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个一”抓实“村校结合”工作

贵州遵义绥阳县 田维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贵州绥阳县太白镇华林希望小学,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村校结合”,加强站点共建,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一站多用,扎实推进“村校结合”工作。

健全一套机制,推动“村校结合”有序开展。一是健全组织,确保“村校结合”配合抓。村、校成立了交叉任职的水坝村“村校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学校校长任副组长,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头,任务到人,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自始至终保证了“村校结合”工作持续、有序推进。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确保 “村校结合”有序开展。在不断推进“村校结合”的工作中,为使远教工作不断适应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对“村校结合”工作制度加以完善,共建立了《村校结合工作管理制度》、《村校共建共管共用制度》、《村校联席会议制度》、《村校信息反馈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抓远教工作职责》等21个制度,做到了远教工作有章可循,依序推进。三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村校结合”正常运转。为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从生均公用经费中纳出部份资金投入远程教育工作。近几年,学校和村先后投入2万余元,添置了电脑、电视机、为远教活动室新安装了桌椅、防盗门窗、窗帘、更换接收天线等,提升与丰富了远教活动室的环境。

抓实一次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利用远教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该校坚持要求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及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规定实现“2定”措施,即5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使用远教设备及资源教学不得少于4节次;每个班级每学期使用远教设备及资源教学不得少于12节次。经过一段时间,该校的教师从起初的不愿用到争着抢着用,学生们享受到优质的资源,感受了名师教学风范。利用远教资源把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栩栩如生;把原来平静如水的课堂变得波涛四起;把原来一张张充满疑惑的脸变得满是收获的脸,我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全校的教育教学也大大提高了质量。近几年,该校师生们在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参加县级竞赛有10人次,教师通过远教资源的带动,制作课件及课堂实录在县级以上获奖多达5人次。二是开展教师政治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素养。该校坚持每周用远教设备及资源开展教师政治学习。通过远教平台下载视频及文字材料,改变了过去政治学习只是单一的读报纸的形式,不再枯燥无味。通过下载的视频材料或者专家解读文字材料的学习,让学校的教师更能准确地把握国家的相关精神。

开展一项活动,促进学用成果转化。一是坚持“四定”原则,力求“村校结合”工作有的放矢。该校在“村校结合”工作中坚持“四定”原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一是固定每月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二是确定每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的负责人,三是固定每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地点,四是确定每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的内容。通过“四定”,逐步形成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规律性,形成了定时定点学习的习惯,避免了随意性、盲目性。二是让教学资源进村入户。为了全面了解群众的资源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帮扶指导,在每年的3、6、9月,学校都要通过教师和四、五、六年级学生向群众发放远程教育课件需求调查表,及时反馈群众需求信息。远教管理员按照群众需求收集、下载课件资源,及时送交种、养殖技术资料和销售等市场信息尽可能的满足群众需求。近几年来,共刻录光碟1200余张,传递资料、信息900余份,提供给群众,用于学习与指导生产,丰富了群众文娱生活,提高了群众种养技能,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三是抓好学后帮扶,引导农民走致富路 。为了抓好学用转化工作,该校坚持把建立远程教育百千万示范基地、创办远教示范点和发展远教示范户作为农村远教学用转化的主抓手,做到村支两委有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采取镇属机关部门联系远教示范点、一般干部、教师帮扶远教示范户的方式,促进远教学用转化工作。截止现在,该村共建远程教育百千万养殖示范基地一个,规模达50头以上,示范点2个,示范户8户,辐射带动群众15户,涉及到高效农业、畜禽养殖、烤烟种植等多个行业,如通过远程教育学习生猪养殖技术后,党员创业致富能手的李召奎同志,养殖了生猪50余头,年纯收入5万余元,同时,用猪粪发酵后生虫养鱼,还搞起一养鱼场。事实证明,农村远教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农村远教培训活动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载体。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7:1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