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做一个最美的追梦人

四川宜宾市第六中学校 罗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上个世纪,一个黑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梦想,那是让二十五万黑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梦想,那个人就是闻名世界的追梦人马丁路德金。

说起梦想,有人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之道使得有胆量走在人们前面的人少之又少;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只要有利可图,那总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翻开历史,中国和中国人是不缺少梦的。庄生梦蝶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释放,万户的奔月更是表现了追求的大胆探索,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了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和不同凡响。

今天,国人更是在努力的实现着一个个我们民族的梦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植实现了中国人温饱梦;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人的强国梦;神七的升空实现了中国人的的飞天梦……

然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要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梦,责任还在我国之少年,在我国之教育。

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追逐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在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面貌,关系到国富民强的水平。

教育,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强盛;教育,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寄托着一个学子的梦想;教育,凝结着一个时代的变革。教育,知识的载体,命运改变的源头,其分量之重,绝无仅有。教育,万千人士,心驰神往,魂牵梦绕,其范围之广,绝无仅有。

然而,提起教育,总让人有一丝沉痛,总让人有一点心碎。如果教育负担过重,会压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果教育理念浮躁,会泯灭一个家庭的期盼;如果教育费用过高,会击碎一个学子的希冀;如果教育模式僵化,会阻滞一个时代的发展。

我曾看了一条新闻,北美的孩子们假期基本没有作业,老师更注重的是孩子们业余生活,作业大多是家务或者打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之外的生活。可是这种学习理念在中国却难以实现,我想,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这种假期。

中国现在的教育被易中天这样评论: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曰其名:“压力即是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更为心痛的是我们初中、高中一线的教师。他们从事着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人们赞为“春蚕、蜡烛”,可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为了这“春蚕、蜡烛”付出了多少:夙兴夜寐,没有一天能睡到自然醒;为学生一点一滴的付出,自己的孩子却不能用心去照顾;辛苦的劳碌奔忙,最终却囊中羞涩。2012年度的评选的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为了教育,为了孩子当牛作马,而毫无怨言。他们的事迹的确让人感动。可是同时心底也有一种悲哀,当“马背上的校长”徐光德20年来用自己赚来的钱换成白马驮着学生驮着教科书行走在他用了一年的时间砍伐出来的羊肠小道上时,当阿力甫夏骑着骆驼翻山越岭、穿越河流去接送孩子时,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我想,每一个教师都希望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栖息,是一种诗意的栖息。

也许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种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是不够成功的,尤其是现代的教育。大家都是想奋斗这些年,考上好大学,进入人生的快车道。可是最重要的,人自身的道德教育和对知识本身的追求逐渐被遗忘。

我在想,多年以后的中国,是否能改变这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我只想,多年以后的中国学子,不再是学习的机器,忘了学习的意义。

奥运会有句歌词“有梦想就了不起。” 只要梦想不晦暗,洒进心海的都是阳光。或许,为了我们的少年能心怀梦想,为了中国梦的真正实现,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执著的追寻,让梦想照进现实,像马丁路德金那样,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10:2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