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创新载体完善机制全面提升农牧民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

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岳永龙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提升党员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凝聚发展力量为目的,紧扣农牧村发展实际和农牧民党员现实需求,积极整合资源,突出载体创新,健全制度保障,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推进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营造了齐心协力谋发展、同频共振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搭建培训平台,打牢思想政治工作根基

1.搭建“内培”平台,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以县、乡党校为主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辅助,远程教育站点、红色教育基地和技能实训基地为补充,建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员教育网络。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新建、改扩建活动场所36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109个,建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实训基地10个,实现了农牧村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同时,以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红石窝会址为依托,建成党员红色教育基地2处。

2.搭建“外训”平台,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大力实施“走出去”培训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外地优质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办班、观摩学习、考察培训等形式,有计划的组织农牧民党员干部赴省内临近县区和内蒙古、新疆、宁夏、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借鉴先进的发展经验,助推农牧民党员干部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升素质。近年来,先后组织500多名农牧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赴外考察学习。 

3.搭建“网络”平台,拓展教育培训新途径。整合农牧业科技网、县党建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资源,紧密结合党员政策理论教育、思想作风建设实际,开辟政策法规、党建动态、典型事迹、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专题专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为农牧民党员搭建了政策理论经常学、党建知识点播学、法律法规随时学的有效载体,实现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农牧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切实抓好了乡土教材的开发制作,制作完成了《党旗映耀新肃南》、《小杂粮勇闯大市场》等各种类型专题片130多部。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成立了县、乡、村相互配套、有机衔接的组织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积极整合纪委、宣传、党校、人事、财政、文化、广播等相关部门单位力量,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及时解决在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合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坚持将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联考”的重要指标,全面落实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党建副书记的直接责任和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坚持将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党员意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基层典型经验,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深入推进。

3.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基地、购买教材、购置设备和聘请外地教师、组织党员赴外培训等。明确要求各乡镇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在按时下拔县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采取乡镇补贴、农牧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确保了每个农牧村党组织每年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不少于3000元,推动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健康稳步开展。

三、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1.依托教育基地开展集中培训活动。依托县、乡党校,采取“脱产式”教学,“封闭式”管理的办法,分层分级对农牧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开展集中轮训,邀请市、县领导干部和专家教授重点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产业发展、党的建设、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课题进行宣讲辅导,并将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培训效果。利用“五一”、“七一”等节庆日,依托红西路军纪念馆、红石窝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积极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党员党性教育活动。近年来,共举办农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5期,培训500多人(次);党员培训班40期,培训3600多人(次);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5期,培训400多人(次)。

2.依托流动党校开展“双流动”教育活动。针对牧区党员居住分散、集中成本较高的实际,依托乡镇“流动党校”和村级“流动活动室”,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先后聘请194名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党委书记和宣传、纪检、民政、司法、农牧、林业、卫生、工商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巡回宣讲组,重点围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及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双流动”党员教育活动,把党校搬进牧民帐篷,把知识送进党员家中,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农牧村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切实抓好了农牧村进城居住、务工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留空白。五年来,累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250场(次),培训1.6万人(次)。

3.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有培训场所、有教学设备、有宣传专栏、有党建刊物、有图书资料、有规章制度、有工作台帐、有专人管理的“八有”标准。” 积极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为各农牧村所全部配备了电脑、电视、DVD、投影仪等现代电化教育设备,夯实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基础。以落实党员“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建立了党员集中轮训工作机制,结合农牧村工作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每年集中一定时间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期分批开展集中轮训。建立了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坚持抓好了党员集中学习日、远程教育、谈话谈心等制度落实,保证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建立了党员教育培训考评激励机制,采取述学、评学、考学、督学等办法,通过印制学习卡、培训证书和闭卷考试、心得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的跟踪考察,确保了党员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四、开展特色活动,彰显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1.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了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服务工作制度,采取“划片定点”的方式,为每名党员建立责任区,确定联系户,印制“党员联系卡”,广泛开展以访富裕户问致富增收经验,访创业户问扶持帮扶建议,访困难户问生产生活情况,访上访户问纠纷调处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四问”活动,让党员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方针政策、了解民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引导党员在联系群众的具体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树立大局意识,增强群众观念,畅通了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桥梁。

2.开展服务群众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四位一体”管理制度,结合农牧村工作实际和党员个人特长,为党员量身定岗,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实施“积分制”管理,广泛开展比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推广技术、发展产业、兑现承诺,争当“五带头”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一争”活动,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具体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能力,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宗旨观念,推动了村级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开展。

3.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促进党员不断进步。在抓好党员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党员“冬训”活动,组织党员认真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按照党员自评、互相评议、组织点评的程序,深刻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对每个党组织和党员的现实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合理评定等次,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服务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好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了作风整顿和宗旨教育,增强了党员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16: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