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推行三项举措创新管理办法提高镇乡(街道)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浙江宁波鄞州区 朱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鄞州区作为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第二批扩大试点单位,于2005年8月正式全面启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建成了覆盖所有镇乡(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459个远程教育点。各地各部门按照“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要求,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宣传教育、技能培训、信息集散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功能,使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人员力量配备不足等原因,一些镇乡(街道)还是存在“上热下冷”、创新能力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缺乏的现象。近年来,我区按照“共建共享推进年”的要求,探索实施了镇乡(街道)“1+5”管理团队建设、年度创新项目管理和区级学用示范点动态考评等三项制度,针对镇乡(街道)这一薄弱环节,着力在人员配备、项目管理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镇乡(街道)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探索实施“1+5”管理团队建设,配强镇乡(街道)远程教育人员力量

一是明确镇乡(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为远程教育第一责任人。将远程教育工作作为镇乡(街道)年度组织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站点使用、学用创新、示范点创建”等三个方面加大量化考核力度,建立站点抽查、创新项目申报、示范点动态管理、定期工作通报等四项工作制度,促使组织委员“主动谋创新、主动抓管理、主动育典型”,并将远程教育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二是组建以镇乡(街道)组织干事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指导员队伍。根据镇乡(街道)机关干部编制、岗位、日常工作等实际情况,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实行“一名组织干事+一名较为精通电脑专业知识的机关干部”的“1+1”模式,充实镇乡(街道)远程教育指导员队伍力量,负责所属本镇乡(街道)远程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重点做好基层站点管理员培训、站点日常学用指导、区域内各类主题活动组织等工作。

三是组建以大学生农村(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骨干管理员队伍。各镇乡(街道)在以大学生农村(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基层站点管理员中,物色选拔一批懂技术、善组织、肯钻研的骨干管理员进行重点培训辅导,并将各个站点按照地域相近的原则划分若干片区,由骨干管理员进行分片包干,“以一带多”帮助其他站点管理员提高业务技能,并解决一些常见的设备故障。各镇乡(街道)设立额外的工作津贴,根据年底考核情况进行一定额度的经济激励。

四是组建以镇乡(街道)广电站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远程教育线路信号巡查员队伍。在各镇乡(街道)广电站工作人员中,明确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所在镇乡(街道)各基层站点的有线线路及信号维护工作,公布热线电话,切实解决基层站点线路易损、信号不稳的难题。同时,要求区广播电视台将远程教育基础设备维护技能纳入镇乡(街道)广电站工作人员年度业务内容,提高广电站工作人员对远程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要求镇乡(街道)在年底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

五是组建以电脑服务公司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远程教育电脑设备维护员队伍。在社会上确定了一家专业电脑服务公司为各基层站点电脑设备维护提供服务。设立报修热线电话,要求电脑公司技术人员在接到电话后24小时内到站点进行维护,服务费用(100元/次,硬件更换费用除外)由区远教办统一买单。

六是组建以部门专家、乡土专家和远教志愿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在区级职能部门中物色业务能力强、宣讲能力强的机关干部组建部门专家团队,由区远教办统筹组织开展定期下乡教学指导活动。镇乡(街道)党(工)委普遍组建以本地创业典型、种养殖大户、学校教师、法律顾问、电脑高手、文艺骨干等为主体的乡土专家团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辅导服务。充分利用区内各高校大学生及本地在校大学生资源,团区委和镇乡(街道)团(工)委配合区远教办牵头组建远教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通过“周末下乡”和“假期下乡”等形式帮助远程教育基层站点开展各类学用活动,如洞桥镇组建了“Computer 120”远教志愿者团队,为普通村民和各基层站点提供计算机维修、维护、更新以及电脑网络技术支持等服务,受到了基层的欢迎。

二、探索实施年度创新项目管理,提升镇乡(街道)远程教育创新能力

一是镇乡(街道)项目申报。年初由区远教办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远程教育年度创新项目菜单,各镇乡(街道)党(工)委根据项目选题范围,结合自身实际至少确定一个远程教育年度创新工作,并上报区远教办。创新项目选题范围“学用创新、队伍建设、课件制作”三个类型。学用创新类即以推动远程教育日常作用发挥为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需求,探索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新模式,如远教广场、远程教育进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小学生远教暑期夏令营、山区远程教育家庭教育点等;队伍建设类即以加强远程教育基层站点管理员、乡镇管理员、设备维护员、学用辅导员队伍,提高站点正常使用率和学用规范化水平为目标,探索远教队伍建设新形式,如骨干站点管理员包片责任制、基层站点服务团队化运作、组建远教学用辅导志愿者或乡土专家队伍等;课件制作类即以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讲述基层生动事例、挖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集体或先进个人为目标,独立或联合策划制作党员电视教育专题片。

二是区远教办审核备案。区远教办对各镇乡(街道)党(工)委上报的年度创新项目进行审核,并根据创新工作的难度、开展工作的范围评定每个项目的创新系数。目前,22个镇乡(街道)的年度创新项目已经全部上报,学用创新类的有下应街道上报的远教夏令营、章水镇上报的远程异地投票等,队伍建设类有东吴镇上报的骨干站点管理员包片责任制、洞桥镇上报的“Computer 120”远程教育志愿服务团队等,课件制作类有咸祥镇上报的“乡土课件”《南头新貌》等。

三是年中督查汇报进度。区远教办以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通过镇乡(街道)党(工)书面汇报及下乡督查等途径,对各镇乡(街道)年度创新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如今年6月份,该区结合半年度基层组织建设督查工作,对年度创新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四是年底督查成果验收。年底,区远教办将对各镇乡(街道)年度创新项目推进成果进行验收,并综合成果推进情况和项目创新系数进行排名,排名情况作为各镇乡(街道)年度远程教育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探索实施区级学用示范点动态考评,激发镇乡(街道)远程教育争先动力

一是明确考评内容和标准,使学用示范点培育“有的放矢”。根据省、市学用示范点创建标准,结合鄞州区实际,制订了组织领导、设施建设、日常管理、学用开展四大类的考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考评内容进行细化,将四大类考评内容分解成了15小类。其中,组织领导包括了领导重视程度、管理员水平、乡镇学用指导三方面内容,设施建设包括了线路设备、电脑设备、教育场所、各类标识、宣传阵地五方面内容,日常管理包括了日常开机率、课件下载及管理、设备维护情况、台账资料整理四方面内容,学用开展包括了组织党员学习、开放式教学、学用特色创新、信息上报四方面内容。

二是完善考评方式,使学用示范点考评“有章可循”。学用示范点的考评主要通过乡镇推荐、实地检查、信息考核、汇报评比和表彰授牌五个步骤进行,其中,信息考核与汇报评比是新增环节。实地检查即由区远教办在考评周期内整合力量组成考评组,对各申报站点进行实地走访检查,得分占动态考评总得分的50%。信息考核即由区远教办根据信息报送和录用情况对申报站点进行打分,得分占动态考评总得分的20%。汇报评比即组织申报站点所在党组织负责人以PPT演示的形式就学用特色创新进行汇报,由区远教办组织评委进行打分,得分占动态考评总得分的30%。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使学用示范点真正“能上能下”。区级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采取一年一评、动态管理的办法进行,省、市级学用示范点不参与区级学用示范点动态考评。申报站点连续2年成功创建区级学用示范点的,原则上长期保留区级学用示范点称号,但如在日常抽查中被发现软硬件设备或学用活动开展不正常,第一次予以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第二次予以摘牌。

通过三项制度的探索实施,进一步完善了远程教育“抓镇促村”工作机制,提高了镇乡(街道)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了镇乡(街道)远程教育队伍建设。通过实施“1+5”管理团队建设,初步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镇乡(街道)远程教育管理格局,切实解决了管理员队伍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广电、电脑公司等专业单位的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引进,线路信号、软硬件故障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利用率和学用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促进。

二是提升了镇乡(街道)远程教育创新意识。从年初创新项目上报情况和半年度创新项目督查情况来看,各镇乡(街道)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了有本地特色的年度创新项目,并认真进行了试点和推进,基层远程教育工作的创新氛围逐步形成。同时,各镇乡(街道)在探索实施年度创新项目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不乏具有推广价值的学用典型,如远程异地投票、“Computer 120”远程教育志愿服务团队等,这些都为以后的总结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形成了镇乡(街道)远程教育创先争优氛围。通过动态考评,避免了个别镇乡(街道)在学用示范点创建中的“突击培育”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以点带面、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同时,通过申报单位党组织书记PPT汇报评比,使基层站点“一把手”对远程教育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更加重视学用示范点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10:24 来源:党员教育 网络征文活动 党建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