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链三圈”编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网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立足实际,坚持一手抓站点建设与维护,一手抓党员干部的学用,总结探索了“三链三圈”的学用模式,编织出了一张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整合资源,务求实效,增强远教工作的广泛性

一是整合财力资源。为了加强各部门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组织协调,县委成立了武川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处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资源整合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县财政安排100多万元作为站点建设资金,保证站点达到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牌子、有制度、有记录、有氛围、有效果的“八有”标准,在硬件设施上确保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终端接收站点的规范化建设。

二是整合人力资源。组建强有力的管理操作员队伍。在村级终端站点实行AB岗责任制,A岗管理员以大学生村官和有一定电脑和互联网基础知识的年轻村干部为主,负责远程教育设备维护和资源下载播放工作;B岗管理员由村两委负责人担任,负责远程教育的组织观看和设备管理工作。全县共选拔村级站点管理员215名。组建技术过硬的设备维护员队伍。聘请广电局、联通公司和教育局电教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设备维护队伍,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维护,有效提高设备维护员的技术水平。组建经验丰富的讲师团。从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和单位选聘经验丰富的理论宣讲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远程教育辅导团”,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我们重点突出宣传我县红色文化历史和符合我县实际的科技指导型“乡土教材”的制作开发,努力做到符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所盼,使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先后拍摄了《青山记忆》、《中棚马铃薯、蔬菜种植模式及管理技术》、《张一波教授讲中棚》、《科学发展在武川》、《塞外宝地,神奇武川》、《青山处处党旗飘》和反映我县“支部加合作社”工作开展情况和三千联动富民工程的专题片。

(二)创新模式,以用为主,增强远教工作的实效性

全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成以来,立足我县实际,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党员群众对学习内容需求的不同,我们在学用上采取以县城可镇及周边地区为主的中心圈、以公路沿线各村为主的示范圈和以偏远地区为主的发展圈,以及按照服务类别和产业特点形成的以社区和驻区单位服务为重点的服务链、以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作用为重点的致富链和以专业合作社产业推动为重点的产业链的“三链三圈”学用模式,使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是中心圈科学计划经常学。处于中心圈的站点每年都要根据县远程办的计划和要求做出本站点的学习计划,乡镇机关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村级站点每月学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实行全天开放,保证党员群众随到随学。做到学习有资源下载记录、签到记录、学习记录、讨论记录和信息反馈意见。为了更加方便党员群众学习,在武川电视台开通了远程教育频道,接入有线电视的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各类知识和了解党建信息。

二是示范圈典型带动引领学。处于公路沿线的示范圈,大多是一些地理位置较优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信息畅通,农牧业产业发展比较快的一些站点,在加强自身学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比如上秃亥乡三间房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借助远程教育的学习,掌握了许多食用菌新品种的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三间房村党支部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周边以及其他乡镇农户搞起了食用菌种植,现已有2个乡镇的12户农民在自己的中棚中开始试种食用菌。

三是发展圈结合实际按需学。处于边远地区的发展圈,交通不便,信息相对较闭塞,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差,人口居住不太集中,外出务工劳力较多,在学习的时限上不做硬性要求,但必须保证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各站点按照党员群众提出的学习建议,结合远程办利用短信平台发送的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和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展学习。重点开展党和国家理论政策宣传教育、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符合当地实际的一些特色产业培训等,使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有效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提供宽阔平台。如二份子乡双玉城村的王素峰,经村党支部引导,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养鸡技术,建起了养殖海兰褐鸡3500只、日产鸡蛋近200公斤的养鸡场,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16:2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