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谈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

湖南桑植打鼓泉乡人民政府 王晓丽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至关重要。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流动党员在数量、外出范围及时间等方面呈现上升趋势。这部分党员的教育培训问题成为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打鼓泉乡共有党支部15个,党员295人。近年来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 每年都有大量党员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参加党性实践活动,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游离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据初步统计,打鼓泉乡共有流动党员37人,加强这部分农村流动党员的教培训成为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急需抓好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当前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

由于很多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转组织关系、不开党员介绍信、不持流动党员证,使其在流入务工地后,当地党组织无法确认其党员身份,造成了原党支部去流不知情,务工地党组织不知晓,致使外出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无人管理。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存在“一心一意忙工作”的心态,不愿以一名中共党员的身份来参加有关活动,也不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间一长党员的组织感念就会逐渐减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就会凸显困难,成为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 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中的一小部分,管不管无碍大局;有的则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的认为党组织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没有精力去管流动党员,工作中表现出“力不从心”,往往导致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不重视。

(二)流动党员的去向难掌握

我乡大部分外出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一些党员外出务工地址经常发生变化,党员个人不主动与支部保持联系,支部与党员关系脱离。还有的由于务工地点变动快,不稳定,党支部对其去向没办法掌握。据不完全统计,我乡绝大部分的外出党员没有与村党支部保持联系,增加了党组织找党员工作的难度。

(三)流动党员的活动难开展

一方面由于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流动时间又较长,即使在春节等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有的党组织只是在党员外出临行前 对其进行一番“突击”教育,有的党组织虽然建立了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但由于流动党员情况比较复杂,能够坚持经常联系的也为数不多,基本上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出了问题,就以惩罚代替教育;另一方面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员意识不强。党组织虽然要求流动党员外出必须办理组织关系流动手续,持证外出,但绝大多数外出党员不自觉办理流动手续,造成了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预备党员应外出,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党员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流动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

(四)流动党员的党费难收缴

党组织要求流动党员至少每半年交纳一次党费,汇报一次外出情况,而大多数流动党员做不到。大部分的流动党员是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是由其亲属代为交纳,还有少数流动党员不愿交纳党费,违背了党费收缴规定,流动党员的党费难以正常收缴。

 (五)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

 在外务工的党员,由于务工地点变动频繁,外出后,只顾着挣钱,忘记了履行党员义务,外出期间对村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很少汇报自己在外地务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或向家乡传递致富信息,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由于外出没有履行任何手续,所到之地的党组织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党员,更谈不上发挥党员作用。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流动党员自身、党组织、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愿意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后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有的“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想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事”。二是流动党员在外期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挣钱上,逐步疏远了党组织,没有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三是由于党员流动务工地点变化大,收入低,几个月换一地方,生活没有保证,根本顾及不了精神上的追求。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工单位不了解的“两不”党员。

(二)党组织自身的问题

一是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不进行外出前的纪律教育,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难以开展。二是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嫌麻烦,不愿管,也不想管,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

(三)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乡外出务工党员就业岗位多为私人企业,所处工作环境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党建工作无兴趣,态度冷漠,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不支持。因为用工单位对党员培训的忽视,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也从侧面上成为流动党员培训的缺失的原因。

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党员流动是社会大势,不可逆转;而完善的组织整合机制、广泛的组织网络覆盖,加强党员自身素质与提高企业对党员的认同度是解决流动党员边缘化的根本途径。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仅是重大党建课题,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对周围流动人口的联系作用、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作用、开展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进而积极探索做好流动人口中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作为党组织要做好:

(一)健全并完善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把流动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作为一项党内制度或纪律来执行,对外出一定时间却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与原所在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按自行脱党处理。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流动党员回乡过节的机会举办培训班和座谈会,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对流动党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

(二)积极探索组织关系转接的新方法、新路子,确保党员在流动时“不流动”

要彻底改变以往在党员开组织关系介绍信时,开完不问的老方法;当前社会利益现实化,有些党员的觉悟也不是很高,就如何保证党员不失管、失控。一是组织在为外出党员开关系介绍信时,要同时建立个人信息底帐,包括:党员本人的联系方式方法、外出地点和时间,以及外出地点、单位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法,以便及时掌握党员的在外情况。二是加强对党的组织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党的组织工作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对党的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落实组织工作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三)要树立牢固的“教育培训效益观”,学会化“大”为“小”、化“小”为“大”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利用党小组自主学习、送学服务制、约时培训制和学习积分制等,让“三五个人、三五分钟的灵活培训”成为现实,使教育培训化“大”为“小”,解决了流动党员人员集中难、教学管理难的问题,也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从组织本位到党员本位的转变,调动了流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教育的小型化、灵活化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也有效地节约了教育成本,这也是创新性地将成本效益的概念导入流动党员教育这项工作中,节约成本实际上等于是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小成本投入高效益收获的化“小”为“大”。

(四)充分利用网络管理流动党员

当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网络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及,农村党员懂用电脑、会用电脑的越来越多。依托网络开设流动党员学习专栏,定期更新学习资料,每月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发送“学习提示单”,将资料更新情况以及每月学习重点及时告知每名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QQ群,定期发布学习公告,上传学习教育视频资料供流动党员自主学习。根据流动党支部情况以及流动党员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分组,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和交流。网络能为我们的流动党员提供这么一个平台。它具有快捷性、广泛性、实效性的特点。我们将党员的方针、政策、和党支部开展的一些活动放在网络上,那么我们的流动党员在外面也能参加党员的学习,参加当地党支部的活动,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五)发挥流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流动施行“设岗定责”

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那么他学习起来才会有目标,干起事来就显得有奔头,有干劲。我们可以给流动党员压担子,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培养和使用,针对不同的流动党员设岗定责,对在外务工表现突出,懂经营、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流动党员大胆启用,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为有位,有位有为。

作为就业单位来说要做到:

(一)积极支持流动党员的培训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快速和广泛,其中流动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提高。企业员工队伍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和谐融入企业,流动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组织观念。这即巩固了党组织,也对企业提供了一批精神素养好,理想崇高的骨干精英,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据此,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流动党员有更多的参与党的各项活动的机会,享有对本地本单位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设平台。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企业建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是治理流动党员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执行过程中不是很严格。企业因严格按照该制度规定,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切实解决流动党员身份难确定的问题。同时,要打破地域界限对所来报到的党员一视同仁,确保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受到党组织的教育治理。让他们无时无刻都记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并在工作当中做好带头作用,为企业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努力。

作为流动党员要做好:

(一)着眼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

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党章、党史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切实提高理论素养。要全面学习党的建设和党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政策。特别是每周生活会时大家可以讨论学习中央、地方政府等的文件,交流一周内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小事,每位党员应对每周生活会做总结,这样每次生活会才会学到东西,而且也不至于很枯燥。 

(二)要通过先进性教育,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党员同志要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政治素质是党员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体现在党员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倾向,尤其体现在政治信仰,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方面。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发展中,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不免会反映到党内来:有否定共产主义理想的,有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这要求我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每锐的政治观察力。只有有了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才能有坚定地实现党的宗旨,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的信心。不管流动党员工作在哪个行业里,要努力学习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从而坚定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信心。从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党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可以提高认识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层次,改变角度。最终坚定我们对我国经济一定会向好、一定会发展的信心,从而对行业和企业的前途充满信心,提高流动党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心。

做好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我们党组织会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把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为乡镇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做出党员应有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10:0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