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看基层干部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街道办事处 李小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大学毕业前,听到了李鸿忠书记在学校的一次讲话,他告诫我们要成为“一粒适应贫瘠土壤的种子,不能去要求土壤去适应自己,要敢于将自己播种在基层的土地上”。深受鼓舞的我,选择了黄陂的一个街道做选调生,在农村长大的过程中,身边也有很多的基层干部,然而现在的这段经历,却让我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一肩挑多担”是基层干部的必备技能

基层干部的人员编制少,处理的事务复杂,每个人都是身兼多职。王学军,大家都称呼他王院长,有着黑黑的脸庞,言谈幽默,又不失沉稳,刚参加工作时仅在镇水管站任技术员,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从事业干部成为“以钱养事”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006年当时街福利院条件艰苦无人愿意当院长,组织安排他成为“编外”院长,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外迁移民需要安置在街里,他又被工作专班再次选中。现在他身兼三职,几乎没有休息日,但除了农服中心给予劳动报酬外,其他两份兼职没有任何报酬。尤其乡镇福利院是一个设施差、人员少、经费缺的单位,却又是弱势群体集中的地方。

在他坚守福利院的八年里,进出福利院的老人几百人,经常有在外走失的,不论多远他都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找回;经常有生病的,不管多晚他都第一时间送去医院;经常有去世的,他都没日没夜处理善后工作。经费很少但为了让老人们吃好喝好,他找到卖猪肉的老板商量,先在猪肉店里赊账买肉,而福利院则帮老板喂养4头小猪崽,到了年底的时候,将长大了的肥猪还给猪肉店。他还专门找到福利院周围的几位村民,劝说他们将自家周边的角落地让给福利院种菜,王学军和老人们就在这些边角地里种上时令蔬菜,既省了买菜钱,到了收获季节每天都能采摘10公斤的时令蔬菜,保证了福利院蔬菜供应。很多人说基层干部文化少,不懂创新,王学军却用自己对老人们的关心,想出了这些好点子,辛苦着自己,幸福着大家。

“一头汗两腿泥”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

基层干部,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奉献也在农村,很多干部呆在田间地头的时间甚至比呆在办公室的时间还长。张义才,街里的老干部了,现在是调研员。我们街地势低洼,靠近湖泊,是黄陂的天然蓄洪区,大家都笑称为“水袋子”,每年防汛压力都很大。他从70年代工作时开始自己记录雨水情,没有一天中断过,58岁的年纪了还经常卷着裤腿在堤防泵站边跑上跑下。

按照他多年记录的情况,加上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他预测我们街7月份降雨量会很大,防汛形式相当严峻。三十多度的温度,他带着我们从早到晚对全街内河76080米堤垸、119 座大小排灌闸、41 座排渍机站及渠道行洪清障等内容进行了逐项排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还结合他多年的经验连夜对每一项问题提出处理办法,发到每个负责人的手上。经常在办公室看到他穿着沾满泥水的衣服,就能明白大多数基层干部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更没有轰轰烈烈的工作,却同样用自己的汗水铸造着捍卫群众的铜墙铁壁。

“一腔血两眼泪”是基层干部的内心写照

基层干部大都是在本地成长起来,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刚来时都有着满腔热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这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但看到这里贫苦的群众时,常常又会含着泪水埋怨自己的力量甚小。权力小、责任大,“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每个基层干部对自己的要求,带着这样的想法一天又一天在这里奉献着青春。

在慢慢与基层干部熟络起来后,他们会津津有味地跟我一一道来这里的前人趣事,还不忘郑重其事地说一说这里的光辉形象,如有什么历史啊,有什么标志啊,有什么人物啊。当然最后还一定会不忘给我一个下马威,敲一记警钟,如那大嗓门的群众,如那防汛的酷夏会如何难以面对。我细细听着他们的故事,铭记着他们的提醒,也重复着他们的脚印。

今天的我们,也许是昨天的他们,一代代怀着梦想,在这片土地上耕读不已,庆幸的是,总有一位或慈祥或严厉的前辈,带领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继续前进……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10:0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