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永修县实行“四式”培训法 破解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难”问题

江西九江永修县委组织部 袁新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几年来,永修县针对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坚持贴近农村党员实际、贴近农村党员特点、贴近农村党员生产,探索开展“四式”培训法,取得明显成效。

流动式培训,组建“流动党校”

针对农村党员工作时间不固定、集中难等特点,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和相关涉农部门抽调了20名理论专家、骨干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永修县“流动党校”,开展“流动办学、送教上门”活动,把党校课堂延伸到边远乡村、田间地头,通过流动式教学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这种流动式培训不仅培训量大、办班灵活、节约经费,还解决了农村党员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得到实惠的问题,为农村党员发挥“双带”作用搭建了平台。自组建“流动党校”以来,全县流动党校授课260余次,培训乡镇骨干2100余人次,培训普通党员和群众9万余人次,传授农村实用技术53项,解决种养难题750余件。

论坛式培训,举办“村官论坛”

“过去,用公开栏公开村务,有的公开内容不齐全,有的情况变化内容更换不及时,群众了解查询不方便,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造成有的村民误解,甚至投诉上访,影响了社会稳定。现在开展网上党务、村务公开,老百姓不但能看到最新的公开内容,还能查阅以往公开的各项内容。不但能和本村的情况做纵向对比,还能和其他村的情况做横向对比。群众心中的帐更加清楚了。”这是江上乡乐平村党支部书记段孟仙在“村官论坛”上的发言。

根据农村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该县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以重大事项决策、新农村建设等为主题的“村官论坛”,采取“观看课件—讨论交流—课后辅导”的流程,对村“两委”干部进行“论坛型”培训。各乡镇按照党务工作、民主法治、村务管理、新农村建设等篇目制作成案例式、以身说法式等系列课件,作为“论坛型”式培训内容。然后组织村干部根据自身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选学相关内容,再分组进行探讨交流、剖析点评,在探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有效提高村“两委”干部运用政策、谋划发展、驾驭大局和维护稳定的能力。目前,全县已举办“村官”论坛20期,培训村干部1300余人次。

示范式培训,建立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全县柑桔、蔬菜、散养土鸡、生猪等种养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分门别类建立一批党员培训基地。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县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各乡镇党委、相关农业企业负责培训经费和技术,定期到各培训基地开办“流动课堂”。通过采取课堂专家讲授、实地参观讲解等手段,免费向农村党员群众传授种养技术,提供市场供求信息,解决种养难题。基地培训也带动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共举办示范基地培训班190期,召开现场会53次,发放资料4万余份,培训农村党员群众4万余人,辐射带动农民群众近15万人。

自主式培训,开设“农家课堂”

紧紧围绕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需要,坚持把“农家课堂”作为加强党员自主培训的重要举措,把“双带型”党员、“双强型”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能人等农业生产骨干组织起来,在掌握致富本领的党员群众家中开设实用技术培训课堂,利用“土专家”、“田秀才”担任老师,广泛开展农村党员自主培训活动。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市场需求和种植、养殖技术的时间周期等情况来确定,充分利用晚间、农闲时节时间进行。培训过程中发放相关的农村政策、农业致富技术等资料,同时开展培训后的服务跟踪工作,及时上门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全县现已开设“农家课堂”160余个,组织开展培训活动900余场次,从而有效发挥了农村能人党员的作用,构建起了农村实用技术传播的大课堂,在农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培训链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1: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