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个增强”为农村党员“强筋壮骨”

安徽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新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盛培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是农村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对党员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教育水平必须相应跟上。

提高农村党员素质,首先要增强实效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钱、权诱惑,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面对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整个队伍没了主心骨,犹如一盘散沙。还有的把“公”、”私”混淆,斤斤计较,见利忘义。针对以上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状况,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代表。一是加强理论指导,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组织广大党员学理论、学党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党员言行。今年年初,新北社区专门从学校邀请农技人员为党员代表传授现代农业,为期三天的培训使村民们对养殖、种植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有的村民甚至种上了绿色大棚。二是要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小到一月报告、大到一年一总结。把培训纳入日常工作机制,并根据一个时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计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要增强组织活动的多样性。有些干部反映,党员教育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总是抱着老黄历,耳朵都磨出了老茧,学习积极性当然提不起来。还有的教育搞表面文章,拿着文件台上读半天,台下吸烟的吸烟、上厕所的上厕所,无纪律、无组织。甚至少数村不重视党员教育,一年只开1—2次大会,使得许多党员逐渐淡化了党性。针对这些问题,关键要在“活”字上做文章。一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科学谋划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将教育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二是要在教育形式上力求开放互动、灵活多变。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应积极借鉴外地的一些先进方法,将党员教育融入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中。6月15日,合肥市蜀山区首届微党课演讲比赛圆满落幕。10名选手运用小事例来阐述、宣讲大道理,令人耳目一新。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不妨利用微博开展各项活动,建立庞大的“党教微博”网络。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发布教育培训内容,共享教学视频。一些有条件的社区,还能利用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为党员更新知识结构、理论实践。

再次增强党员教育的灵活性,走分类管理的路子。党员队伍壮大了,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加大,尤其是传统的管理方法逐渐跟不上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节拍。一些党员外出从商或者离乡打工,有的甚至几年才回乡一次。针对流动性强的党员,首先要让其知道家乡人民时刻惦记着他们,社区干部多打电话、多发短信,做好外出务工党员的登记管理,使他们不游离在党外;对一些腿脚不便、年迈多病的老党员应该多看望、多谈心,减少失落感和孤独感,尤其要让其知道百姓会永远记住他们年轻时所做的贡献。如果条件允许,可专门指派一名支委负责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扶学习,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党员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建立健全这些常规教育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农村党员队伍茁壮成长,小康社会才能早日实现。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15:4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