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打造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新载体

浙江邱隘镇 景元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加强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省、市、区委对远程教育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建立了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了良好的远程教育软硬件设施,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镇的远程教育工作自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底初步完成,之后不断进行了硬件上的改进,人员上的培训,同时站点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完成1个镇级站点,20个行政村、渔业队和社区的站点建设,同时在浙东建材集团建立了全镇首家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站点。在硬件建设的同时,镇党委专门制订出台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相关措施,并落实专职管理人员,由此开启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新途径。

几年来,我镇切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及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扎实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把终端接收站点打造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推动农村信息化的服务点和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目前,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全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农村党员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管理和使用并重,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

远程教育站点建立以后,镇党委即出台了远程教育学习规程,各个站点也相继出台了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确保一月一次党员全体学习,同时不定期学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全面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以交流为媒介,将远程教育打造成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

镇党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党建信息资源,选准学习交流的切入点,创新开展了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开展远程教育共同学习,共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后备干部培养和党组织建设;促进村两委班子转变思想,真正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创新。

三、整合相应资源,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

由于远程教育内容广泛,资源丰富,各村党组织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优势,拓展教育面,除了为日常的党员干部提供教育服务外,还为村里的种植大户、求职群众等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如方庄社区,定期开展三个月一次的远程教育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提前一个月在社区进行公布,社区居民、党员及其他有需求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如邱一村,则在村里整合了手机群发系统,定期向全体党员、居民代表发送远程教育小知识、实用技术等,将远程教育与信息终端结合起来,扩大了远程教育的使用范围。

四、通过宣传引导,将远程教育打造成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生动直观的教学片,开展丰富的富农政策教育,使党的富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民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拓宽农民的知识面,使农民接受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洗礼,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通过精选红色经典影视节目和先进模范典型事迹片,增强播放的教育性、宣传性、娱乐性,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文明风气,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文化生活氛围,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推进,其已经成为邱隘镇农村党员教育的主要方式。各村、社区通过创新,不断挖掘远教的潜力,创新教育方式,为远程教育增添活动。如方庄社区,利用公园的大型LED屏幕,将远程教育画面投放到广场大屏幕,建设了全镇首家远教广场,使远程教育的受教育群众大大拓展。

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了新形势下的网络、媒体等手段,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教育资源溃乏的问题,深受群众的欢迎。但是,远程教育的广电模式和专用解码硬件的限制,使远程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又限制了它真正走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好在省、市、区及时考虑到了这一实际情况,在今年开通了电信互联网模式的远程教育。考虑到当前全镇群众绝大部分家庭都已经拥有家庭互联网接入,这一方式,实质上解决了远程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远程教育真正拥有了成为“全民教育”载体的可能性。鉴于此,镇党委初步设想在方庄社区开展试点,为社区每位党员申请远教帐号,并相应制订学习计划,将远程教育学习情况作为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一环,真正让远程教育成为每一位党员的学习载体!

随着远程教育内容的不断拓展,远程教育覆盖的对象,将从党员扩展至普通群众,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正确利用好远程教育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延伸党员教育触点,将成为镇党委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将远程教育优势充分放大,真正实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16:0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