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实现“四大转变”,做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重庆丰都树人镇人民政府 王一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党员教育在其教育的对象、内容、形式和手段上,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依然以“读报纸”和“念文件”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效果很不明显。因此改变传统农村党员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笔者以为农村党员教育应着力实现以下“五大转变”,提高农村党员教育质量。

一是要把农村党员教育方法的重点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上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农村党员教育能够克服形式主义,讲求实效,克服“两张皮”的情况,取得好效果的关键。长期以来,因为受纸上谈兵式做法的影响,党员教育往往是空对空,老百姓能的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特别是在农村,新时期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农村发展农民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实际,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各种思想倾向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农村党员教育方法上一定要以群众关心的问题出发,牢牢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群众日益期盼热切的问题,使教育工作真正深入人脑,打动人心,见到效果。

二是要把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对象转变到村社干部方面来。

村社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教育和带领广大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提升思想境界发展致富的重任。随着村社老干部的不断退休,接受多元新思想新观念的新一代年轻村社干部逐渐走到了前台,由于他们党龄较短,党性锻炼较少,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浮躁轻浮的观点。在当前这种经济化浪潮的新形势冲击下,一些村社干部往往经不起“两个考验”,败退下来。由此可见,在农村党员教育过程中,应首先重点做好村社干部的教育工作。

三是要把农村党员教育的任务转变到全面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上来。

党员素质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党的路线的贯彻和党的政治优势的发挥的大问题。加强党员教育,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党员贵在精,而不在数量多。当前,部分村社干部、新任村官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频频爆出,而且有呈逐渐上升趋势。然而,在农村党员教育上,不少地方的农村党员教育仍然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对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注意力仍然不够,甚至是缺乏。这一情况说明,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增强守法明理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任务。

四是要把党员教育的措施转变到教育同监督相结合的方面来。

要做好农村党员教育,关键是要抓好措施落实,而措施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只有把教育置身于监督之下,才能改变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很多农村党员教育落后的地区,一个显著的缺失就是教育监督缺乏,致使农村党员教育好得不到表扬坏得不到批评,最终变得可有可无,漠不关心。因此,一定要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纳入上级党组的密切监督之下,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促使党委成员讲党课制度、“党日”活动制度、“一课三会”等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14:5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