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注重顶层设计 不断创新载体 积极推进锡林郭勒边疆地区远程教育工作新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组织部科长 张凯东 徐海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自2007年锡林郭勒盟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顶层设计入手,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突出抓好“通、管、学、用”四个重点,通过“六个坚持,六个实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边疆地区远程教育工程,形成了具有牧区特色的远程教育新格局。

一、坚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实现工作保障长效化。

一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将在农村牧区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及时成立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为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盟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以及盟远程办定期召开远程教育专题推进会和成员单位协调会,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尽职履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学用考评机制。各级党委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评范围,制定出台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办法。四是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成立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评审组、蒙语教学资源译制组和技术专家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提高远程教育教材质量,确保远程教育节目制播工作的政治安全。五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远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匹配资金、设备运行维护经费以及远程办日常办公、课件制作、培训教育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了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全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260.464万,党费投入99.8347万元,确保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实现站点建设标准化。

针对我盟农村牧区地域面积大,居住分散,电信宽带和有线电视网络无法全覆盖及基层干部群众对蒙语教学资源需求量大等实际,我们及时调整规划思路,把MMDS模式作为电信、卫星模式的重要补充。MMDS模式是利用微波将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无线覆盖的一种传输方式,其优点是:从发射天线可视范围内,一级发射可传输50—60多公里,数字信号再生多次差转不会影响图象质量,可以实现长距离传输覆盖;其次是在其覆盖范围内,可以直接进村入户,更主要的是能够插播自办节目,有效解决了牧区党员干部接收不到蒙语教学资源和生产旺季农村牧区党员干部集中收看难等问题。2009年,按照中央远程办技术要求,与科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在太仆寺旗进行了党建节目信号入网和接收试点工作,并通过了中央、自治区远程办领导和专家的检查验收,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广电厅支持,协调解决了线路租用问题。目前,全盟共建设MMDS主站11个、中继站78个,MMDS模式终端站点573个,占全部站点数的58.23%。另一方面,在条件具备的嘎查村、社区,利用电信模式建设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60个。在此基础上,在锡林浩特市等地区将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引入城市社区中,利用电信模式建设远程教育终端站点72个,实现了全盟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终端站点双覆盖。2010年以来,我盟先后有7个旗县市(区)在电视网络中开通了党建频道,有效解决了农忙季节农村牧区党员干部集中收看难的问题。

三、坚持选优配强,强化培训,实现骨干队伍专业化。

一是注重选优配强,打造远程教育过硬队伍。在充分用好原有党员电教播放员队伍的基础上,依托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复员军人,从中选择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优秀人员担任站点管理员。目前,全盟共配备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1183名,确保每个站点至少配备1-2名站点管理员,并建立了详细的管理员队伍档案;依托涉农涉牧部门所属站所的专业人员和当地农村牧区实用技术人才,建立了360人的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依托广电、通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150人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明确要求各地 “大学生村官”一律担任站点管理员,并把远程教育工作内容作为新上任“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的一项基本内容,目前全盟配备“大学生村官”管理员520名,占站点管理员总数的44%,为远程教育增添了新活力。二是注重分级培训,强化培训实效。始终把骨干队伍培训工作作为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提高骨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了盟级负责培训骨干人员,旗县市(区)负责培训站点管理员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强化对基础设施安装维护技术人员的培训。近年来,主动协调联通公司、数字微波电视服务中心及广电部门等培训相关技术人员900人次,确保了各类设备安装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全盟远程教育骨干人员培训班、全盟远程教育骨干人员业务能力知识竞赛及组织骨干人员赴苏州、上海学习考察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了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坚持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实现站点管理规范化。

在站点规范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是在“管”字上做文章,从而加强了组织学用工作。一是以保持电教工作的延续性为原则,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管理制度、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管理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8大项50多条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培训制度化,信息反馈经常化,考核评估科学化。二是结合开展 “双创双争”活动,在全盟嘎查村和社区(居委会)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范围内开展示范站点创建活动,要求每个已建站点都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牌子,并实现制度上墙。为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评优工作的公平公正,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锡林郭勒盟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建活动考核评分细则》。通过此项活动使全盟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达到了硬件建设到位、学习活动正常、站点管理严格、学用效果显著的创建目的。

五、坚持突出主题,贴近需求,实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本土化。

一是突出特色,制作乡土教材。针对全盟842个嘎查村60%以上需要蒙语教学资源的实际,本着“高标准、精制作”的原则,大力加强蒙语教学资源的制作译制工作。近两年来,累计制作各类教材210部,80多小时,在2010年全区第二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评比活动中,我盟报送的《家兄的遗嘱》和《一个嘎查干部留给草原的功德》分别荣获汉语专题片一等奖和蒙语专题片一等奖,10部蒙汉语课件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获得全区优秀组织奖,既满足当地党员干部群众需求,又丰富了全区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二是共建共享,整合地区资源。充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发挥成员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教学资源建设。我盟每年举办一次教学课件观摩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各级党校、农牧、林水、科技、文化、劳动、广电、计生、卫生、团委、妇联等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制作各类乡土教材或蒙语教材。近年来,参加课件评比的课件共计130部,通过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上报自治区课件30多部。

六、坚持服务大局,创新载体,实现学用成果最优化。

一是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盟各地充分运用辅助教学网站的时效性、广泛性、灵活性等特点,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专题网页,开设“党员干部学习阵地”、“基层组织建设要闻”、“典型在身边”等各种版块,对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二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主体,抓好各类理论培训以及“1315”科技培训、“两转双赢”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科技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以及农牧民思想素质和致富技能。二连浩特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设“政策理论”等栏目,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相互交流经验感受,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苏尼特右旗在赛汉镇和朱日和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举办羔羊育肥技术培训,提高牧民羔羊育肥技术,使牧民在每只羔羊上多增收50元。多伦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菜农举办高效能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建设培训,并对多伦地区日光利用、蔬菜防冻、大棚防风等关键技术进行最新的设计和改进,解决了多伦县当前大棚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东乌珠穆沁旗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举办计算机蒙文软件新技术应用培训班,为牧民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科技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农牧等部门整合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科普大篷车、农牧业科技咨询网站等平台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查询、市场信息发布等活动。三是各地把课堂学习与基地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部门科技人员、各地致富能手现场指导,现身说法,帮助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解疑释惑,搞好科技知识的应用推广。

今年我盟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迎接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以深入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和“规范管理和学用深化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五项工程,重点抓好站点管理、资源开发、学用转化等重点工作,为全盟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10:1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樊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