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201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

——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院士

姜伯驹在北京大学讲课。(资料图片)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要使我国科学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姜伯驹

(姜伯驹的亲笔签名)

在名师荟萃的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位院士教授,他不仅学问做得好,课讲得更是受欢迎。授课,他看重因材施教,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育人,他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成为院士、获得大奖,他打心眼儿里高兴。50余载春风化雨,半个世纪桃李满园,他就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

亲自批改作业50年未变

姜伯驹院士在北京大学执教50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担负的研究工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占用上课的时间。

数学学院不少学生都向记者反映,姜老师是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如是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种习惯姜伯驹一直坚持了50年。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尤承业在做学生时,曾听过姜伯驹对一个定理的证明。令他惊讶的是,通常要花两星期才能讲完的课,姜伯驹仅用一次课就讲完了,而且思路特别清晰。姜伯驹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他认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学生。

著名数学家、曾经师从姜伯驹的王诗宬院士说:“姜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生找姜先生请教,没有联系上。姜先生知道后,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宿舍找到这个学生。姜伯驹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就连谁没有拿到讲义这样的小事儿,课间他都会过问。”

在姜伯驹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黑板。姜伯驹告诉记者,那是为了方便与学生探讨问题而挂的。平日里,学生可随时到姜老师办公室请教,一起在黑板上涂涂写写。

姜伯驹说,做教师的最大乐趣是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求知欲旺盛,提出的种种问题引人思索、催人前进。学生们使他感觉永远年轻,并在相互的交流与切磋中,给他的教学和科研带来灵感。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

  从求学到任教,姜伯驹在北大校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常说,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前瞻的目光,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学风。

  1953年,年仅16岁的姜伯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学期间,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留校任教后,他有幸成为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的助手。从此,姜伯驹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在当时,国内这个领域还鲜有人问津。

  1964年,姜伯驹在尼尔森数的计算问题上取得突破,他所创立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这是姜伯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始终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他站立在数学讲台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年轻人成长。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集体完成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他为有自己的一份贡献而自豪。

  从青春少年到知名学者,姜伯驹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等。

  然而,当有人称他为“大师”时,姜伯驹说:“大师的资格我不够,做学问、做事情、做人,还有很多要学习。”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姜伯驹院士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家。他继承了他的老师江泽涵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自主创新,对学生的研究工作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无私的帮助。

  在姜伯驹的帮助和影响下,一批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深造,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王诗宬、段海豹、周青等已陆续学成回国。他的学生王诗宬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卓有成就,造就了国内拓扑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的局面。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姜伯驹深感中国数学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他花费大量时间寻找体现最新思想的材料,组织研究生学习。

  低维流形是拓扑学中最年轻且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姜伯驹首次访美时,我国还无人涉猎低维流形领域,他宁愿少出论文,毅然把主要精力转向低维流形。1980年夏,他向北大学生介绍了这一理论。1981年,他开设了低维流形课。

  作为国际拓扑学领域的专家,如今已73岁的姜伯驹坚守自己的“第一职责”——教书育人。在学生看来,“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姜伯驹讲课严谨认真、循循善诱,他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姜伯驹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姜伯驹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批学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已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姜伯驹为此所作的努力,得到国际上许多数学家的赞赏。

  “数学系不应只培养数学家”

  在姜伯驹看来,“数学系不应该只培养数学家,要为学生将来的去向、个人的成长考虑,要培养一大批懂数学的人,懂数学就是要有数学修养,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作用。”

  为了促进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姜伯驹曾牵头14个院校参加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把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整合起来,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和信息科学系,成立数学科学学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鉴于数学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姜伯驹牵头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了金融数学系。姜伯驹希望中国的数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地了解数学。另外,很多在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能进入到其他领域去。

  姜伯驹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倡导“通过数学培养国民素质”。姜伯驹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大学教育更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社会风气都比较重经验轻理论。因此,数学教育还应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数学能够训练出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

  在姜伯驹看来,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的一步,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环节。”

  如果从1953年考入北大算起,姜伯驹已经在北大度过了57个年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北大”。如今,凝聚着老一辈数学家心血的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门类齐全、学科完善、师资雄厚,在全国高校的数学学科院系中始终名列前茅,这让姜伯驹倍感欣慰。

  在师生眼中,姜伯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更是一位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对此,姜伯驹表示:“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教师。我爱我的教师职业,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职业。”50多年一路走来,执鞭从教成为姜伯驹的最爱。

  【北大师生评说姜伯驹】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诗宬院士:

  姜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更是一位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姜伯驹院士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并尽力帮助别人、提携别人,是一个极易共事的人。

  姜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很有成就,在教学方面更是深受学生欢迎。他对自己的授课总是精益求精,有的课尽管已讲过多次,但每一次讲授,他都要做新的补充。姜伯驹教授的为人和学术深为同事和国内外同行所敬重。

  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汪世达:

  姜老师讲课有三个特点:学者风范,平易近人,由浅入深。姜老师上课用的讲义是他自己编的,但在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科,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深奥的理论经他讲解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深刻性。

  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他还经常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激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他鼓励我们另辟蹊径、自主创新,又总是对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给予最无私的帮助指导。他的为学之路和治学之风深深地感染教育了我们。(记者 姜乃强)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11: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