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研究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李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大学生思想不断变化,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别是创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模式,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如何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党建工作的焦点和重点。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党员教育总体态势比较好,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轻理论,学习活动开展不平衡,教育形式单一、集中、笼统等现象。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活力,应该引起各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1.自觉性不高。大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不够,除了安排的集中学习之外,自觉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在现实中还表现为入党前和入党后的差别较大。

2.针对性不强。一是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把握社会的热点、难点,充实、调整和扩展党员教育的内容不够;二是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模式固化,一般以“学习-听讲-总结”的固定套路;三是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不够。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往往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一样,缺乏因人施教。

3.及时性不够。目前党员教育中存在教育计划不合时宜、教育内容不合实际的倾向,加强调查研究。党员思想中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掌握不够。

4.缺乏实践性。党员教育活动主要表现为理论和知识教育,缺乏实践性。党员教育与服务师生、服务群众脱节。

5.网络等媒体的利用不够。利用现代网络平台进行党员教育流于形式,大部分高校都建有党建网页,但内容更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够。

6.不能坚持长效性。党员教育往往是根据安排进行,缺乏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制度建设的全局性、稳定性、根本性等不够。

二、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1. 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体,增强党员教育工作力度。一要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在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推进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二要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学生工作辅导员要从培育党和国家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三是以各年级党支部为主体,通过在学生党员志愿者队中设置学生党员示范点、示范岗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

2. 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有关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题和项目从大学生党员的需求中来,通过开辟"大学生党员教育金点子"等活动,了解学生党员的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其次,在教育的形式上,改革现有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利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学生党支部活动,坚持以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为主渠道,各种志愿者活动为辅助的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互动工作机制。通过系列志愿者项目、岗位挂职的实施,进一步锤炼党员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实践、共建等活动,不断地锻炼、启发和教育大学生党员,形成自律意识,同时引导大学生党员塑造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在教育空间上,要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拓展。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将党员教育管理的主阵地移向社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党员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不足,弥补自身的缺陷,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大学生党员是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群体,学生党员教育活动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具体情况,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载体。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学科专业特色,挖掘校内外党员教育资源,特别是要结合大学生兴趣特点,利用网页和博客等新媒体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青年中的积极分子。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搭建教育新平台,不断总结,探索经验,切实解决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为宗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14: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