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2014:那些温暖人心的“相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转眼间,又到岁末年终,人们在翘首企盼假期的同时在紧张忙碌着,有的为考试,有的为应聘,有的为年终绩效,还有的在为过年回家的火车票“战斗”,城市里街道间都是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今天,让我们停下脚步看一看这些我们身边人的平凡故事,他们给我们的心灵带去寒冬里的温暖,他们让我们看到身边萦绕着的正能量,希望他们给我们年终奋斗的脚步上增添一些爱与善的力量!

  ===“善”的力量之济世篇===

  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仿佛像我们“守护天使”一样,在人们遇到危难的时候出手相助,为此他们甚至付出生命,他们的当代的雷锋,他们是“感动中国”的代名词。

  “夺刀少年”感动中国

  “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

  5月31日,在江西宜春市区至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高三学生柳艳兵及其同学易政勇等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发后,柳艳兵和易政勇被送医院救治,两人因伤情较重,无法参加高考。

  宜春市人民医院为柳艳兵和易政勇安排了一个两人间的病房。病房里摆满了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篮,花篮上写着“早日康复”“向英雄致敬”等温暖的留言。

  高考结束后,同学们经常来看望柳艳兵和易政勇。为了不影响他们休息,前来探望的同学需要排队轮流进病房,有的需要等候一个小时。“看着他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真的很开心。”两人的同学刘浩说。

  在采访中,柳艳兵和易政勇的话并不多,可以看出勇敢面对持刀歹徒的两位少年并不是善于言谈的人,不过他们说的不多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不后悔”三个字。

  教育部对柳艳兵和易政勇的行为表示赞赏,7月2日,他们身体康复后,教育部门为他们组织了单独的考试。此前,也有13所高校向二人抛出“橄榄枝”,而柳艳兵和易政勇选择通过真实的考试成绩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

  消防员粪坑救弃婴一路猛喊40次“让开” 获赞呐喊哥

  “呐喊哥”李治抱着刚被救起的弃婴

  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消息,陕西榆林一女婴被遗弃公厕坑道内,消防官兵赶赴后立即捞出孩子,然后用迷彩服包裹送医。途中消防官兵一路“呐喊”3分多钟连续喊了30多次“前面所有车辆让开”,20多次“靠边停车”,以及近40次“让开”的呼喊,还轻柔地对被救女婴说“坚持",多次提醒抱女婴者盖好衣物,“不要让娃着凉”。仅用不到4分钟即送到医院,女婴成功获救。

  “看哭了,消防员才是最棒最贴近民众生活的英雄!”“两个大老爷们儿也不会哄小孩,就喊‘哎哎娃你不要睡’、‘娃你坚持住’。”网友纷纷为“呐喊哥”点赞:戳中泪点。

  “呐喊哥”消防中队队长李治说:“当时也不确定这个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我们所有人的想法是希望她能活下来。”

  91岁爱心老人拾荒为生安恬离世42年间收养30多弃婴

  拾荒老人养女张晶晶抱着女儿和7岁的张麒麟(左一)在病床前,2012年7月摄

  8月6日晚,一个普通而静谧的盛夏之夜,带着安恬而祥和的笑容,浙江金华的“五里亭”爱心老人走完了自己朴素而又艰辛的一生,享年91岁。从此,两个老人与30多个孤儿的传奇故事划上了一个句号。

  楼小英和丈夫张洪斌一辈子以拾荒为生,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一共收养了30多名弃婴。1995年丈夫张洪斌去世之后,楼小英老人便一个人捡破烂维持这个特殊家庭的生计。

  老人走得突然,可让孩子们欣慰的是,老人走得却十分安恬。“她走的时候,脸上感觉是发着光的,嘴角也微微带着笑意,大家都说这是老人一辈子积了福,所以走的安详。”亲生女儿张彩英如是说道。

  就算光环再多,对于张彩英来说,老人在自己眼里就只是一个母亲,一个坚强的好母亲。张彩英至今还清晰记得老人第一次抱回孩子时的场景,那是42年前,外出拾荒的老人带回了一个刚出生十几天的小婴儿,张彩英当时就觉得很兴奋,想着以后能有一起玩耍的伙伴了。

  没想到,之后,老人带回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个四面漏风的五里亭,一共挤了十几个孩子。没饭吃了,老人就出去垃圾桶里翻点吃的回来,洗洗干净,拿开水一煮,填饱肚子;衣服不够穿,老人就把破雨伞上的布拆下来,给孩子们围上当裙子……虽然生活贫穷,但老人们从不肯亏待孩子,常常自己吃得“猪食不如”,对捡来的孩子却宝贝得很,经常用捡破烂换来的钱给他们买奶粉吃,先后收养了30多名弃婴。

  ===善的力量之励志篇===

  你有没有抱怨过上天的不公,人生的不等?那么请看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没有我们普通人的健康体魄,强壮的人才,他们从来不抱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

  丢了手臂丢不下课堂 苗族女教师仁晓英25年别样青春

  教师仁晓英

  有许许多多的学校,有大批默默无闻却又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塑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随手采撷,都是一部足以打动人心的壮丽篇章。东川的年轻教师仁晓英,就是他们当中平凡而又动人的一位。

  云南东川的年轻教师仁晓英,由于肿瘤做了截肢手术,遗憾地暂时告别了心中挚爱的讲台。只要有回校讲课的机会,她都会尽心尽力,在教学中营造轻松的气氛,深受学生喜爱。

  生病后她对未来的期待就是:“开心过好每一天,不管以后能够走多远,开心就好。我身边有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我不想每天愁眉苦脸地担心自己的病情,以我的性格来说,我也不喜欢那样的生活,就喜欢每天开心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希望自己能够重新站在讲台上,延续我的教师生涯,告诉别人,我是一个老师。”

  仁晓英说,自己爱上教师岗位的最初萌芽是由于当初开培训班的经历。那段时间,她学会了从小到大都没有体会到的责任感。她发现自己能够独立打理好一个班级,管理好学生,与家长打交道,她爱上了这种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很快,仁晓英考入东川区乌龙镇中心小学,成为一名“特岗教师”,教授的课程是她最喜欢的英语。

  “校园里面鸟语花香,学生们都在早读,那种感觉可能在我的梦中出现过千百回。”晓英记得,从第一次“有点颤抖”地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 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些山里的孩子,要把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所有激情与热爱全部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

  回想当初得病是最怕的是什么,她说:“除了舍不得家人,最大的担心就是可能没有办法再教书了。这样一份职业是我多少次在梦中都想得到的,同时还有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我当时做第一次化疗,才出手术室的时候头发就全部掉光了,当时怕被学生笑话,就戴了帽子。结果有一天上课,帽子不小心掉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抱着头,我以为学生会笑,结果没有一个学生笑。那时候……我觉得真的挺欣慰的,能够跟这么可爱的学生在一起。我不知道我的病情会怎么发展,但是我就想开心过好每一天,不管以后能够走多远,开心就好。我身边有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我不想每天愁眉苦脸地担心自己的病情,以我的性格来说,我也不喜欢那样的生活,就喜欢每天开心一点。”

  患脑癌四度手术中风致残 智力受损 苦命女圆大学梦

  左图为汉娜·琼斯拿到大学毕业证,右图为汉娜·琼斯接受化疗

  不久前,21岁的汉娜?琼斯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并找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对普通人来说,这或许算不上什么成就,然而,对进行过4次脑部手术以摘除癌性肿瘤,期间中风一度无法说话、行走的琼斯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奇迹。

  据英国媒体11月10日报道,“奇迹女孩”琼斯来自英国柴郡首府彻斯特。6年前,琼斯的脑子里被发现长了一个4厘米的癌性肿瘤,为此,她先后进行4次手术,医生曾告诉她手术可能导致她智力受损,中风致残,没有能力参加高中毕业考试,更别说上大学了。

  一直梦想着当教师的琼斯没有屈服于暗淡的前景。医生为其做了两次手术摘除肿瘤后,脸色凝重地告诉琼斯和家人说她可能要做第三次手术,以刮掉她大脑动脉深处的肿瘤细胞,保住性命,但手术必将引发中风,导致智力受损甚至残疾的后遗症。琼斯坚定地接受了手术提议并在2009年8月接受了手术。

  不出医生预料,琼斯在术后不久中风,醒来后无法说话、站立和自己吃饭,医生判断她可能会终身残疾。令人惊奇的是,琼斯在4个月后慢慢康复,重新站了起来,学习走路,学习中风前已有的种种技能。

  琼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考上了本地的彻斯特大学。在大学三年里,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上课,同时参加脑癌基金会的筹款活动,最终以2:1 的荣誉教育学士学位毕业。“这非常耗费精力。我曾经想过放弃,可我的家人和导师都支持我走下去,很开心我最终做到了。”琼斯说。

  在校兼职3年"小蜗牛"学霸瞒着父母洗86万个盘子

  周丹在学校食堂收拾餐桌

  在重庆大足农村长大的周丹是个瘦小的女生,身高不足1.5米,是班里最矮的学生,可从大一到大四,她年年考年级第一名。近日,她又以现场评委最高分的成绩站上了校“十佳大学生”的荣耀台,成为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一姐”。她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呢?

  中学时期:知耻而后勇 她从差生一跃成为尖子生

  上初二时,第一次月考,150分的数学总分周丹只得了39分,作为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对这样的成绩完全不能容忍,于是在周丹面前丢下错误百出的试卷的同时,还丢下一句深深刺痛周丹的话语——“个子不长,脑子也不长。”

  周丹说,当时她没有记恨这位老师,感觉老师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响了她的心扉,随后她默默地努力,第二次月考,她就拿到了全班数学最高分。一直到高考,她始终保持着数学学科的绝对优势。这让老师和同学对她刮目相看。

  大学时代:因普通话太差 她买来收音机每晚听“夜话”

  她喜欢唱歌,于是报名参加学校合唱团,但在面试时,3位评委委婉地告诉她:“你的普通话很烂,咬词不清,就别唱歌了!”

  还是因为普通话的问题,周丹在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时惨遭淘汰。

  周丹将大一时的自己比喻成了一只不起眼的“小蜗牛”,她说,那时真渴望阳光能照射到自己的脸庞。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普通话是这个重庆大足农村长大的孩子最大的软肋,于是她用魔鬼训练法来改变现状。上月她站上学校“十佳大学生”演讲台时,现场演讲获得了全场最高分。

  兼职时光:在校兼职三年 她瞒着父母洗了86万个盘子

  “四年来,为减轻家庭负担,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兼职报酬所得累计约28600元;两年时间里,为了历练提升自己,她在快乐食间洗刷了860000多个盘子、擦了210000次桌子……”这是学校官网上对周丹的介绍,也是重庆理工大学师生们最佩服周丹的地方。。“上大学,我是成人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在校兼职三年,周丹一直瞒着家里,有时因为工作没接到父母电话,她也是用善意的谎言让父母放心。

  很多女大学生在意的东西——美丽的容貌、苗条的身材,这个阳光女孩都没有这些优势。而且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身上,还有一些别人眼里难以承受的“痛点”,可她却通过不懈努力,获得华丽转身。

  ===“善”的力量之感恩篇===

  他们是不幸的,遭遇到我们不曾遇到的灾难;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在灾难之后遇到了无数关心他们的好心人;这些人懂得感恩,他们懂得学会感恩,为自己得到的帮助而感恩,感谢不幸之后其他人给予他们的一切。因为这些人懂得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

  幼童掉进汤锅烫伤 荆州全城吃面筹款达38万余元

  受伤幼童小建辉被外婆抱在怀里输液(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建强 摄

  10月24日,年仅两岁的幼童不慎跌入汤锅重度烫伤,高额的治疗费用让经营小面馆的陈军杨一家一筹莫展。当地百姓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全城吃面”帮助这一异地务工的家庭筹集资金,迄今已达38万余元。深秋时节,湖北古城荆州街头暖流涌动,一碗面温暖一座城。

  “天下着雨,但队还是排了有一二十米。”面馆附近的居民李晓玉说,从近七点钟开始,就陆续有很多人在面馆前排队等待吃面。这样的场景,开始连续出现。郑聪说,燃面5元钱一份,但很多市民吃完面后不让找零,也有不少市民是急着去上班,来放下了钱就走了,连面都没有吃。“好心人特别多。”

  被爱心人士感动的陈军杨、郑聪夫妇已经商定,要在荆州长期把面馆开下去。“以后孩子长大了,我要跟他讲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过他,要让他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当年的地震少年发帖寻恩人 想说声“谢谢”

  陈凯(左一)当年在万盛人民医院治疗,很多好心人来看他。

  “吕阿姨,邬叔叔,我是小凯。就是2008年住在住院部一楼、38号病床的那个孩子。请和我联系下好吗,我想感谢你们。”19岁的陈凯6年前在汶川地震中受伤,被转运到重庆治疗。

  6年后,当初的孩子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工作,他想找到那些给过自己温暖的人:“我想新年回去万盛看看那些恩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曾经的小孩长成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大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3岁的陈凯被埋救出后,盆骨骨折,爸爸拿了些简单衣物就陪着他坐上大巴,前往万盛人民医院治疗,“当天晚上,就有医护人员迎接我们,我觉得心里非常温暖。”

  在陈凯家里,一摞6年前在万盛时好心人送的课外书整齐地摆在角落,最上面是他离开万盛那天黄昕送的一本脑筋急转弯,旁边的书桌上放着工艺船,也是黄昕和同学们送的,而那些叔叔阿姨们送的玩具,陈凯小心地收在橱柜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有他们的扶持我才能有今天。”陈凯说。

  网上发帖后找到当年恩人 约好了过年见面

  “邬叔叔,我是2008年地震时的小凯,你还记得我吗?”上个月21号,万盛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邬玉明接到了陈凯的短信,邬玉明对这个老实的农村孩子印象深刻,“我立刻给他回了电话,我很激动,一个曾经的病人,那么多年还记得我的好,这让我很感动。”

  肺移植女孩:感激并珍惜代价昂贵的生命馈赠

  出门前看看当天的污染指数,是吴玥现在的习惯。

  关心空气质量、定时吃饭吃药、随身携带消毒用品……从去年成功移植双肺出院至今,近一年来,南京女孩吴玥多了不少“小习惯”。

  如今鲜活地在她的胸腔中呼吸着空气的双肺是来自桂林的爱心捐赠。这位不幸早逝的小伙,用他的器官拯救了至少四个人的生命,吴玥是其中之一。“我很感恩,很珍惜”,感激并且珍惜着这份来之不易、代价昂贵的生命馈赠,27岁的吴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对于手术后的生活,吴玥形容就像“闯关打小怪兽”。手术成功只是闯过了第一关,“如果能顺利度过三个月,就能活半年;如果能顺利度过一年,三年基本没问题。”吴玥不再继续数日子,这场病让她第一次直面“生命是有长度的”这个现实,术后的她更多考虑的是“生命的质量”,如何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不坐等,不遗憾。

  吴玥妈妈对生活一点没有抱怨,她感激妙手仁心的好医生,感激亲友们的帮衬,就连吴玥每个月七千多元的医药费,她也说“幸好有医保,个人只需要支付两三千元,这样好多了,我们还能承受。”无论是对生活的重担,还是经济的压力,吴玥妈妈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还承受得起”。

  ===“善”的力量之真爱篇===

  什么是爱情,是那一份初见倾心,白头偕老,还是那份无论疾病、贫穷、失意时的陪伴,爱情到底有多美,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因为爱情,因为有你和我在一起。

  退休外交官夫妇的山区支教生活:幸福像花儿一样

  外交官夫妇在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朱敏才夫妇(中)与学生在一起(3月20日摄)。

  一位古稀老人,在他年过花甲妻子的陪伴下,放弃作为前外交官在北京安稳、光鲜的退休生活,而选择来贵州山区支教,一待便是九年。他们相濡以沫,用自己的晚年,改写山里孩子的命运。

  当问起“你们幸福吗”这个简单问题时,两位身处陋室、长期被疾病困扰的老人却微笑着说:“只要是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们就觉得特别幸福。”

  朱敏才沉稳,凡事极有主张,言语简捷明快。在采访中,很少谈及感情私生活,但每每说起“孙老师”,却又饱含深情。

  “从小,我就对教师职业有好感,大学毕业后,我想去贵州的山区小学教书,但是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了北京。”朱敏才说:“虽然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我找了个小学老师当老婆,我觉得特别好。”

  说到这里,朱敏才望着妻子,妻子不说话,但眼中尽是会心的笑意。孙丽娜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信念。”

  闲暇时,孙丽娜会弹起电子琴,朱敏才则一展歌喉,夫妇俩特别钟爱《爱在天地间》这首歌,朱敏才常常把它献给妻子。记者临离别时,朱敏才夫妇又你弹我唱,《爱在天地间》的旋律久久回旋,仿佛唱着的是他们的故事:“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于人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像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都把真情埋在心底,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

  患癌女孩病房拍婚纱照 温情感动病友

  11月11日上午,肿瘤医院的病房里,洛阳患癌女孩范会香迎来了她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一家爱心摄影工作室工作人员专程赶来,为她和丈夫于海宁拍摄婚纱照。现场的温情细节,看哭了众多围观的记者和病友。

  上午9点50分,病房内外围满了病友、记者和好心人。会香看到那么多双眼睛关注着她,一丝羞怯浮在脸上,海宁连忙走到跟前,轻声安慰她并送上一个吻,“没事,大家都是来祝福我们的。”

  工作人员给会香化妆时,她一直面带微笑,似乎憧憬着婚纱上身的美妙时刻。海宁说,会香知道马上就能拍婚纱照了,这几天心情不错,吃东西也比以往多。化妆完毕,海宁给会香穿上用于支撑腰部的模具,然后将瘦弱的女友轻轻抱起放到毯子上,细心地将一件白色绣花的拖地长婚纱穿在她身上。

  先拍了一组“光头”的婚纱照,虽然没戴头套,会香的美依然让众人赞叹。会香的弟弟站在一旁笑着说:“姐,你今天比你的光头还亮(靓)!”大家听了也都笑起来,温馨的气氛溢满了整个病房。

  会香又戴上黑色波浪假发,准备再拍一组。当海宁穿好西装从病房的侧门走进来,众人都为之眼前一亮,“好帅!”“他成熟、稳重,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旁边站的就是他!”

  四川八旬老人住院近一年 丈夫坚守似初恋

  谢继安老人与病床上的老伴。刘忠俊 摄

  “她想吃啥就给她带啥,不管那么多了”,12日下午,在成都三六三医院ICU里,80岁的谢继安打断了护士的劝告,还是给病床上的老伴带来了冰淇淋。在护士们的眼中,这对结婚62年的白发夫妇,倒像是一对初恋情人。

  谢继安的老伴吴素芬在三六三医院的ICU里住了近一年,吴婆婆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天得依靠呼吸机来缓解痛楚。

  一年来,每天下午的家属探视时间,护士们都会看到谢继安老人的身影,老人或带冰淇淋,或带糖果、沙琪玛等甜食来看望老伴。回首62年,老两口彼年豆蔻,他们还不懂地老天荒,今朝白发,他们要守到海枯石烂。

  “有次吴婆婆病情加重,昏迷了好几天,那些日子谢爷爷都是默默牵着她的手,希望婆婆能够醒过来”,三六三医院ICU副主任贾玉梅说,护士们看着谢爷爷的眼神时都哭了。所幸那次,吴婆婆苏醒了过来,谢继安老人焦灼的心也落地了。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谢爷爷没有准时出现,因为突发心血管疾病,他也住进了三六三医院。老伴在16楼的病房,谢大爷住在12楼的病房。两位老人同时住进医院,在病床上还互相打听各自的情况。谢爷爷病情刚刚稳定一些,立马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病房出发,到楼上去看望老伴。

  谈到“爱情保鲜剂”,谢爷爷对记者说,现在年轻人离婚率比较高,夫妻之间要在平凡中见真情,相互信任,共同担当。

  不过,爱人的总有一天会离去,谈到这时,谢爷爷没有忍住泪水。看着病床上的妻子他说:“叶子到了冬天总会落下”。谢爷爷还是期望着让这片叶子多停留几天。探视结束时,他会轻轻吻下老伴的额头。

  男子一遍遍给昏迷女友讲恋爱往事3个月将其唤醒

  沈岚与李梅

  “小梅,你还记得那次我们一起去长潭水库吃鱼头吗?你一个人就吃了半条,把我都吓到了呢……”

  “小梅,你记不记得,我们说好的,今年过年就回老家结婚、生孩子。我们自己造个新房,好好过日子……”

  爱情片经典桥段,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真实上演:贵州小伙沈岚给病床上的女孩按着脚,嘴里说个不停。女友注视着他,静静地听着,偶尔动一动手指,大概是表示赞同。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明说,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他的心里都暖暖的。8月29日,李梅(小梅全名)因车祸重伤被送来时,“瞳孔已放大,左脑损伤严重,还压迫到了脑干”,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3天手术后,命保住了,但有很大可能成为植物人。这以后,每一天沈岚都来给她擦洗、按摩,一遍遍地叫她的名字,一遍遍地讲述两个人甜蜜的恋爱往事。

  同病房的病友家属雷大姐说,沈岚简直是台复读机,说的这些话他们都快可以背出来了,“这小伙子真是痴情,我们听着都要掉眼泪”。

  可是,一天又一天,不管沈岚说得多投入,小梅还是没有反应。

  记者问沈岚:“这段时间你害怕过、绝望过吗?有没有想过她永远不能醒来?”沈岚说:“我一直都有信心,我早已想好了,只要她活着,无论是植物人,还是瘫痪,我都陪着她。”

  终于,在12月1日这天,他看到李梅有了反应。

  “我像往常一样和小梅说话,突然发现,她似乎有了反应!”这一次,小梅似乎在看他,“我忙喊她名字,她的手指动了动,眼睛一直看着我,还轻轻眨了下。”

  “醒了醒了!”沈岚也不记得自己当时是哭是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

  医生过来一检查,眼睛顿时有了光彩:“奇迹!真是奇迹!”

  ===善的力量之亲情篇===

  常常,我们都不愿听父母的唠叨,嘱咐,甚至在观点不一的时候与父母针锋相对,言语刻薄,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这些故事里的人会让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子女如生命。

  郑州最美妈妈为腹中宝宝弃化疗患癌女主播笑别人间

  “最美妈妈”邱园园

  12月10日晚,郑州电视台《谁是赢家》节目主持人邱园园因病过世。今年年初时她被诊断罹患癌症,当时,邱园园已有身孕。为了宝宝的健康,她放弃化疗,任由癌细胞在体内扩散。最终,在宝宝10日过完百日宴的时候,26岁的她走了。

  今年年初,刚有身孕的园园被查出患恶性肿瘤,她希望孩子和自己都能平安无事。如果不能两全,她选择保住孩子。她在北京的同学说:“邱园园的病如果发现得早还可以保命,但园园坚持要给老公生个孩子,就把化疗停了。让她慰藉的是,孩子身体健康。小两口给孩子起名“念念”。

  在电视台领导“青莲”记忆中,那时的邱园园坚持不做化疗放疗,瘦成一副骨架,以前那个面容清秀、笑容可掬的邱园园,只剩下两只纯净的大眼睛。但这双大眼睛里,满含着令人动容的勇敢和坚定。

  9月29日,园园在简介里写着:为了不哭,大声笑吧!我等着有一天,我们一起周游世界……

  河北84岁母亲照顾脑瘫儿子63年不离不弃

  李桂枝在喂儿子吃饭

  让自己的孩子叫自己一声妈,是天下每一个母亲最平凡也最美好的心愿。但对84岁的李桂芝来说,让自己照顾了63年的儿子叫自己一声“妈”却是一种奢望。李桂芝的大儿子王世光由于先天性脑瘫,生下来又聋又哑又智障,而且伴有小儿麻痹。这63年走来,李桂芝从青春少妇变为高龄老太,满头青丝长成缕缕白发。

  1950年,20岁的李桂芝嫁到了本乡的王占一家。两年后,大儿子王世光出生了。让大家都惊奇的是,这个孩子一出生就一声不哭,而且异常安静老实。那时候的农村医疗设施简单,上大医院经济上又不允许,所以李桂芝虽然着急,但也毫无办法。一位回乡探亲的医生看了孩子这种情况后,告诉李桂芝,这孩子是天生的脑瘫,又聋又哑,并伴有小儿麻痹,恐怕这辈子也站不起来了。

  2004年,李桂芝的老伴儿因患急性心肌梗,带着对儿子的不放心与世长辞,那年李桂芝74岁。老伴儿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到夜深人静时,李桂芝就会以泪洗面。

  李桂芝说,小儿子和村里人都和他说过把王世光送到养老院去的事,但她不同意。“从他那么大点我就看着他,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那么多苦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我能把他送走?不行啊,他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他。要把他送走,除非我不在了,只要我活着,我会看他一辈子!”

  单身爸拉扯女儿17冬夏 为女儿求"私人订制"谎言

  于立昌父女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这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中的一段歌词。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父亲,女儿14个月大时妻子撒手人寰,他独自一人拉扯女儿走过17个冬夏,期间经历过举债度日,也经历过水毁家园,这个东北汉子从没掉过一滴眼泪。可如今他挺不住了,因为女儿可能不会陪他再走下去。

  日前,记者接到一位绝望爸爸的特殊求助,恳求我们为她17岁的女儿“私人订制”一个谎言。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

  13年11月初的一天,正在打工的于立昌接到亲戚的电话。“他们说我女儿突然腿疼,在县医院看过后说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去沈阳。”于立昌立即带着女儿来到沈阳,经医生诊断,17岁的妮子患上了骨癌。

  记者在省肿瘤医院见到了于立昌父女。虽然经历化疗后,妮子的头发已掉光,但还是可以看出她曾是个清秀、漂亮的女孩。“医生说,如果孩子的病情再控制不住,将对左腿进行截肢。”于立昌说,目前孩子还不完全知道病情。

  “我真是没办法了,希望能有人帮助我的女儿,哪怕我日后慢慢来还。”于立昌说,盼望有人能带给女儿希望。但在拨打热线求助前,于立昌也反复思量过。“女儿还没完全知道真相,因为我希望她如果能挺过去,还能参加来年的高考。”于立昌说,作为男人,他放下尊严求助大家,而作为父亲,他有一个请求。他希望大家帮助她,同时希望大家对她隐瞒病情。(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3日 17:07 来源:新华网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