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倾心服务,梦圆远教
——记马宋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刘永强

山东昌乐远教中心综合科科长 梁其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你自己有那么多事,还去戳电脑,干远教管理员干什么呢!”这是刘永强刚开始接手远教管理员的时候,他的家人朋友在他耳边唠叨最多的一句话。对于大家的唠叨,憨实少话的他只是呵呵一笑:“既然村里让我干就是信任我,我就要做好,说不定能让我们有意外的收获呢。”

见缝插针,门外汉竟成“电脑通”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对刘永强这样一个向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领域。

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挑战是多么的严峻,并且他深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远教管理员,首先就得学会熟练地使用电脑,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远教管理员,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这一切对他这个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的来说,必须经过一次次艰难的“蜕变”才能破茧成蝶。

为了在短时期内尽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他托内行的朋友帮他购买了各种电脑学习教材,积极地向村里的一些懂电脑的年轻人请教,同时,他还利用本村离镇远教站比较近的优势,有空就往远教站跑。在请教的过程中,他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白天农忙空里就学习理论,晚上上机实践练习,日复一日,他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正是凭着这股见缝插针的钻研劲头,他成了懂理论通技术的“多面手”,业务水平渐渐超过了对远教管理员“打开电脑会操作、一般故障会排除”的技术要求。

因材施“教”,按需开展远教学习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些有致富头脑、对致富信息比较上心时时留意的村民还能准时观看用心学习,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在大部分群众的眼里,村里每月组织的远教学习就是与自己无关的摆设,根本不在意不关心,更不用说去支持了。

针对这种情况,刘永强除了按县里要求每月15日准时组织群众集中播放流媒体节目、下载农技课件和“三会一课”登记造册外,还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对远教学习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建立了远教节目预告制度,将远程教育播出节目及时编排,在村宣传栏上进行张贴,提前向党员群众预告,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根据个人所需,进行学习和收看,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村民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所需,提前点播需要的技术指导,管理员及时准备他们需要的内容,做好相应工作;建立学后讨论、信息反馈等制度,党员群众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使远程教育学习培训规范化。

他这种“因材施教”的工作思路,这不仅规范了村里的远教工作,还满足了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

活学活用,理论产生轰动效应

“组织上信任我,老百姓支持我,那我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远程教育为大家服务好。”这是刘永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生活中,刘永强也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他的工作信条。

村民王贵海这样评价:“远程教育真是一个好东西,刘永强用的也真是好、真是妙”。

原来,王贵海说出这番话也是有原因的。这些年他家一直种着五、六亩的露天樱桃,收成也一直很好,平常有个病、灾的,依靠老经验也能处理的很好。可在2010年五一前夕,樱桃到了成熟季节,眼看平时的辛勤劳动就要出成果了,这大片樱桃地却发生了意外,樱桃树上的一些小虫把成片的果实给咬了!这可把老王急坏了,能想的法子也都想了,该用的药也都用了,就是不见成效,就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刘永强,想到了农村远程教育,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向刘永强求助。刘永强帮他查网络资料,上网咨询农业专家,借助“齐鲁先锋”网络平台,找到了合理的治虫方案。

最终,老王家的樱桃如期的走上了市场,给他家挽回了2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一次,刘永强在网站上看到了一个大豆新品种“三高大豆”的介绍,觉得这个品种不错,就电话联系购买了30斤豆种,通过试验发现“三高大豆”比当地的普通大豆亩产高出100多斤。第二年,在他的引导下全村共发展新品种“三高大豆”200多亩。

于是有的村民编起了顺口溜:信菩萨不如信刘老,供菩萨不如学远教。

这就是刘永强,一名普通的基层远教管理员,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紧紧围绕站点“管、学、用”,成为“双创双争”和“五比五争”活动的先锋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凭着自己真心、诚心和热心为全村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一名优秀的远教管理员,只要有一颗真诚负责的心,就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让农村远程教育走进农家,走进农民的心里,从而结出累累硕果。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16:3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