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激情为强军梦燃烧——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心系部队服务人民纪实(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阅读提示:

  坐落于西安市友谊东路的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始建于1951年,曾名为西北军区空军第一医院、空军第四五一医院,1999年由空军转隶兰州军区。这些年来,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坚持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为龙头,以心系战斗力保官兵健康、胸怀强军梦保能打胜仗为目标,紧紧围绕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特点要求,按照“院有特色、科有特点、人有特长”和“个人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医院应急作战机动卫勤能力建设和服务人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医院先后荣获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被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

  在战场与市场面前,他们始终坚持把战场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利军与利益面前,他们始终坚持把部队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官兵的健康需求与医院的发展增效出现矛盾时,他们始终把为兵服务放在第一位。5月29日至31日,当我们走进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采访时,他们那种心系国防、为兵服务的崇高精神给我们以强烈的感染。

  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关系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多年来,第四五一医院始终高举“能打仗、打胜仗”的旗帜,时刻绷紧军事斗争准备这根弦,坚持为战而医、为战而研、为战发展不动摇,为增强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维护军人“特权”——坚持姓军为兵服务方向

  “没有部队官兵就没有部队医院,部队医院不为官兵服务哪还有存在的意义?”几年前的一个冬天,距西安700多公里的某部一名战士因接连几天肚子疼,辗转颠簸来到第四五一医院就诊,没想到被几个科室当成“皮球”踢来踢去,直到医院下班,这名战士什么检查也没做成、什么药也没拿到,又捂着肚子归队了。

  “有些体系部队驻地远离医院,官兵请假看次病不容易,甚至有时刚挂上号就到了归队时间,但是医院要对官兵的健康负责,这是责任!”这位战士看病遭遇的挫折,引起了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院领导亲自带领医疗队上门给这位战士检查治疗,并赔礼道歉后,决定牢牢把握姓军为兵的服务方向,真正把医院办成军人之家。

  他们成立了为兵服务办公室,制定了为兵服务公约、签订了为兵服务承诺书,设立了军人看病绿色通道,在医院门诊大楼旁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军人特诊中心,专门为部队官兵服务。他们按照“面向基层、服务官兵、合理医疗、优质高效”的原则,提出了坚持姓军为兵服务一个中心不变的“四个延伸”,即延伸服务领域、延伸保障范围、延伸帮建层次、延伸质量监督的为兵服务理念,并邀请体系部队官兵担任监督员监督他们的服务。

  第四五一医院的泌尿、美容、肝胆外科等“三大名科”过去曾在西安稍有名气,收入也高。在端正服务理念后,医院党委感到“名科”偏离了方向,于是对照职责使命和强军目标调整思路,重新整合医疗资源,突出与军事医学相关的学科建设,突出新型武器复合伤、高原环境战损伤、核生化武器伤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以空勤科、呼吸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内分泌科为重点的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名科”。

  1993年3月,空军轰炸航空兵某师有5名飞行员因座舱盖爆破,在8600米高空意外受伤,患上了严重的高空减压病。

  担负着全军十分之一空勤人员疾病矫治、健康鉴定、改装体检及飞行结论等重要医疗保障任务的医院空勤科,毅然接受了这次任务。他们很快制定出医疗方案,采取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疗法将5名飞行员全部治愈,并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到了甲类体质,重返蓝天。次年,在第二届亚太地区航空医学联合大会上,专家们感叹到:第四五一医院高空减压病治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部队医院是后勤中的后勤。只有平时做得好,战时才能救得好。在医院党委形成共识后,医院建设也开始迈出新的步伐——医院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兰州军区一流现代化战备库室,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战储卫生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修订完善了针对不同任务的42套预案。去年该院不仅通过了军区后勤训练一级单位评定,还被军区评估为具备后勤保障能力的后勤部队。

  为了增强实战化训练的针对性,他们依托战备库室,建起了集卫勤指挥、专业训练、模拟实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卫勤训练中心,部队官兵足不出户就可完成一次全员额、全要素、全过程的演练。医院以野战手术方舱为突破口,设置逼真的实战环境,相关科室轮流把平时在手术室内做的手术,搬到方舱内完成,提高了战时医疗保障能力。

  医院目前担负着陆军和空军多个部队近5万名官兵的医疗保障任务,服务范围涵盖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约23万平方公里。为体系部队官兵送医送药送健康,仅2010年以来就率医疗队巡诊体系部队46次,发放药品总值60余万元,受益官兵达3万多人次。2010年至2012年这3年,医院为部队伤病员补贴金额达9700多万元,位列兰州军区中心医院前列。

  科技造就传奇——坚持人才领军打造优势学科

  一所服务部队、在官兵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医院,一定要有自己的“绝活儿”。那就是,医院不仅要靠爱心说话,更要靠技术说话。

  1990年,医院接收了一位患有尿毒症的空军士兵。医院为他免费施行肾移植手术后发现,他的排异反应很严重。虽然奋战了11个昼夜,使这位战士的生命保存了下来,但他从此就要靠透析维持。23年来,医院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累计为他花费400余万元、透析2763次,但这件事给医院党委以重大启示,那就是要更好地为兵服务,就必须依靠科技打造优势学科。

  医院紧盯战场和训练场,围绕部队作战创伤救治,部队常见病、多发病救治,合理设置学科,先后创建了1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5个军区和省部级医学专科中心,2008年又成立了医院中医研究所,依靠人才支撑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增强医疗技术实力。他们开展了“战场烧伤救治”、“开放性骨折救治”等10多项课题研究,分别荣获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获国家专利17项,研制药品36种,被兰州军区评为“十五”、“十一五”医疗科技先进单位。

  有了较强的医疗科技实力,就有了为兵服务的“金刚钻”。

  2011年1月,某装甲旅装步营战士何江兵,因患医学难症——急性脊髓炎而全身瘫痪,被紧急送到医院神经内科抢救,医院邀请军地知名专家来院会诊,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最有效的药物为何江兵检查治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何江兵终于重新站立了起来,且能独立行走。

  7年前,某部战士杨勇因重度颅脑损伤,在地方医院手术后长期深度昏迷,被转入第四五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期间,长期卧床不醒的杨勇不仅从未出现过褥疮等并发症,而且治疗4年后神奇地喊出了“妈妈”。

  第四五一医院创造着医学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军人的职责不同于普通人群,病人的需求往往带有特殊性。2013年4月初,新疆邺城的2000名战士要从海拔1300米处用5天时间挺进到4300多米的高原进行演训。与战士们同行的医院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庞来祥,带着自己耗时六年时间研制的息风止痛颗粒药物,神奇地解除了许多战士头疼、眼干、失眠、体力下降、口唇干裂等高原反应病痛,解决了部队战士高原训练的一道难题。

  全国腹腔镜领域的开拓者王克成,自1992年率先在全军和西北地区开展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被人们称为“王一刀”,从而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为该院的“绝活”。去年底,涵盖肝胆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8个医疗专科的腹腔镜医院在该院内成立,形成了以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为鲜明特色的优势技术项目和优势学科群。

  目前,第四五一医院已拥有7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医疗高技能人才占到干部编制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记者 卓九成 齐小英 通讯员 习伟)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11:32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