效果?为了弄明白这个被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他利用NOAA卫星,首次观测到飞机增雨的物理效应,通过反复对比试验,发现在增雨作业后,人工催化剂产生了大量的人工冰晶和降水形成的云沟,有力证实了人工增雨是有效果的。之后,他还负责主持了科技部“西部科技开发行动”重大项目——“黄河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人工增雨(雪)技术开发与示范”,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目前,他的新梦想是要在风云静止卫星资料反演研究上取得突破……

  “在平凡的岗位上,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准确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这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于进江坚守了19年的梦想。19年寒来暑往,于进江就像华山松一样,扎根华山之巅,守望风云变幻。因为地处高山,气压过低,所以经常水烧不开,蒸馒头要用高压锅,煮面条常常煮不熟,黏成一团。由于长期缺乏新鲜蔬菜,缺水不能洗澡,加之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狂风吹烈日晒,导致他和他的同事皮肤、嘴唇干裂溃烂。冬季异常寒冷,湿度又大,虽有电褥子取暖,但被褥常常潮湿。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岗位上,于进江一干就是19年。1996年至今,他亲自处理了约320万个气象数据,无一差错,10次获得“全国优秀质量测报员”称号。

  对于陕西的气象工作者来说,准确采集每一份数据,再及时准确地发布预报,通过一个个具象的行动,践行着陕西梦、中国梦。眼下,全省气象部门的“梦”潮正在涌动……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11:06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