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要力求“三贴近”

安徽芜湖许镇镇东胜村委会 周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具体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实现自身素质硬化,能力提升,永续发挥领航发展核心作用的关键性举措。

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攻坚区”,关乎发展全局的成败,农村党员干部又是助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内在自身素质过硬,外化发展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发展之幸,更是百姓之福。为此,必须切实加强改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党员干部出发,努力确保该项工作“接地气”,“有人气”,展活力,显成效。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要贴近实际。

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但贫弱局面酿成的背后原因却各有差异;农村党员干部普遍存在老龄化以及认知水平、发展能力不足的现象,但人员与组织队伍内部长年累积下来的突出问题却不尽相同,这些都要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一地的实情,坚持普遍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才能收到更好更快的效果。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关键是要能够认清自身,找准定位,创造条件,克服先天不足,千方百计把自身客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在提升广大党员干部促发展的能力上,必须引导其有的放矢,立足本地优势做好经济文章,而切不可奉行“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别地的发展模式。

农村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认知水平及从事职业等方面的差异,要求面向他们的教育工作要尽可能“因人而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参教对象进行分组分批教育。另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内部所面临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有的队伍内部服务意识不强是最大问题;有的吃苦奋斗精神缺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缺乏敢想敢干、善做善成的魄力和智慧,等等。由此带来,各地党教工作的“第一任务”也呈现出地区性差异。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要贴近生活。

党教内容的选取上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必要的政策理论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助其更科学全面的看待与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的工作实践。同时,教育内容也应注重实用性,多安排一些反映基层生产生活面貌,群众生产发展中迫切需要的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让党员干部能够从中活学活用,甚至第一时间可以将其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党员干部教育的形式也不应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式教育或是听报告似的会议,可以创新采用一些生动活泼,富有“亲和力”,具有“感染力”的方式和举措。

言传不如身教,可以通过树立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用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实现对广大党员干部耳濡目染的教育;寓教于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文艺演出活动;另外,还可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实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流动党员全天候无空间限制的教育。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要贴近党员干部。

党教工作的主体是党员干部。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广大党员干部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鲜有自主选择空间,这就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学习成效不佳的现象。党员干部教育必须从绝对的“教什么学什么”向适度的“学什么教什么”转变,让党员干部既有共同的“必修课”,同时又有个性化的“选修课”,在强化党员干部必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留有自我选择余地,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时间及空间地点安排上尽量不应与日常性生产活动相冲突。农忙时节,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可选择一些“应时应景”的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指导其农业生产;年终岁末,闲暇时间较为充裕,党员干部教育则应抓住时机多开展一些集体性活动。

此外,党教工作的成败得失也可从党员干部反馈的信息中窥见一斑,为工作的不断改进提升指明方向。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使得这一“善意善举”发挥最大作用,关键需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党员干部出发,让这项工作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10: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