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最能打动我的一次党课

安徽芜湖镜湖小学 胡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5月11日下午,中共镜湖小学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举办了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党课培训。在唐晓俐书记主持下,全体党员认真聆听了沈藜同志所做的题为《学习十八大 促教师发展》的专题党课。沈藜同志就学习、理解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结合教师自身工作实际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唐晓俐书记希望各位党员教师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为党的教育事业争创新业绩。作为一名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新党员,我如沐春风,受益颇多,深感这是自我在大学入党以来最能打动我的一次党课,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有师德,党员教师必须有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

教师必须有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恪尽职守,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尽心上课,耐心辅导,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这是所有教师必须坚守的师德底线。党员教师必须有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这种爱不同于一般的母爱、父爱,也不同于普通的情爱、友爱。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它是一种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的爱,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

师爱是自觉的爱,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反映。它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是出自教师对特定社会目标的期望和追求,而不是人的自然天性的本能表现,也不是出于某种私利的个人好恶。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他把教育对象看成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兴旺、人类的希望的时候,他就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所有的精力、知识和才能都倾注在学生身上。所以,师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师爱是理智的爱,是升华了的母爱。教师爱学生,不只是停留在用慈祥、关注的态度来庇护孩子,不仅仅在生活上关怀备至,更主要的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心理上关怀爱护孩子。教师爱学生,关心、尊重学生,不是一味迁就、盲目顺从、无原则地偏袒学生。师爱不同于溺爱和宠爱,是一种理智的爱、冷静的爱。教师要通过爱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到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地成为自尊自强的人。

师爱是纯洁的爱,是不要任何回报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事业,教师的职责就是把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精神财富,即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思想、经济、哲学等理论和观点、思想等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教师辛勤地一节课又一节课、一周又一周、一学期又一学期给学生讲解、指导,一起讨论、实践,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数百年、数千年的知识和思想学到手。所以每个学生微小的进步,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学生一批批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们老师却依然在学校里重新教育起又一批学生。

师爱是全面的爱,是更为集中地反映社会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全面的,德、智、体、美、劳等都要关心。不仅要关心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身体健康和心理卫生,甚至是课余生活和家庭生活。不仅要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还要在生活中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贴心人,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所以教师的爱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所专的学科和课内,还要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全部领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时的师爱往往集中体现了党、国家、人民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师爱是普遍的爱,是高尚、无私的爱。师爱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公正。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无论是听话的还是倔强的,无论是富有的还是穷苦的,无论是漂亮的还是粗俗的,教师都必须用同样的爱来对待他们,这样才不使差、苦、丑、犟的孩子产生自卑感,不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任何隔阂与对立,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达到转化、成长的目的。

师爱是持久的爱,是恒长、隽永的爱,师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允许教师对学生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它要求教师必须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热爱学生。具有良好师德和心理素质的教师都知道,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另外由于教育周期长,学生成长过程复杂,认识过程有反复,特别是转化后进生,改变学生的不良品行,更需要教师持久的爱心,做深入细致耐心艰苦的思想工作,而且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效果。 

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作为一名新教师、新党员,我将铭记这句名言,立足岗位,创新工作,坚守师德的底线,追求师德的最高境界,传播爱,培养爱,争当个好教师、好党员。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17: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