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创建学习型校园

北京顺义南法信中小 刘东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氛围,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在创建学习型校园的过程中,党支部发挥了引领、党员积极带动的示范作用。

一、教师学习文化现状剖析

1、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新课程不适应。有的教师对课程新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具体实践中,是零散的、片面的。主要原因是理论与行动的脱节,决策与操作的脱节,课程与教学的脱节。

2、由于多年自上而下的课题研究,教师感觉操作起来距离太远,让教师对课题失去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研究,满足于日常的教学常规工作。课题成为了学校的塑料花,只能装饰门面,起不到改善空气的作用。

3、教师对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参与学习。学校每周安排的教研活动也难以发挥实效。出现了“三化”局面:教研形式化--不注重内容,教研随意化--不讲求质量 ,教研经验化--不重视科研方法。

二、构建书香校园,积淀精神财富

针对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学校党支部规范“学习型校园”的建设,以“我学习、我快乐”为目标,着力营建一个“温馨、自主、和谐”的书香校园,积淀全体教师的精神财富。

1、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院墙的《弟子规》片段。《弟子规》是我校的校本课程,1-6年级的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能背诵理解和应用到生活实际。每周一利用升旗时间结合学校当前工作重点学习讲解其中相应内容。

学习的主要工具是“书”,学校党支部为师生订阅教育报刊杂志,购置教育理论书籍,引导教师与专家大师对话,提升理论素养:为党员、干部每人订阅1—3份教育杂志,为每个办公室教师订阅3—5份教育刊物,同时为教科室购置了科研期刊资源网卡,方便课题研究进程中理论文献的查询,引导教师多途径多渠道学习、汲取、提高。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教育资源网是党员、群众学习借鉴的大平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利用其中有效资源丰富自身,提高水平。

加强常规学习管理,明确具体要求。党支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顺义区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教学管理的意见》,明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阅、课后辅导及考核均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要求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月末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对学校教学现状做出分析,提出改进调控策略。

定期举办党员干部理论讲座,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组织不同形式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

党支部抓住区教师基本功考核培训契机,借势造势,历练教师。本着“重在过程,强调全员、全学科参与”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了“四个突出”“两个注重”。“四个突出”即突出理论学习,突出方法指导,突出典型引领,突出全员参与。“两个注重”即注重过程、注重实效。

发挥党员教师引领作用,搭台子,压担子,展示才能,促提高。我校党员张华、董淑艳等几位教师一直参加区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培训,两年多的培训,使他们无论从专业知识到教学技能,从教学设计到驾驭课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学习资源优势,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开展校本研究,安排她们带领教师说课、讲课、评课、经验交流。强化了党员的角色意识,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2、借助外部学习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请进来:积极争取市、区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工作。自2010年至今,学校党支部先后聘请市教育专家和区各科教研员100余人次来学校进行教科研专题讲座,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研究。

走出去,创造条件输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学校教师数量严重超编,但由于老教师偏多,真正能够很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并不富裕,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学校克服困难,积极选派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学习:先后送2名英语教师,3名数学教师和2位语文教师参加市区带薪脱产培训,同时抓住市、区级各种培训机会送更多教师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能力。

3、强化学习研究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我校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共识。工作中,我们将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

专家引领,理论培训:先后聘请顺义区教科室赵文增主任、朱元兆主任、邢颖杰老师为教师做“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校本研究”“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如何进行叙事研究”等理论讲座。学校科研主任党员杨彦经常为教师作具体指导。教师们细心体味,不断实践思索,理论水平明显提高。所写“科研故事”,生动细腻,有理有据,耐人寻味,为教师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课题引领,专业培训:将课题研究植根于课堂,学校“十一五”区级课题为“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已圆满结题。支部书记董淑伶、党员杨彦、张华、董淑艳、王新颖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学校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教师参加北京市教科所张爱兰主任承担的《构建中小学自我评价机制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农村小学运用自我评价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的立项申请,经区教科室专家的精心指导,学校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此立项课题被市规划办批准为带资研究课题,这极大鼓舞了我校干部教师的士气,教师们因此研究热情更高干劲更足。我们以此为抓手,带领党员、干部、教师进行潜心研究,中期研究成果已在顺义教育第四期刊发专辑,后期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学习成果喜人

学校第一本反映教师研究的书籍——《实践 反思 成长—农村小学运用自我评价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反思集》与广大教师见面。书中凝聚了22位教师投身教学、潜心研究的点点心血,映射着他们求真务实、不懈求索、奋进创新的感人风采,体现了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唤醒中的成长与超越。

学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十一五”先进教科室;学校的课题成果“农村小学运用自我评价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成果报告获顺义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年11月,我校被评为“2011年度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对我校几年来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是对学校党支部、干部教师积极探索、全心投入科研的最高评价。

现代教育报以 “开垦科研良田,收获教育硕果”为题 对我校的今年来的科研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中记载了我校科研兴师、科研强校的工作历程,记录了党员杨彦带领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心路历程。

北师大“有效教学及干部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组专家一行8人来我校视导。活动中,首先由我校李亚静老师和党员刘东萍老师分别讲了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语文课,课后观摩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活动过程。然后由项目组专家向我们展示课堂观察结果,数据充分显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情况和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项目组专家听取了党支部书记董淑伶校长关于学校教学发展情况的汇报,并将我校的需求与专家进行了深度的沟通。此次活动,是北师大项目组的第一次活动,旨在对我校的教学情况做初步了解与诊断,在今后的活动中以便更好的指导我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干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党支部的第一本科研成果专著《春华秋实》出版发行。书中无论是集思想光芒的报告,还是执着探索的成果展示、鲜活深刻的教育反思,或是宝贵经验的成长记录,都沉淀着几年来我校党员、群众在教学实践的智慧与果实。这本论文集像是一串精美的项链,粒粒珠子都闪烁着它的光芒,更像一面镜子,讲述着过去,折射着未来。另外,这本《春华秋实》论文集的出版,不单是为了印记这些辛苦耕耘的教师们的研究智慧,更是通过纸之墨香的方式传达我校教师们的理念与思想,将这些尚觉稚嫩的观点、思之未深的问题求教于大方之家,以获得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南法信中小全体教师享受着教育的乐趣,学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形成了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型校园。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13:3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