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创新模式 多措并举 着力解决党员教育难题
——蒙城县党员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安徽蒙城县委组织部 代桂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近年来,蒙城县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工作,作为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一项根本任务,创新党员教育模式,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党员教育难题,极大地凝聚了党内正能量,较好地破解了党员教育参与面不宽,内动力不足,感染力不强,长效性不够等突出问题,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搭建教育新平台,着力解决参与面不宽的问题。

1、完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搭建党员经常性教育平台,满足党员个性化学习需求。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集中式灌输性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开展党员教育的要求,党员接受教育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县委组织部紧扣广大基层党员需求,围绕党建中心任务,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全县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先锋网站,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党员教育培训、学习交流提供平台,让党员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党的教育,实现党员在线“互动式”教育,使党员教育更具趣味性。有力地推动了党员教育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变。

同时,县电教中心充分利用全县各个远教站点覆盖面广、传播快、成本低的有利条件,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点,确定党员教育培训“必修”和“选修”课程,创新实施了党员教育工作“五步法”(即做好前期调研、按需发布计划、开展特色教学、组织交流讨论、反馈教学效果),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培训。广大党员可以依据自身需要进行“点菜”,真正实现“各取所需,学以致用”,使党员教育更具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2010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推广、农业致富信息、科普知识、法律法规宣传等网络教育培训1600余场次,受惠党员群众达8万余人,增强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扩大了党员教育的影响力,切实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员群众参与面不宽的问题。

2、组建教辅专家队伍,搭建党员面对面教育平台,实现党员精细化教育培训目标。县委组织部抓住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和基层党组织党员活动室等载体,强化党员教育基地建设。县委党校努力凸显党的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大熔炉”职能作用。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着力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群众路线和政策法规等内容的教育。拓展办学规模,加大主体班次培训的力度,在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行业部门培训工作的同时,结合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行业岗位的特点,安排对口知识的培训教育。近年来,县委党校共举办各类教育培训班次90余期,教育培训各类人才13000余人次。

3、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打造乡镇业余党校教育平台,努力使党员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我县充分发挥乡镇业余党校的作用,按照“乡镇党委抓总、协调站所部门”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把各类培训统一纳入业余党校的平台,丰富乡镇业余党校工作载体。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按照“专兼结合、外聘内培、资源共享”的原则,抓好乡镇业余党校师资库建设。一方面从县委党校、农业、卫生、科技、司法、环保、计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教辅专家团,并将名单和授课题目下发各乡镇,乡镇业余党校可根据培训需要从师资库中实行菜单式选聘教师和课题;另一方面各乡镇从社会名人、农村能人中“物色”老师,请他们做实用技术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形成“专家团+乡土人才+领导干部”的乡镇业余党校师资体系,提高了培训效果。同时,根据我县农村面广人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创新培训方式,制订切实可行教学培训计划,除一些专题教育培训集中在乡镇业余党校开展外,凡是涉及全体党员的教育培训,在分批分片集中进行的同时,采用以乡镇为中心向村组辐射延伸的办法,充分发挥包村干部和村党员活动室的作用,设立教学点。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多样化,教辅专家以“党群互动”、“产研互动”、“工农互动”、“医患互动”等为主要模式,加强与党员群众的沟通交流,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政策送到心里、科技送到田里、岗位送到手里、健康送到家里。真正使党员教育适用本土、贴近基层、引领一方,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群众参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2010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教辅专家下乡授课100余场次,累计15000余人次接受党员教育培训。     

庄周办事处党委在征地拆迁、文明创建工作中,紧贴工作实际,创新思路,精心编排,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自创自编自演一系列文艺节目,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熔于一炉,以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进行宣传发动,弘扬正义,鞭笞丑恶,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不但满足了干部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了最优质的精神食粮,而且一改过去党员教育单一性、枯燥性,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内涵,深受百姓喜爱,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为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解决了党员参与面不宽、覆盖面不广、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探索教育新机制,着力解决长效性不够的问题。

1、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学习机制。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学习制度。如日常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多年来,我县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注重健全学习体系,建立和落实党员学习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学习质量。对计划执行情况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大会上公布,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有效地促进“三会一课”等各项学习制度的落实。

2、不断创新学习体制和方式,注重灵活性。坚持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育中,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着力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在搞好日常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安排好专题教育内容,引导党员团结拼搏,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形式上注重灵活多样。既采取集中学习、上党课等学习教育方式,又采用专题辅导、调查研究等方式。针对不同党员的自身情况,采取“上门讲学”、“专人导学”、“结对帮学”等方法,扩大学习覆盖面。近年来,县委每年都充分利用七一前夕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十个一”学习教育活动:上好一堂党课,开好一次组织生活会,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召开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典型,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促进了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广泛宣传,扩大党员典型示范的效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我县采访制作了一批电视系列专题片,对全县涌现的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经验做法、实际效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引导每位党员查找自己与先进人物相比在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业务修养和作风修养等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提出追赶目标,提高每位党员素质。

4、建立健全党员素质提升机制。党员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提升党员素质。一方面,强化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增强党员素质提高的动力。另一方面,尊重党员在政治上和价值上的诉求,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激发党员长期奉献的精神和热情。同时注重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事环境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环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优秀的党员干部大力提拔、大胆使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并把碌碌无为、政绩平庸、丧失先进性的及时调整下来,以赏罚分明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不断探索实施新的教育方式,着力解决机制不活、长效性不够的问题。

在创新党员教育机制方面,我县基层党委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庄周办事处党委通过探索创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了党员“一带一”先锋工程。 该党委在平时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向党员交任务、压担子,要求他们工作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建功不争功、实干不蛮干、争先不图利。目前办事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中上岗党员有600多人,经结对帮带,确定“双培双带”对象174 人,示范户99户,建成示范基地 29个。通过示范带动,在实践中锻炼党员,提高素质,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事事争优、处处争先的党员队伍。    

三、创新教育新模式,着力解决感染力不强的问题。

突出体现在党员教育的“活、实、新”上。一是教育形式“活”。根据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差异,采取因人施教和分类指导。在步骤安排上,不搞“齐步走”;在教育方法上,不搞“格式化”;在解决问题上,不搞“一刀切”,做到生动活泼。二是教育内容“新”。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代农业科技、市场经济知识,以及群众观念、宗旨观念、法律观念等,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和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三是教育成效“实”。教育培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立足点放在提高基层干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上,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先锋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力求取得实效。

篱笆镇党委通过创新党员教育新模式,使党员教育与实践相互依托,实行党员承诺与党员星级创评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党员广泛参与,根据党员的承诺、践诺情况,评定党员星级,对评定级别为二星级以下的党员,特别是被取消评星资格的党员,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和帮助其改进提高。违反党纪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通过这一制度,有效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等问题,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据统计,全镇全年党员共承诺1632件事项,践诺1630项。践诺率近100%;500多名有能力的无职党员积极申请五大类岗位,仅民事纠纷调解岗的党员参与调解群众纠纷就达1600余起,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为当地的稳定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员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强化教育新理念,着力解决流而疏管的问题。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流动范围广、职业不固定、活动难开展的特点。一是注重建立健全组织,增强党员责任感。对外出半年以上、务工地点较为固定的党员,及时建立党组织。近年来,我县相继在北京、上海、宁波、南京、杭州、苏州等地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近40个,使外出流动党员拥有自己的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完善关爱机制。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比较强的特点,我们每季度都要对流动党员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关爱制度,确定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作为他们的联系人,负责日常联络沟通,了解他们的外出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身在异乡同样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板桥集镇驻昆山市流动党支部在刘文军的带领下,每年中秋夜组织召开茶话会,平时通过电话、短信、QQ群等形式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为外出务工党员交流情感、传递友情、增进团结以及了解在外务工情况提供帮助。同时,该党支部积极与当地党委加强联系,注重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目前已有5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确定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1人已培养成为预备党员,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内涵。三是主动靠前扶持,促进返乡创业。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向带动、双培双带、落实党员承诺制等载体相结合,积极为返乡创业党员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发展能力。我县立仓镇驻苏州流动党支部普通党员郭成喜,系常熟市九帝狼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带动家乡300余人就业的同时,致富不忘家乡,在老家征地60余亩,投资6800多万元,建造了销售厂房,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成为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的先锋,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板桥集镇关庙村党员方振杰,创业有成后,无偿捐资120余万元帮助家乡修铺水泥道路,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综上所述,蒙城县通过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平台,打造党员教育新阵地,实现了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不断纯洁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目标;通过教育培训,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培养了优良作风、提高了工作能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17:3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