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由低变高 去虚从实 弃软求硬
——小甸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启迪与思考

安徽寿县小甸镇 李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在农村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和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口碑与威信,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如何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及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不少薄弱环节,如何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就小甸镇村级区划调整以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初探,旨在总结前期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和经验,寻找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下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几点做法和效果

(一)基本现状

小甸镇位于寿县的东南端,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小甸集特支诞生地。总人口73000人,镇域面积190平方公里。在2007年10月村级区划调整前共有党组织65个,其中村级党组织39个,党员共2460名;村级区划调整后至今,全镇辖32个党组织,其中16个村级党组织,共有党员2601名,其中农村党员1966名,占75.6%。农村党员中,女党员198人,占农村党员的10%;35岁以下的265人,占13.5%,36岁至45岁的317人,占16.1%,46岁至54岁的267人,占13.6%,55岁以上的1117人,占56.8%;平均年龄56;大专以上学历的100人,占5.1%,中专(高中)学历的285人,占14.5%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581人,占80.4%,但不识字的仍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担任村干部的10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4%。

(二)做法和效果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中“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等基本要求,小甸镇自村级区划调整、党组织重新设置以来,结合本镇实际,增强针对性、有效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五入手、五着力”,对全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从新党员教育入手,着力抓源头。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定期接受镇、村两级的党课教育,学习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并写出学习感受,由党支部书记签署意见进入党籍档案。发展新党员时严把学习培训关,注重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镇党委研究吸收预备党员前,采取个别谈话和集中谈话并行;吸收预备党员后,集中到镇进行集中学习和党课教育,并开展集体入党宣誓、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近年来,全镇将新发展的党员,由各党组织书记带领,集体到寿县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入党宣誓,缅怀革命先烈,以特有的方式,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党的教导,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不忘党的重托和期望。比如在宣誓后,大井村新党员马江梅就激动地说:“我要以实际行动为鲜红的党旗争光添彩,为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

2、从网络教育入手,着力抓陈地。小甸镇以“整乡镇推进”为契机,全面推进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并配备IPTV、彩电、电脑、投影仪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桌椅等设施,完善了活动阵地,克服了过去党员活动场所面积狭小、破旧不堪、教育培训设备简陋、不能正常使用、资源内容缺乏、党员培训“坐不下、看不见、听不清”的现象,得到党员广泛赞成和认可。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在高科技的远程教育设备前接受丰富多彩的知识洗礼,激发了党员受教育的浓厚兴趣和自豪感。同时镇党委还统一把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装订在活动室外,对党员干部时刻起到警视教育作用。古楼村老党员陈波全说:“不看不知道,网上真奇妙。我还要经常来学习,不然就会落伍了”。几年来全镇共有1200多名农村党员参加了远程教育培训,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3、从实用实效入手,着力抓“双技”培训。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普及、农村党员理论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政治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小甸镇结合县、镇农技部门农闲时组织开展的新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利用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的机会通过《安徽先锋在线》农业技术专题节目和能人大户“土专家”现场培训等,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大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适度增加党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满足党员的需求性。街道村党员王世龙,当初在“双技”培训中了解到养猪的技术和信息后,着手搞起了养猪厂,如今慢慢扩大成小甸郑岗农业综合养殖场,获得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称号,在全镇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4、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入手,着力抓送教上门。少数党员不喜欢台上、台下的课堂式教育,就采取对话方式,与党员沟通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商讨问题、沟通思想;农忙时,党员没时间,就深入田间地头,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生产工作结合起来;有的党员生活困难,学习不够积极,就主动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讲道理办实事,让其从教育中得到实惠;一些年老体弱党员,出行不便,也不忘送教材上门,送慰问到家,送温暖到心坎,体现党组织真正重视、真情关怀和真心爱护。

5、从正面直观教育入手,着力抓红色资源优势。小甸集特支是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是难得的红色资源,它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小甸镇充分发挥小甸集特支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室等红色资源优势,在清明节、建党纪念日等,组织全镇广大党员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和“瞻仰革命丰碑,传承特支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通过正面直观教育,营造氛围,受到启示,使他们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再次牢记对党许下的诺言,更深刻地感受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体现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建党90周年,不仅本镇共有1500余名党员开展革命传统主义教育活动,而且全县120多家单位组织2800多名党员到小甸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念党情,知党恩”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在当选的第二天就到小甸革命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使“特支”精神在寿县大地上熠熠生辉。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通过近年来“五入手、五着力”做法,小甸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全局,在目前大背景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1、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积极性不高。从前面党员基本情况来看,我镇党员文化和年龄结构,呈金字塔状,初中及以下占83.6%,但不识字的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文化层次略显低下;55岁以上占59.2%,平均年龄56.1,整体年龄稍显老化。由于年龄大、文化低,认为学理论难理解、学技术难掌握,在教育培训中不用心、不钻研,这些严重影响党员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率。

2、思想守旧致富能力弱化,有抵触情绪。由于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大都僵化守旧,观念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慢、看不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摸不准市场经济的脉搏,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大部分党员对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对致富的实用技术掌握不多、实践更少,找不到发展经济的好路子,致富能力不强。小甸镇经济基础又相对簿弱,全镇现有贫困党员166名,无家庭主劳,无稳定收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尤为突出。从而思想上有悲观情绪,时常精神不振,认为教育培训是空对空,有抵触情绪。

3、意识不强党性观念淡化,不愿参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宗旨观念淡化。有的党员只顾自己致富,忘记了党员应尽的义务,甚至党费都不愿缴;有的党员不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不履行基层党组织做出的决议,有的甚至带头搞对抗,起反面作用,成了错误思想潮流的骨干,群众的尾巴;有的党员经常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组织纪律性差,看不惯社会,人云亦云、怪话连篇,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群众;有的参加组织活动讲条件,要报酬,不给钱无物质刺激不参与。造成党员教育培训老龄党员不能带头,贫困党员不想带头、新发展党员不会带头,个别党员不愿带头的窘境。有的党员常以“年纪大了”、“ 家务忙了”、“生病了”为由,拒绝参加教育培训活动;

4、教育方式方法跟不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少数村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以概念解释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对新形势下党员心中的疑虑、迷茫、困惑做不出科学、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释,理想教育口号化;少数村党组织进行党性教育时,不从解决党员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而是采取读文件、念报纸,学政策等灌输式教育,照本宣科,引不起党员学习的兴趣,解决不了党员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教育表面化;少数村党组织认识到对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但组织培训时,不系统、不深入、不结合实际,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科技培训一般化。

5、党员教育活动难组织,工作有畏难情绪。小甸镇是农业人口大镇,镇域范围广,经济基础簿弱,党员群体大,1/3以上党员外出,特别青壮年党员流动性大,加之有的党员组织观念不强,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外出务工不打招呼,打工回来不向组织报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支部不完全掌握他们的去向,很难集中党员开大会、上大课。少数村党组织书记就以并村后,范围扩大,党员数量增多,居住分散,加之交通不变,流动性大等原因,组织党员开会、学习、培训难度大为籍口,工作有畏难情绪,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认识也不到位。部分村出现了标准不高、制度不严等问题,农村党员在教育培训中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得好与学得差一个样、主动学与应付学一个样,没有具体的检查,没有认真的考核,更没有严格的监督。

6、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培训难保障。党员活动室建设要钱、电教设备要钱、办公设施要钱、慰问党员要钱、党员开会要钱等等。而镇财政十分困难,村级办公经费又捉襟见衬,全镇大部分村因阵地建设负债运转,集体经济缺乏,用于党建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甚至没有,有些该干的工作没法干,该添置的东西没法添置,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少村党组织精打细算,不是必需开的会尽量不开,限制党员活动次数,以节约开支。加之对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使用不熟练,农村网络信号又不畅通,兼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维护,设备损坏维修不及时,受电信部门的制约等,党员教育培训很难得以保障。

三、工作思考与建议

(一)几点思考

1、把教育培训的标准由“低”变“高”,力求学有所成。

首先思想认识要增强:思想上的高认识,带来行动上的高标准。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思想认识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好的思路、方法、决策,只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其次教育方法要灵活:改变过去“满堂灌”、“大锅饭”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特点,在党课学习、集中辅导、座谈讨论、观看录像、参观学习等传统方式中,引入开放式、网络式、交流式、现场式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具体形式不断创新,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接受。 第三学习能力要提高: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教育培训中,带着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点问题、致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热点问题来学,不断探索和总结新思路、新方法。

2、把教育培训的内容去“虚”从“实”,坚持学以致用。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要放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上,积极探讨有效途径,帮助农村党员提高融会贯通能力,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收获,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致富能力,力争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村党员人人有收获、个个有进步,真正提高文化理论素养,切实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实现致富增收目标。

3、把教育培训的要求弃“软”求“硬”,力争用有所成。

要建立和完善学习日制度、考勤制度、学习笔记制度、学习计划制度、检查讲评制度和学分制等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用制度、靠管理,给参训的农村党员戴上紧箍咒,使其时时用心自问“在提高自身素质上我做了什么?”、“在科技致富上我学了什么?”、“在发挥先锋作用上我干了什么?”。把参与教育培训和农村党员评星挂星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一个制度催人、环境逼人、榜样激人,由“要我学”变 “我要学”的生动局面,为农村、农业的发展造就一大批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党员。

(二)几点建议

1、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培训。要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对广大农村党员集中进行比较系统的冬训和春训;要制定一个合理可行计划,同时,所有镇村干部都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参与培训;县里在每年冬训和春训前,要组织问卷调查,组织人员精编不同专题内容的教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进行选择。

2、结合农民党员特点开展教育培训。要把开展农村党员教育与解决党员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困难党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使他们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要做好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激发农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根据党员的不同结构特点和需求,分批分内容培训,不强求全体党员统一集中培训。

3、增强实际效果开展教育培训。在开展培训时,一切方式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增强培训实效这一目标,绝不能搞“花拳秀腿”,绝不能搞“空把式”。在培训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最有用就学什么,最缺少什么就补什么。注重通过内部挖潜,推树先进典型,积极寻找“土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小能人”,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培训身边的党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让党员觉得可信可学。也可深入解剖一些反面典型,对党员进行警视教育。

总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需要全体农村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从而实现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15: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