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管促学 以学促用 昭通市党员干部现代教育结硕果
——昭通市创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

昭通市委组织部远程办主任 何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下游沿岸,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1区10县144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80万人,有苗、彝、回等23个少数民族54.2万人。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昭通市已建成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站点581个,建成卫星模式终端站点840个,实现了全市11个县区、144个乡(镇)办事处和1220个村(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信+卫星”模式终端站点全覆盖。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昭通市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伟大工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拓了党员教育的新途径,创新了党员教育的新领域,扩宽了党员的受教育面,推进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拓展党员教育新渠道,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

“远教网吧”拓宽教育途径。昭阳区西街社区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顺应形式发展和社区居民需求,整合资金13万元,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内配备了16台电脑,购买了大量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医疗保健、生殖健康、科技实用技术、戏曲等内容的光盘,建立了社区“远教网吧”。西街社区“远教网吧”主要针对辖区内放学后或节假日无家长看管的孩子免费提供上网学习,上网时管理员在一旁帮助指导,对不健康的内容进行阻止和引导,使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上网学习感到很放心。现在经常光顾“远教网吧”的还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将它当成了自己的‘智囊’,只要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居民们就会抽空到社区“远教网吧”寻找答案。社区还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定期举办居民信息技术培训、青少年电脑绘画比赛、老年网络象棋比赛等活动,“远教网吧”开办2年多来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远教广场”扩大教育学习面。昭阳区永丰镇绿荫村整合资金51万元,在龙氏家祠西门广场上建成了一个集文化、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远教广场”。绿荫村两委按照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农业生产技术、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科普指导等内容,在每天的12点、19点二个时段远程教育站点资源通过LED数字大屏幕按时进行播放。同时,村两委还联合宣传、文化、科技、卫生、计生等部门,依托“周末大舞台”、“送戏下乡”、“远教助创送服务”等活动,穿插播放远教专题片、知识问答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实现“远教广场”与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实行“教育片+电影+文艺活动”的模式,组织开展集体健身舞蹈活动,切实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党员群众的受教育面。

“空中课堂”有效解决学习时间和空间的两大矛盾。昭阳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具有方便、易学、直观的优势,把传统广播和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把机顶盒的音频连接到扩音器上,通过大喇叭传播出来,开设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空中课堂”。苏家院乡迤那村是昭阳区实施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的第一个终端站点,远程教育“空中课堂全方位传播信息,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地引到田间地头,灵活、机动地向在地里劳动的群众传播党的声音和现场讲解农业种植及病虫害预防技术,让群众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能听到国家政策、法规、实用科技知识,了解到相关市场行情和种养殖技术,有效解决了群众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两大矛盾。目前,迤那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空中课堂”已经在昭阳区广泛推广,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知识空中传”的发展格局。

二、以管促学,抓实远程教育工作

昭通市各县区立足于乡村实际、依托党员远程教育接收播放站点,充分发挥党员远教课件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学习等优势,以建强站点、管好设备、用好课件、培训党员、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学用结合为重点,立足创新、分层施教、抓点示范、全面推进,较好地发挥了远程教育在提高党员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服务农村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

建机构强管理,完善远程教育工作机制。一是及时调整充实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形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总体抓、组织部分管领导和各党组织书记具体抓落实的立体远教工作格局,各终端站点也分别落实管理人员,将工作任务明确到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内容分解到人,确保远教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市财政预算33万元远程教育专项资金,将远教工作列入每年的党建工作年度计划,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年终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和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确保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三是紧贴昭通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昭通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各站点上墙予以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

建队伍起作用,夯实党员远教人才基础。各县区注重把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年富力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能人挑选充实到站点工作岗位,建立“教学资源开发队、教学辅导队、技术服务队、乡村专兼职管理队、站点管理队”等五支队伍,强化培训力度,切实发挥其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多渠道从“大学生村官”、“新农村指导员”队伍中挖掘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新农村指导员懂电脑、脑子灵、信息面宽、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鼓励他们帮助所驻村管好、用好远教设备,担任兼职管理员,协助村党组织定期组织播放、定点组织观看。同时,切实加强培养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熟悉远程教育工作相关知识和技能。目前,全市很多村级站点管理员队伍中都活跃着大学生村官和新农村指导员的身影。

强督查严管理,配齐党员远教设施设备。一是市委组织部远程办每季度定期深入各村站点进行全面摸底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各站点存在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并明确整改时限督导整改落实;二是指导各县区建立远教设备更新经费保障制度,要求落实专项经费保障远教设备的损坏更换,确保各终端站点的正常播放。三是在部分乡镇依托学校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支部标准化的电化教育播放点,高起点、高标准提升了电教工作水平。彝良县奎香乡松林村多方筹集资金为下设自然村党支部配备电视机、影碟机等电教设备,选择场地宽、条件好、觉悟高的党员家庭作为党员电教中心户,总支安排专人把电教片送到农家、送到支部,由党员群众自主点播,全面开展农村适用技术的自助培训,让农村党员电教工作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农民。

抓学习促发展,确保党员远教学用结合。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党员干部对新技术、新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对此,昭通市委组织部远程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的要求,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远程教育播放内容。水富县把农村党组织书记、偏远山区党员、新党员、流动党员、创业党员等作为重点对象;每班次拟定培训方案,确定4个主题,破解以往贪多求全、食而不化的问题;每班次安排2人以上跟班督查、提炼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工作推进有保障。每名党员每年预算50元教育培训经费,安排15万元“党员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专项经费,每年为每个农村党支部安排500元学习活动经费,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化。彝良县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流程安排,适时利用各站点组织各村总支书记、总支副书记、大学生村官集中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收看辅导讲座、“四群教育”活动典型等,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领导对四群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威信县积极开展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培训。各村站点针对党员群众学技术热情较高的实际,分阶段安排了适合本村的种养技术知识讲座等内容,引导群众获取各类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破解致富难题。

三、以学促用,服务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干部学院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授课,把单调枯燥的传统授课用简单的图文替代,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使我们学到了脱贫致富技术,找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这是2012年10月威信县三桃乡渔洞村党总支书记陈绍江参加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举办的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后回来发出的感慨。

缺什么,就补什么。为促进广大党员知识的更新和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威信县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临威为全县党员干部作林业产业发展专题讲座,邀请云南省经济贸易学校讲师为全县农产业品经纪人讲授农产品经纪知识,邀请重庆有关竹产业专家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传经送宝。选派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外出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思维眼界。新鲜而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使参与培训对象印象极深。罗布镇青龙村党员魏旭东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后说,“要发展好农村产业,一定要不断的自我充电,像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举办的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对我们这些从事种养殖的人的帮助就很大。”目前,威信县共创办和建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49个,农村产业致富能手如雨后春笋,有力的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在扎西、双河、水田、旧城等乡镇,身怀致富技术的农村党员活跃在田间地块,带领群众发展天麻、中药材、乌金猪、稻田养鱼等产业,绝大多数农村党员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有的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如庙沟镇马河村党员吴开前,创办了庙沟镇森源绿色养殖基地,致力于山鸡、竹鸡和土乌鸡的繁殖、育种、驯养、防疫和开发等工作。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年出栏商品野鸡3万只,商品竹鸡2万只和商品土乌鸡4万只,鸡苗孵化能力达12万羽,带动周边村民300多户发展养鸡产业;双河乡机关党员廖绍会,成立“茂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双河乡偏岩村带领群众种植桔梗400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1带5” 模式引领群众齐致富。昭阳区苏家院乡迤那村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基地,采取党员中心户“1带5”帮扶模式,以党员中心户1为中心,带动5户党员发展,5户又向外带动25户党员向外扩展,形成“金字塔式”的联动指导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大家在“1带5”帮扶模式机制下共同发展。在迤那村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党员中心户针对不同家庭,一家一户地为他们寻找致富出路,教给他们种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把大部分农民都引导到蔬菜产业发展上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中心户主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带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各位户主分别从自己负责的大棚种植蔬菜生产等知识入手,在实践中摸索提高,从课堂上反思进步,在生产中学习,在培训交流中开阔眼界,在操作锻炼中提高素质,“1带5”帮扶模式赢得大家的认同,指引了全村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6:0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