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强化“四大意识”推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重庆市云阳县委组织部 叶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研究表明,苏共在拥有20多万党员的时候,推翻了沙皇统治;在拥有35万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名党员的时候,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对于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党员向城市集聚,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严重挑战,比如: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学习积极性不高;党员流动性增大,集中学习困难;党员教育方式滞后,很难适应现实需要;不合格党员处置出口不畅,影响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等。对于云阳这类山区大县、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来说,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立足抓早、抓实、抓出成效。

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质、不抓党建是失职的执政观念。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工作考核,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考核重要内容,形成任务具体到人、责任具体到人、考核具体到人的工作格局。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县级常委班子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员教育管理,乡镇(街道)、县属部门党组织定期向县委报告工作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常抓常议的长效机制。在各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员评议大会,由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党员测评打分,营造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浓厚氛围。

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会议,集中宣传党的政策和各级党委的工作部署,让党员听到党的声音,加深党员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要建立党员定期报到制度,利用党员在春节期间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为返乡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他们定期到支部报到、认领岗位。通过“七一”表彰、送一枚党徽、办一本党员证、订一张党员家庭户牌“三个一”等活动,增强党员荣誉感。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在村务决策、村务监督、民主选举等方面多征求党员意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民主权利。

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党员教育管理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是创新教育理念。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观念,把党员教育工作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围绕理想信念、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重点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农村党员能力水平。二是优化教育方式。从农村传统教育模式上看,不外乎是开会、念文件、看报纸、听广播等方式,但随着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流动性强等问题不断出现,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要。因此,在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方面,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作用,还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手机短信、12371党建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每年组织一批党员到县内外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三是更新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农村实际,在学思想、学政策的同时,还要教党员学技能、学服务,推动党员率先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强化危机意识。俗话说,水不紧鱼不跳。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缺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带头上访,与民争利,损害了党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党员能进能出的长效机制,一些基层党组织怕得罪人,对不合格的党员的处置办法不多、力度不大,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纯洁。为此,要建立党员民主评议机制,各基层党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党员民主评议大会,通过群众测评、党员互评、党组织评定等程序,把不合格党员评出来。按照先进帮带后进的要求,每名后进党员安排一名或多名先进党员帮教转化,经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的,要及时清除党员队伍。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15: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