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视农村党员差异性 增强党员教育工作实效性

安徽岳西店前镇 胡文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因为多年从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常列席村级党组织会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目睹了有一次一家爹孙三代三名党员,同时参加了村党支部党员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发挥党员作用搞好新农村建设。因为是年终岁末,大家都要忙着过年,村党支部能把大家都集中起来很不容易,所以将学习动员、座谈征求意见等相结合。一家爹孙三代三名党员,在座谈会上表现差别很大:七十多岁的爷爷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大集体”时期入党的老党员,对党的理论学习非常认真,在座谈会主动承担工作任务,还对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不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只顾忙经济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五十多岁的父亲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体制改革时期入党的党员,现在主要从事大棚蔬菜生产,是全村有一定影响的致富带头人,显然他对理论学习有些不耐烦,不停起身到室外打电话联系大棚蔬菜的销售工作,在对村里工作的建议也主要是如何推动群众增收上;近年入党的三十岁左右的孙子是刚从外面务工回来过年的,他既没有爷爷那么认真,也没有表现得父亲那样不耐烦,但是对村里面党员教育内容、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他在外面所见的感受,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在全国8千万中共党员中农村党员占绝对多数,农村党员居住相对分散,且大多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及个性需求差异较大,加上不同时期对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别,必然导致不同时期入党的党员认识上的差异性。农村党员的教育工作是村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在现阶段村党组织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任务的艰巨性,认真研究农村党员差异性,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的目的。

从一家三个党员参加村党支部党员会议事例,反映出农村党员思想观念的基本差异性,三个不同时代入党的党员,都表现出时代的烙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入党的农村党员年龄较大,是农村的常驻人口。他们大多组织观念、纪律性强,但是经济发展意识要差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党的农村党员大多经济发展意识强,流动性较大,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这部分党员中党性意识不强、党员观念淡薄现象仍然存在;九十年代后入党农村青年党员,普遍地明显思想观念新,眼界宽,对新事物接受快,但这部分人流动性最大,基本以务工青年为主。在我们这儿,以上三部分党员在村组织党员中的比例大约是4:4:2。

目前,我们在党员教育工作中,主要形式的有党课、报告会、集中培训、党员活动日、主题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电化教育等,基本能够满足占总数约40%的常驻农村老党员的需求;对于占总数约20%的农村经常外出的青年党员,通过加快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建,改进在外出青年发展党员的培养方式等,并根据青年人工作特点,推行更为快捷方便网上党课、网上思想汇报等,受到青年党员的欢迎。但对于占总数约40%的农村青壮年党员来说,可谓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的顶梁柱,生产生活压力大,如何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最为重要。他们普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形式又不能满足的他们对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党员的实际,我们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和改善对村党组织设置,在产业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在村党组织中普遍按产业划分学习党小组,设置“党员中心户”,提供专业的书籍和音像设备提高,组织开展经常的致富技术技能学习探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中心户”设置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工作针对性;二是加大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把在田间地头建立党员教育“第二课堂”。通过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在全镇建立了以茶叶、大棚蔬菜、育苗、养殖业为主的党员创业示范基地42个。通过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创业示范基地学习实践、创业示范基地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形式,有效提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16:0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