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省黔东南州“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深化党员教育培训效果

贵州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秦昌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0年以来,黔东南州结合州情实际,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提升党员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着力点,以开展“一技二带三服务”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了党员群众致富增收。

一、主要做法

“一技”。即一名党员至少要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我州黔东南州立足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和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难的州情实际, 把提高党员和群众致富技能作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首要任务,探索开展以农村家庭为单位、以提升农民素质能力为根本、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增收为核心的“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通过采取抓发展规划、抓技能培训、抓示范带动、抓结对帮扶、抓组织保障等工作措施。“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目前,全州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创建率达到80%以上,农村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门以上适用技术,连续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带”。即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我州注重把“联一扶二帮三”作为深入推动“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抓手,采取一名农村党员联系一户富裕户、扶持两户示范户、帮助三户困难户的方式,为构建党员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长效机制打造联系纽带。一是采取党员自愿报名参与和组织筛选认定的方式,选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党性修养好、带富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联扶帮”党员,明确岗位职责,切实为富裕户讲政策学技能、为示范户争项目要资金、为困难户出点子找路子。二是整合组织、人事、农业、扶贫、财政、金融等部门现有资源,召开联系会议,制定落实措施,鼓励支持“联一扶二帮三”工作深入推进。三是建立竞争性择优汰劣的动态机制,综合个人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评价等情况,细化量化考核党员、致富能手的帮扶实绩和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本领。对考核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示范户、脱贫致富户,予以表彰奖励,评定星级党员、星级致富能手、星级示范户和星级脱贫致富户,并给予配套致富项目奖励;对考核挂末的党员、致富能手、示范户、脱贫致富户,给予挂牌提醒、减少支持、取消资格等不同处理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目前全州已有12800余名农村党员分别联系19888户富裕户,扶持25888户示范户,帮助50592户贫困户。

“三服务”。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真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我州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与“创先争优•十万党员在行动”、“四帮四促”、“科长下基层”等工作紧密结合,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服好务、当好差,切实为基层和群众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目前,全州共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586支,有133382名党员加入了党员志愿队伍,党组织和党员共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5776次,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服务244367人次,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3881件,协调解决资金8573.31万元;共为基层和群众解决贴息帮扶856户,协调解决项目贷款2629万元,落实发展项目814个,落实帮扶资金7245万元;开展适用技术培训3952期,培训党员和干部118560人次。通过“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促进“三服务”工作的开展,使16532户47942名党员和群众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二、工作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党员示范、专家讲授、帮扶助学活动等,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转变了发展观念、理清了发展思路、熟悉了政策、掌握了技能和市场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提高了农民素质。如镇远县报京乡与县技术学校合作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近20余个班次,培训旅游发展接待人才198名、烹饪技术人才76名、刺绣能手213名,增强了群众致富能力;从江县举办生猪养殖技术、蔬菜种植技术、林地养鸡技术、养鸭技术、食用菌等技术250余期,受训人数达22684人次,农村党员培训率达85%。

(二)拓宽了致富门路。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拓宽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增收渠道。如丹寨县通过开展“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现了由单一渠道增收向多渠道增收的转变,成型产业比重逐步提升,以茶、药、林、果、硒米等为主的种植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6万亩,产值达710万元,以生猪、肉牛等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02亿元,逐步形成了“鸟笼卡拉”、“韭菜根宰宿”、“烤烟甲脚”、“蜡染排莫”等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锦屏县在创建活动中逐步形成以优质碰柑、香桔、渔业、西红柿、茶油、山核桃、肉猪、牛羊、肉鸭、优质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格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发挥了辐射效应。依托龙头企业的资源,采取“党员+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等形式,大力发展烤烟、生态畜牧养殖、中药材等示范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带动,发挥了辐射效应。如黄平县建立县级示范点14个,乡级示范村33个,建立各类示范基地200余个,示范户61835户,涌现出了种植、养殖、旅游服务、民族工艺品加工等各类示范村、示范户,形成了“波尔山羊”、“特色花卉”、“无籽西瓜”、“特色金秋梨”、“特色地瓜”等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村。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开展以“联一扶二帮三”为主要内容的帮带活动,有效弥补了农村发展“软”、“硬”资源的不足,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如从江县斗里乡根里村在上级部门帮扶下,创办了首家村级“根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楠竹(冬笋)基地2500亩,油茶基地500亩、金银花新品种试验60亩,高梁红缨子新品种试验300亩、林下养黑山羊150只,村级集体资产达200多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15万元,全村人均粮食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五)夯实了组织基础。通过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与“创先争优•十万党员在行动”、“四帮四促”、“科长下基层”等工作统筹开展,积极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广大农村党员“双带”致富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的基层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1日 15:4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