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古风存续邻里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说到邻里关系,人们很容易想起清代六尺巷的故事以及尚书张英写给家人的那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古代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春秋时期宋国贤臣子罕的事迹,也许更能说明什么叫为官不仗势,做人和为贵,与邻为善。楚国的士尹池出使宋国,顺便为楚王伐宋搜集情报,子罕请他进家喝酒。士尹池发现,南邻垒砌的墙凸伸到子罕家的院子里,西邻排出的水从子罕家门前流过,就问子罕为何不制止他们。子罕说,南邻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人了,今若搬走,买鞋的人就找不到作坊,他家的生计也就维持不下去了,因为这个缘故,我就没让他们搬家。西邻家的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他家的水从我家门前流过,就便、顺畅,所以没阻止他。士尹池回国后劝谏楚王说:“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春秋虽然无义战,但也得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所谓师出有名,否则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非议甚至群起而攻之。楚王听士尹池如此说,就放弃了伐宋的打算。孔子得知这件事后,感慨地说,修身立德于庙堂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于千里之外,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吧?邻里关系看起来是小事,映射出来的却是高尚的人格与国格。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住进了高层住宅小区,钢筋混凝土加防盗门,邻里之间不再有平房大杂院年代那样的亲密接触,以致“邻居相见不相识,不知对门是何人”。越来越多的农民搬进了新农村社区,穷街陋巷没了,可隔着墙头借火柴的那份乡情也远去了。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人在家中坐,消息通四海,网聊八方友,邻居不往来。一项对全国六大城市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四成人不知邻居名字,六成人不和邻居往来,更多的人则不会与邻居打招呼或偶尔打招呼,近八成被调查者表示,现在的邻里之间已经越来越疏远,邻里温情正在消失。

  回望过去我们发现,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原先的社区,大多是公房或公家分的房子,居民是同一行业或单位的同事,原本就有联系,加之相处日久,邻里情分自然就浓一些。而现在,商品房的普及打破了同行相邻而居的群落模式,住在同一大院、同一楼座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影视剧里“别和陌生人说话”的告诫被用到邻里关系上,大家互相抱有戒心,接触更无从谈起,让人平添“比邻若天涯”之感。生活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对门住的是一位单身母亲与两个孩子。一天晚上忽然断电,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对门那家的小孩。孩子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以为是来借蜡烛的,怕以后会平添更多麻烦,就没好声气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孩子举起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刚来这里没准备蜡烛,让我送两根给你。”这位新来的女子方知误会了邻居,内心满是感动与自责。可见,邻里关系好,信任很重要。重建邻里关系,重要的是消除信任危机,拉近人们心理上的距离。

  有人认为,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和通讯方式,使人们再也回不到传统的邻里关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居民晚间回家时发现小区内有一辆轿车天窗没关,眼看天要下雨,不免担心起来。他见车后面贴有“车友会”的标识,并留有一个聊天群号,于是记下这个号码,回家后打开电脑加入了群里,向网友求助。根据群内登记的电话号码,群主第一时间给该车主打电话。不巧的是对方的电话关机。联系不上车主,这位居民急中生智,在家里找了一大块保鲜膜和一卷宽胶带,将那辆车的天窗给遮上。不久,就下了一阵急雨。后来记者联系到了车主,他对此事很感动,“我也不认识这位好心的邻居,真的是太感谢他了。”

  孟子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事实上,让人温暖的邻里关系,并非都是救人救火等生死攸关的大事,更多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比如,停车上楼忘了带包,进门匆忙忘了拔钥匙,楼上晾晒的衣物吹落到楼下,外出旅行代收快递,帮助照看一下孩子……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用急”。虽说如今与过去大不同,但每个人若能够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多为别人着想,相信邻里有情的古风在现代社会定能存续下去,中华民族相互友爱的传统风尚也会继续发扬光大。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5日 11:1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