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携笔从戎 我为祖国去当兵

——中国军网邀请军事专家与青年指挥员畅谈“青春梦·强军梦”(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嘉宾访谈现场。

  周谋在训练场研究新装备作战运用。

  刘珪正在进行特战训练。

  乐焰辉在进行训前动员,鼓舞士气。 

  楚科纬正在进行攀援绳索训练。 

  少小立志从军行

  人的一生很短暂,一个人的力量又好渺小。年轻人应有追求,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干一件热血沸腾的大事——当兵报国。

  ——乐焰辉

  罗援(嘉宾主持人):我从小就有军旅情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走进云南边陲,当了一名生产兵。白天放牛,晚上和牛一块睡,身上被跳蚤咬了很多包,奇痒无比。虽然条件很苦,但我很珍惜,能当兵穿上军装,就没有什么委屈,就要百炼成钢。

  周谋: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边境有战事。那时候,我正在读中学,每次听到从前线传来的烽火硝烟故事,我心底的热血就开始沸腾,充满了对军人的崇拜,当兵报国的念头就在脑海里扎了根。

  刘珪:和周团长一样,我的从军梦追溯源头,同样可以闻到硝烟味。1999年,我正在读高中,当看到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这条新闻时,内心非常地愤慨,就想着自己要为国防做点事情,一腔热血想当兵。

  楚科纬:从小,父亲就按照军人的标准要求我,从坐立走行,到吃饭穿衣,一直很严格。他鼓励我看军事书籍,给我讲军旅故事,所以我从小就崇拜军人,向往军营,向往军旅的火热生活,向往到训练场挥洒汗水。

  乐焰辉:听几位战友讲述从军梦、报国梦,让我又一次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我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从小耳濡目染,让我对军旅充满敬意。

  13岁那年,我第一次看到导弹发射的场景。作为一个小军事迷,那给了我极为强烈的震撼!我对父亲说:“这才是最牛的战略威慑,长大后我也要当兵,我也要发射导弹。”

  挥别校园踏征程

  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真正在战场和敌人搏杀还是靠人,只有官兵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说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

  ——楚科纬

  周谋:我的高考成绩很优秀,超过了当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填报志愿时,我还是选择了军校,圆了从军报国的梦想。等到本科毕业分配,我没有选择留校任教,也没有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当时就觉得,一个想有作为的青年军人,不要图安逸,不能恋家乡,就该到一线部队去摔打磨练。

  刘珪:我是高考考上大学,读了一年多之后报名参军的。后来考军校,毕业分配选择特种部队。算是绕了个弯,才实现当兵打仗的梦想。

  张衍飞(中国军网主持人):那时候大学生入伍,没有现在这样好的优惠政策,但刘珪还是选择从战士做起,考军校、进最具挑战性的特种部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颗滚烫的报国心。

  乐焰辉:我钦佩刘珪身上那股血性,年轻人就该有担当的豪气。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许多妇女趴在丈夫的尸体上痛哭、孩子们头上裹着带血的绷带哭着喊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心里深受触动。那时候我就想,换做是我们,B-2隐形轰炸机能不能发现?战斧式巡航导弹能不能拦截?

  当时我还在读高中,我就走上讲台发表了一通激情演讲,告诉同学们我要当兵去!我要去建设强大国防,绝不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亲人遭受那样的悲剧。

  楚科纬:我和乐焰辉经历相似,都是2003年考上清华大学国防生。刚到清华时,科技报国、科技强军是我的追求。后来通过到部队参观见学,我越来越感觉到,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没有高素质军人驾驭它,是没有用的。2007年毕业,我一心想要到基层部队去,就这样选择了“铁军”,成为“铁军”的一员。

  一腔热血淬尖刀

  我常常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军人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答案就是忠诚,对使命的忠诚,对党的忠诚。

  ——刘 珪

  罗援:都说部队培养人。的确,从军应该是一项热血沸腾的事业,部队是一座烈火炼钢的熔炉,只要你站到这个方阵里,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一股精神动力的感染,一种信念的锤炼,鼓舞着你敢担当、真作为。

  我父亲曾经和我说,他有一位战友过草地牺牲前拉着他的手说:“班长,你一定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把红旗插遍全中国,是我父亲那辈军人共同的信念,支撑他们义无反顾地燃烧青春热血,建立新中国。

  周谋:我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军校毕业,正赶上部队信息化建设浪潮。历史机遇面前,我付出了汗水,部队给我的舞台也越来越广阔,送出国门深造、选派参加大项任务历练、担纲科研项目攻关……大学毕业以来,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部队只要把个人梦与强军梦融为一体,努力干好工作,组织就会重用你,你搞好一个小平台,部队就会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

  张衍飞:这正是部队吸引优秀青年的魅力所在,你有多大才,部队就搭多大台。刘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连长越级提拔成营长。

  刘珪:有人告诉我,一个人要想优秀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要想更优秀,就必须主动去挑战。部队有这样敢于担当的好氛围,大项任务前大家主动站出来,遇到困难、再苦再累也要坚定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一代代军人传承下去,是鞭策也是鼓励。

  我们部队组建20多年来,走出很多特战尖兵。每次看到他们在高风险训练课目上刷新成绩,我常常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军人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答案就是忠诚,对使命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所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努力成为一把永远听党指挥的尖刀。

  枕戈待旦卫和平

  我们每天想的就是一件事,就是练,瞄着对手练,瞄着未来战场练,瞄着信息化战争需求练。有备才能无患,敢战方能言和。

  ——周 谋

  楚科纬: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默默无闻、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靠的就是拼搏。当连长这几年,我始终带着连队官兵瞄着实战,一步一个脚印抓训练抓战备。一次冬季拉练,晚上宿营,我和连队通信兵住一个帐篷。睡到半夜,迷迷糊糊中,那个通信兵突然大喊:“连长,快卧倒!”我一听,乐了,心想这家伙进入状态了,做梦都在想着打仗。

  罗援:当兵就是一个打仗的职业,如果军人不想打仗,不会打仗,不敢打仗,那是最大的失职。有一位领导干部到某大军区任职,上任第一天就把所在部队高级将领召集起来,问了三句话:“第一,你们谁在天天想打仗?第二,想打仗的人谁会打仗?第三,会打仗的人谁敢打仗?”我觉得这三点问得好,军队就要想打仗、谋打仗,这是我们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周谋:在我们部队,大家天天都在练战、研战。这几年,我们选定的攻关课题都有针对性,各级指战员天天泡在训练场进行演练,从单一到合成再到联合,逐级升级。我们每天想的就是一件事,就是练,瞄着未来战场练,瞄着信息化战争需求练,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战斗力。

  罗援:战争对国家来说是最后选项,但对军人来讲,是唯一选项。

  乐焰辉:听你们说打仗,我就忍不住了。军人从来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些老百姓可能不理解,认为和平年代怎么还天天想着打仗,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现在是处于和平时期,但战争的威胁一直存在,要想有和平首先要能打赢,只有军队能打仗,国家才能有和平,这是不可或缺的威慑。

  刘珪:在我们连队,大家每天必喊一句话:只有常备不懈,才能有备无患,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时刻准备上战场。

  乐焰辉:不光喊口号,在我们部队,走进班排宿舍,战士们的床头贴满了请战书、决心书。今年年初,报纸上报道我们连一个90后战士写血书“请战”上演兵场,很多读者看了之后深受感动。这恰恰证明了,当代军营充满战斗精神,是血性男儿的舞台,我们把每一次训练都当做实战准备,这就是军人的状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3日 07:57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