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圆”梦

福建三明学院 季晓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记得小时候的暑假,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去上海和父母团聚。那个时候,我们那座小山城,很多年轻的夫妻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父母照看,自己则去往那个举目无亲的大城市打拼,说起来,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我那时也算是一个。叫一个年轻的母亲和自己年幼的孩子分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那个时候,还是很多人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小山城的发展并不好,除了种地,只能做点小本生意,那时第一批勇敢闯荡的年轻人一路闯荡到了传说中的“上海滩”,付出同在自己家乡同样的力气,却得到了远远高于在家乡卖力气所获得的收获。于是,便带动了小山城里一大批的年轻人,未成家的,兄弟一起出去闯荡,成家的,夫妻两人齐心协力,在当时,也是一股不小的热潮。

那个时候“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已经不再流行,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上海浦东逐渐摆脱落后于浦西的局面,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条件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因而,那一批去上海做生意的外乡人几乎都落脚在了浦东,做起了建材生意。

我的父母也是其中的一员,无论是外面城市的繁华,还是那较为好得的利润,无一不是吸引山城人们前往的理由。那时班上的同学,十个里面就有五六个的父母都是在上海的。或和亲戚同住,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心中都无比期盼那两个月的暑假和一个月的寒假。因为暑假可以去往那个繁华的大都市和父母团聚,寒假父母则会回家过年,自然又是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短暂的假期过后,不难发现,班上的不少女生总是带着哭的红红的眼睛走进教室,都是七八岁大的孩子,总是很舍不得父母的。

那个时候的我还小,假期开始前总是很兴奋,一是可以和父母待上两个月,二是可以去到那个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那时对那个高楼林立的地方总是怀着一种向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那里的霓虹灯影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初到的时候,每一样都是新奇,拉着父母的手,穿梭于大街小巷中,对每一样新奇的事物都惊奇不已,那个时候,我想我是喜欢那个地方的。然而,到了将要离开的时候,看到母亲红了的眼眶,车站里同我一样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却突然衍生了恨意,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它让我不能和父母呆在一起,它要让人忍受分别。

然而,那座城市,又有什么错呢?它为那些外乡人提供了商机,给他们的勤劳付出带来财富,说到底,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家乡,那座小山城。因为它的落后,才导致了它的“孩子们”不得不远赴他乡艰难打拼。所幸的是,我的父母在我十岁那年就回到了家乡,那个时候,改革开放的东风终于从大山的缝隙中吹进了小山城。小学快念完的时候,省道的修建为小山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便利,经济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很多外出务工和做生意的人们也都回到了家乡,那个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家乡。

2007年左右,小山城为评为“中国丹桂之乡”,一时间,丹桂产业变得炙手可热,很快就带动了一股不小的经济热潮,荒山、田地得到了最大价值的使用。一些外出打工的民工纷纷返乡,为丹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更多的人不用为了生计而与家人分隔两地,在家乡水土的滋养下,精神气越发足了。随着小山城经济的发展,政府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社保,医保等制度也不断得到落实。小山城也是一天一个样,城区的热闹有时也可与大城市比肩了。

以往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山城的落后,几乎没有留在小山城的,而是去往那些大城市找寻薪水高的工作,于是又造成父母和孩子的分离。有些父母亲想念孩子,去到他们所在的那个城市,却也总是因为总总原因呆不长久。孩子的工作落实下来,在那座城市结婚生子,就不可能再回到山城,然而父母却无法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有些家庭,父母和孩子远离几千公里,孩子生活的艰难无法抚慰,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无人照料。我觉得,这远比孩子小时候与父母分离更叫人难过。但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回到了山城,山城在发展,需要这些人才,同样,山城的发展,也给这些毕业生提供了机会。这样一来,更多的父母不用在中老年时和儿女分离太远。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在我看来,“中国梦”中的社会和谐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这个。而这也是我对于中国梦的理解中最深的一部分,我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给每个地区带来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个梦想才有可能完全实现。毕业后,我想回到家乡小山城工作,为这个梦想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我相信,在“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下,我国的越来越多的较落后地区都会迎来这美好的时刻。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梦,对每一个远离家乡打拼的人们来说将不会是一个梦。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17:2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