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太原市迎泽区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山西太原迎泽区 刘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作为以金融商贸业为主体和中小型非公经济组织较集中的省城中心城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务工经商,其中有许多是流动党员。这些流动党员在为迎泽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这些流动党员呈现出的分布点散面广、从业流动性大、岗位千差万别的特点以及“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区委组织部不断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实践,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统一思想,主动切入,引领党员“安家落户”

区委在提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了“经济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把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特别是对集中在柳巷和朝阳两大核心商贸区域的流动党员给予了重点关注。一是摸清底数,大力推进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协同公安、工商、税务部门挨门逐户进行核查,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拉网式摸底。下发《关于做好出租屋暂住人员党员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在采集暂住人员信息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并及时将其纳入管理当中。发放《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一份信》和《致企业主的公开信》,使一些“口袋党员”、“隐性党员”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将流动党员全数纳入组织管理的范围中来,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为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区有市外流入党员240余人,主要集中在柳巷和朝阳两大核心商贸区域。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行规范管理。区委出台了《迎泽区流动党员管理细则》,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将流动党员纳入正常管理轨道。全区各街镇、社区(村)党组织按照《管理细则》的要求,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在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就积极采取“主动申请”和“组织邀请”相结合的方式,把流动党员编入了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做到了不遗不漏、不留死角。三是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联系,建立“双向共管”工作机制。近年来,我们以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为重点,教育引导流动党员自觉持证、亮证、用证。不少基层党组织探索建立了外出报告登记、定期谈心谈话、定期汇报、返乡走访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外出流动党员行为。认真落实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责任,着力在互通流动党员信息、落实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加强流动党员关怀保障上下功夫。如:太原市服装城集团党委针对流入党员人数较多的情况,就定期与流入党员的原籍党组织进行交流反馈信息、协商配合,共同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立足实际,创新机制,规范党员“日常管理”

在实践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分类管理,探索并形成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日常管理机制。一是充分利用党员服务中心(站),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前,全区成立区、街(镇)两级党员服务中心8个,成立党员服务站90个。党员服务中心(站)在运行工作中,实行一站多用、一室多用,配合使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定期举办流动党员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等培训,共培训流动党员5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就业技能水平和科技致富的能力,发挥了服务中心(站)的指导作用。二是创新教育工作方法,开通了我省首家“迎泽区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在网站建立伊始,我们就给全区所有的流动党员发放了网站的服务名片和服务手册,帮助流动党员在网站上登记注册,以便他们同党组织及时沟通联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我们大力开展网络教育,系统地向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建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就业信息等,使流动党员群众知形势、懂政策、通法律、会技术、能致富。部分流出党员则通过网络和原党组织经常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思想,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参加活动,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及时在“流动党员之家”网站上传我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活动安排和学习要求,介绍有关活动的动态信息,定期更新学习资料,让所有的流动党员都能够及时掌握上级的部署要求,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同时,指导基层党组织在“网上论坛”、“党员信箱”、“经验交流”等板块中同流动党员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有效实现了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即时互动,方便了流动党员参与活动。自2008年6月网站开通以来,累计发布信息10800余条,论坛发帖12000余条,注册会员360余名(其中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注册240余名),与11家党建工作网站、社会服务网站、知名新闻网站互为友情链接,网站访问总量达6万多人次。三是开设非公党建QQ群,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迎泽非公党建”QQ群于2012年10月开通,吸纳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55家,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镇党(工)委通过信息交流、即时互动等方式,及时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传递党建信息、工作动态和方针政策,安排组织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业务指导,进一步拓宽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渠道。四是实施党员“三培养”制度,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即:“把年纪轻、学历高的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流入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优秀的党员后备力量,积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强素质、保先进、亮身份、树形象。如:太原江南餐饮集团党总支,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经过几年的培养发展,目前党员人数是86名,集团中层干部全部是党员,确保党员队伍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抓好各类党组织活动,结合非公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和实际情况,完善创新“三会一课”制度,把党员的学习讨论、思想交流同生产经营技能课结合起来,实现了党员思想和技术的双过硬。

三、强化服务,突出人本,帮助党员“解难释惑”

我们针对过去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讲管理的多,谈服务的少;强调义务多,落实权利少;要求发挥作用多,体现人文关怀少”的现象,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为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解决现实难题、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服务,确保广大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解决实际难题,解除外出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针对外出流动党员的老人、小孩无人照看的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利用党员服务中心(站)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组织党员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结成对子,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到逢年过节上门问侯、家中有难上门帮扶,让外出流动党员安心工作。仅2012年春节期间,全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就为外出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二是保障民主权利,激发外出流动党员的政治热情。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党内选举、民主决策、表彰先进等工作中,切实把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纳入党员队伍整体统筹考虑,充分保障民主权利。在全区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基层党组织都采取邮寄学习资料、互联网答疑解惑、电话联系沟通等多种方式,组织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同时,还建立了重大事项向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通报和决策前征求意见的制度,尊重和保障流动党员的主体地位。三是利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切实做好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开设后,我区及时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值班登记制度、限期办结回复制度、保密制度等有关制度,共接听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120余次,切实做到咨询服务电话时时有人接听,党员咨询件件能落实、事事有反馈,使咨询服务电话真正发挥了让广大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了解党务工作、咨询党务政策、反映意见建议的作用。

四、精心指导,丰富载体,引导党员“致富思源”

针对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经营门路多、获取信息灵,长期外出务工经商中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特点,我们从搭建承诺平台、创新践行载体入手,帮助流动党员确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的经营理念,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和“致富思源”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致力公益、回馈社会,有效地提升了流动党员群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积极组织开展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户和党员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给流动党员亮身份、加压力、促发展,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在遵纪守法、为流出地提供信息和引进项目、协调流出地与流入地联系沟通等方面发挥作用。近年来,围绕支援抗震救灾活动、宣传奥运知识和支持北京奥运、太原中博会、“城乡清洁工程”义务劳动、“在当地争先锋、为家乡做贡献”等内容,开展各类主题服务活动130余项,全区已有72名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被评为“共产党员诚信经营户”。山西现代妇产医院党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每年为3000余名妇女进行免费体检。太原市服装城集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每年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困难群体开展捐助活动,累计捐款20余万元;为四川茂县对口捐献棉衣160余件,价值2.5万余元;有25名流动党员注册成为太原市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以上是我区近年来在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态度,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将我区党员队伍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10:4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