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林芝地区推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调研报告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全面了解掌握林芝地区大学生村官在农牧区发挥作用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干事创业,近期,我们先后深入米林、波密、工布江达等县,采取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县、乡有关部门负责人、村“两委”班子及党员群众的意见,与大学生村官进行座谈,共访谈、座谈大学生村官60余次。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林芝地区共有大学生村官185名,分布在7县54个乡镇,从调研结果看,大学生村官群体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藏族、女性比例高。藏族132人,汉族41人,其它少数民族12人;女124人,男61人。

二是平均年龄低。21-25岁112人,26至30岁72人,30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25岁,是一个以“8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

三是文化素质高。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75人,大专学历9人。

四是政治素质高。中共党员113人,预备党员45人,团员27人。

二、主要做法

林芝地区把选派大学生村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始终以“五个坚持”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使用和管理,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立足实际创先争优。

(一)坚持保障关爱,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和落实大学生村官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相关补贴。同时,按照就近分配的原则,统一安排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尽力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关心关爱大学生村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每年三大节日期间,地、县组织人事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慰问活动,使大学生村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2008年以来,地区及各县召开座谈会23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4.2万元,坚定了大学生村官奔赴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念。

(二)坚持岗前培训,引导大学生村官早进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工作经验缺乏、社会阅历不足等情况,各县在大学生村官赴村任职前,普遍组织开展“乡村干部谈经验讲体会,本人对照检查”活动,在此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涉农培训,不断增强他们农村工作本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2008年以来,各县共举办岗前培训班24次,地委党校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3期,培训大学生村官312人次,基本上将大学生村官轮训一遍。通过培训,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普遍提高,进入角色普遍较快。

(三)坚持联动帮带,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积极探索乡村上下联动的帮扶机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负责人共同结对帮扶一名大学生村官,乡镇领导定期不定期约谈大学生村官,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开展农村工作方法等,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促使其健康成长;村“两委”负责人日常帮带,及时带领大学生村官走村入户,全面熟悉农村乡情村貌,传授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参与村级事务,帮助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目前,全地区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185对。通过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工作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较大提升。

(四)坚持用人导向,激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在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上,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使一大批大学生村官走上了乡、村领导班子岗位,充分调动了他们服务农牧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地区共有8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7名当选为村(居)党支部书记,4名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五)坚持严格管理,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始终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推动工作、用制度促成效。研究制定了《林芝地区大学生村官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由各县委组织部和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具体负责;建立定期例会、工作目标管理、述职评议、调查研究、工作日志、请销假等制度,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生活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强化考核,每年年底县委组织部门会同乡镇党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表现优秀的,纳入乡镇(街道)后备干部进行管理;对工作能力差、群众意见较大、考核不合格的,进行诫勉谈话,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三、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农牧民想办法、找出路,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波密县古乡古村大学生村官德吉央宗利用自身舞蹈特长,带出了一支30多人的农民艺术团,外出参加商演每年为队员增收近10万元;朗县仲达镇仲达村汉族女大学生村官杨雅兰帮助村“两委”把村里管理的井井有条,建起了沙石厂、酒曲厂,修建了一条“富裕路”,引进了农业灌溉水,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村官带头组建以党团员、民兵等青年群体为主的“护村队”、“森防突击队”和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经常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和调处工作,并在重大节日和敏感阶段开展24小时值班巡逻,促进了所在村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同时,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和乡风文明倡导员作用,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富民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对年老体弱出门不便或忙于农活没时间出村办理的村民,在村“两委”活动场所设立村民事务代办点,开展为村民代办事务服务。2008年以来,先后设立村民事务代办点210余个,为民代办事务1800余件。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为农牧区汇集了一批学历高、观念新、冲劲大、有活力、有想法的人才,有效改善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活力。目前,全地区496个村(居)“两委”班子中有大学生村官47名(党支部书记7人、副书记6人;村委会主任4人、副主任8人;村“两委”委员22人)。

(四)创新了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模式。通过实践锻炼,许多大学生村官从农村工作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被当地农牧民群众称为致富的“领路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实现了从合格学生到合格“村官”的转变,逐渐成为当地骨干力量。如,米林县派镇格嘎村大学生村官罗布顿珠,选派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后,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村人均年收入增加1100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员,村“两委”换届中又以高票当选为格嘎村党支部书记。

(五)推动了体制机制建设。2008年选派大学生村官以来,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培养、服务、管理等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米林县结合实际建立了“四项制度”推动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这一做法在2011年5月23日,受到了中组部、区党委和区党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目前,“四项制度”在全地区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工作实践和调研情况来看,我地区在推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大学生村官需求计划不够科学。当前,就林芝地区农牧区基层而言,缺乏大量种养殖、畜牧兽医、旅游管理等实用技术人才,2008年以来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一定程度上存在所学专业知识与农村工作实际不对口的问题,如有一些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会计电算化等专业难以用于和指导农牧区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作用。

二是一些大学生村官难以安心农村工作。由于大学生村官多为“80后”的独生子女,许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加之农牧区许多村交通不便、生活环境相对艰苦,部分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目的存在一定偏差,只是基于西藏的优厚政策待遇,把这一职业作为以后光明前途的一个“跳板”或“中转站”,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不多,部分大学生村官难以安心基层工作。

三是部分大学生村官语言交流存在一定困难。现有的185名大学生村官中,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有53名,他们与当地农牧民群众在语言上无法沟通。同时,由于历史、地域、交通等原因,林芝地区波密、察隅、墨脱等县形成了独特的藏语方言,许多其它地市的藏族大学生村官与当地农牧民群众沟通存在一定困难。

四是部分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层次不高。一方面,农牧区基层条件较差,创业平台有限,加上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工作经验缺乏,不能为村里带来资金项目,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等,许多大学生村官干工作局限于“跑龙套”;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村官普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身份较为尴尬,个别大学生村官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干工作,工作既无思路,又缺乏主动性,一些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对大学生村官信心不够,部分大学生村官常被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五、几点建议

根据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把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当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在区、地、县建立权责统一的专门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大学生村官的招录、管理、使用等,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各个环节上都趋于更加规范化。

二是完善选录工作。招录前,严把调研关。区、地、县要层层对农村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农村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招录计划,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按需选人。招录后,严把人岗匹配关。在分配大学生村官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招录计划,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做到因村择人、人尽其才。

三是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建立目标管理、教育培训、汇报交流和述职评议等各项工作机制。乡镇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大学生村官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副书记具体抓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要一对一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从政治、工作、思想上给予支持和帮助;要认真落实考勤、请销假和安全管理等制度,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行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安全管理。

四是加强学习培训。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农牧业实用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方式上注重把握灵活性,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网上培训和向有经验农牧民学习等形式,搭建信息交流和提高素质的平台,锻炼他们应对复杂事务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农村实际,增长他们服务“三农”的本领;培训内容上注重把握实用性,重点围绕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牧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等开展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土专家”、熟悉农村政策的“活字典”和开展基层工作的“主心骨”。对语言交流存在困难的大学生村官,在搞好自学的基础上,要实行乡、村干部联动帮学制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融入工作。

五是搭建成才平台。首先,要搭建成长平台,乡镇会同村“两委”有计划地给大学生村官安排一些急、难、险、重的农村工作,让他们直接参与村级经济发展、调解纠纷、医保社保、村容村貌整治、计划生育等工作,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使他们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其次,要搭建创业平台,地、县要出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领导力量、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产业扶持上给予倾斜,探索试行大学生村官带项目下乡办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办村集体经济,强力推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最后,要搭建辐射平台,通过召开交流会等形式,大力选树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做法进行推广,以模范的力量教育引导其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

六是加强激励考核。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对业绩、能力和口碑差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重点帮教。同时,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考核测评制度,采取定量手段,对他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推优、提拔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在创业扶持上优先照顾、在外出培训上优先安排,不断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七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要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广泛的关注,让社会更多了解、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要积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大学生村官典型,并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积极展现大学生村官奉献基层、服务农村、锻炼成才的精神风貌,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10: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