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舌尖上的司法调解员

江苏宜兴市万石镇司法所 刘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说到“舌尖”这个词,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最近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想到的就是里面令人垂涎欲滴、大快朵颐的美食。今天的舌尖话题跟美味无关,却和善美有关,是讲通过舌头的交流和沟通化解矛盾与纠纷,倡导善和美,倡导和谐的故事。

“你们都来啦,先来调解室坐吧,大家都喝杯茶。”老吴放下手里的活儿,热情地招呼着双方当事人坐下。吴益平是万石镇司法所专职调解员,大家亲切地称呼他老吴。殷某扶着拄着拐杖的刘某坐到当事人一边,吴某坐到了当事人另一边。先前收到殷某的调解申请后,我跟着老吴已经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了纠纷的经过,查看了事发现场,去年8月刘某在给吴某工作时被板材压伤,造成粉碎性骨折,双方对于事实都认可,但是对于赔偿金额双方却始终不能达成一致。老吴左来右去,法律、人情、道理张嘴就来,既讲解法律的规定,又讲近来类似伤情的赔偿数额。几个小时后,在老吴的劝说下,刘某和吴某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付清了赔偿金,三人满意得离开司法所。

老吴开展调解工作4年多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70余起,参加法律咨询、法律宣传60余场,多次被评为宜兴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宜兴市优秀人民陪审员、综治先进工作者。人民调解没有强制力,就靠一张嘴、一根舌把双方说动说通从而解决纠纷,调解工作相当不易,可付出总有回报,老吴深受群众信任,群众对老吴的称呼我听到很多,吴律师、吴法官、吴调解员、老吴。

很多时候老吴进门入户化解纠纷,冬天日晒雨淋、夏天风吹雪打都是家常便饭,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几次三番给人家说法讲理,当事人因为矛盾纠纷心情不好对老吴冷言冷语也是常有的事。对于大多数调解员来说,没有上班、下班,没有固定工作地点,对于老吴来说,出现矛盾纠纷的时间就是工作时间,出现矛盾纠纷的地点就是工作地点。

万石村有位胡奶奶,八十多岁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子女都同意赡养老人,可是不提供住的地方,老人已经没有老伴,家里老宅已经拆迁。想到为了子女劳碌一辈子,现在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老奶奶眼泪直流。这件事从我来司法所算起也快一年了,中间老吴没少跑地方,调解不止两三次,白天到两个儿子厂里做思想工作,晚上到儿子女儿家引导兄妹回忆当年家庭的困难,父母抚养他们的艰辛,还联系村委介入组织一大家进行调解,实在做不通工作,老吴开着摩托车带胡奶奶找到和桥法庭,据了解,胡奶奶已经提起了民事诉讼。所里的工作人员对于调解工作都感同身受:调解是个良心活儿,调解成功一起纠纷,落在纸上只是个“1”,但调解员为此说了多少话,跑了多少路,受了多少苦是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任你有一张巧嘴,有时也解不开家务事的结。

人民调解工作既不伤害当事人的感情,又节省时间精力,并且完全免费。我认为,调解不仅是个良心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即要用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情说理,又要有生活的阅历了解民情民境,还要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护正义。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5日 10:2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