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互联网时代,底层的梦想这样发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这句歌词总是不知不觉轻吟在嘴边,而你的梦想呢,是否还在燃烧,是否依旧炽烈?

  或许,早收纳在角落,尘埃洒遍,连自己也不忍拾起。抑或失去了勇气,索性说遗忘。在这个羞谈理想的时代,希望此刻的你仍在为它而努力,也能看到并欣赏别人的努力。

  一个发起“一元梦想许愿池”众筹计划的85后,面对此举是否有作秀嫌疑的质疑时说,如果能借助网络平台,使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新型公益事业中来,就是实现了另一个年轻的梦想。至于对个人的议论,会坦然对待。

  不少人习惯在一件事见之于公众并引发反响时,一股脑儿认定是作秀,好像这样,就站在了一个道德制高点,不用承认别人的努力、勇敢与优秀。至于别人真正的初衷是什么,他们没时间也没兴趣了解。

  而众筹模式的起点恰恰是信任。我坦诚呈露我的想法和需要,寻求你的支持与帮助。这种大众筹资,或有部分回报,或全然无偿,完全基于你对我这个idea的理解和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使陌生人间的信任得以实现。

  也有人发起众筹、获得广泛关注后,被质疑个人营销或商业炒作,说本身是一场生意被戴上了冠冕堂皇的帽子。固然有这种可能,但不能因此而对所有众筹的美好都先行怀疑。要知道,众筹本身就是一种借助民间力量来集资的方式,不管是有形的物品,还是无形的想法,都渴望有人买账。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一场秀,那也是别人敢秀,如果还是一场美好的有意义的创意、产品秀,何乐而不为呢?那些敢于为梦想发声,勇于尝试勇于践行的人,难道不该为之鼓掌吗?先有认同,才有出资。某种程度上,众筹确实从民间筹资延伸出宣传推广的价值。

  有人想开一家青年旅社,在草原的腹地;有人想分享一本诗集,找到这个时代仍爱读诗的少部分;有人想创办“雅音古琴馆”,唤起爱琴心,教习琴艺……为梦想而生,是众筹网站的先天特色。

  誊一本手抄诗、认养一张古琴、拍一个纪录片、办一轮严肃摄影展,为藏区孩子建一个操场……那些正在众筹的美好,一个人不能完成,要借助大家的力量,请不要轻易投以怀疑的目光。

  众筹,既是个人化意旨的表达,也是工业运作和麻木生活之外别样“活法”的表达,一种拒绝异化的生活方式。

  众筹的除了美好,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事。比如,诗人秦晓宇和蓝狮子出版联合发起的“一个底层打工诗人的遗著:许立志诗集《新的一天》”项目,就有些沉重。

  许立志是一个才华横溢、陨于华年的底层90后打工诗人,2014年9月30日在富士康坠楼辞世。个体遭遇的不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疾苦”。他的自杀,揭示了个人痛苦的社会性。编者秦晓宇在《新的一天》序言里写:

  “底层如何发声”的命题事关社会正义与历史真相。但这发声何其艰难?底层总是处于沉默和被表述的境地,仅仅在一些极端的时刻,才不得已用暴烈的形式表达其主体意志、遭遇和情感。因此农民工诗人的创作有着极其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哪怕只是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也是在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底层发声,大概就是这本诗集的意义。

  现实中个人力量往往有限,从众筹的诸多创意颇可观察和发掘时代车轮中被埋没、被压抑的声音与想往,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真正想有的作为。(作者:吴丽娜)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17:11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