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忆邹碧华:一位法官逝后为何极尽哀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2月10日,上海小雨,船到江心,操桨者骤然沉默。”上海,一名法官,犹如被冬天拂去的落叶,骤然倒在了前往司法改革会议的途中,生命指针永远停留在了47岁。

  医院里,妻子抚着他眼角的泪水,探究着临别时都没能开口的他在想些什么;单位中,电话铃声不断,一个个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当事人,急迫而又小心地询问着传闻的真伪;而微信朋友圈中,新华社一则寥寥数字的消息开始刷屏,让司法界许多朋友感到震惊。有律师为他默哀,有学生为他燃烛送行,有同事扼腕追忆……

  他,就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时任上海市高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也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

图为邹碧华(左一)在社区走访时与群众交流(2013年9月29日摄)。

图为邹碧华(左一)在社区走访时与群众交流(2013年9月29日摄)。

  “庭前独角兽”:为民审案为民忧

  独角兽獬豸,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勇猛公正,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也是法律与公正的象征。邹碧华为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取名“庭前独角兽”,意味深长。

  “在一次火灾中,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母亲蜷缩在沙发上,经火烧之后,地板被烧穿,她整个人坠落到楼下。家人状告物业公司,但最终没能获得法院支持。”上海市高院立案庭组长、曾长期从事信访工作的金鸣回忆说,“邹院长听闻老人去世情况时眼圈都红了,立即查阅了此案所有卷宗,并实地勘察了事发现场。”

  邹碧华发现,火灾时消防栓故障引起了灭火延迟,而当时附近正在修地铁,是施工不当造成了消防栓损坏。面对这个得罪人的“骨头案”,邹碧华多次走访电力部门、城建部门和地铁公司,最后各方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当我看到上访户因频繁上访弄得家里鸡犬不宁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邹碧华曾说,“我们能不能对当事人有一些情感上的关心?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他们帮助、给他们安慰?除了精通法理,做法官更需要有同理心。”

  5年前,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男童同样让邹碧华“揪心”。5岁男孩小铭被亲生父母狠心抛弃,爷爷奶奶没钱给孙子看病,走投无路才来到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要以小铭的名义起诉他的亲生父母,索要抚养费为其治病。

  当时,还没有未成年孩子告亲生父母的案例,因此法院迟迟没有立案。时任长宁区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得知后,带着长宁法院少年庭法官们开了两天的会,研究法条,决定立案。最终,小铭的父亲将名下房产划归小铭作为治病的医药费,孩子才顽强地活了下来。

  “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也是保护弱者的,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邹碧华曾说,当年他得知自己被上海市高院录取时,曾激动地给母亲打电话报喜。母亲告诫他:“一定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法官。”

图为2014年8月11日,邹碧华与贵州省司改领导小组一行交流上海司法改革方案。

图为2014年8月11日,邹碧华与贵州省司改领导小组一行交流上海司法改革方案。

  “改革操桨者”:触动利益的勇气与智慧

  “哪有把船划到江心就弃桨投江的道理,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使命与责任。”2014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司法改革试点工作,邹碧华成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必须要有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邹碧华的话掷地有声。

  为了提升法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上海司法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法官占队伍编制总数的比例限定为33%。而长久以来,由于法院内部“混岗”模式等原因,造成法官基数普遍高于员额比例的现状。

  是遵循司改精神择优选取办案骨干,还是“论资排辈”让年轻人“就地卧倒”?邹碧华非常强调并且始终坚持,一定要腾出员额让年轻人有机会参与遴选。

  而秉承这样的见解和观点,需要直面较大的压力。据一位上海市高院司改办的同事回忆,为了破解人员分类这块“改革坚冰”,邹碧华参与召开的基层座谈会不下15次。“在一次座谈会中,一位综合部门的老同志表示,虽然自己已不在办案一线但也是为审判工作服务,而且曾从事审判工作多年,在改革时必须进入法官员额。邹院长当时并没有回避问题,他表示,是否在一线办案是入额的重要标准,改革就是要改掉陈旧的观念,因此必须按照新的岗位要求和法官入额办法,对现有法官进行考核或考试,以保证所有入额的人员都是办案骨干。”

  邹碧华习惯用数据说话。在拟定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初期,他就对全市法院的审判力量进行了全面摸底,带领团队对上海所有法官近五年的办案情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年轻的助理审判员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这成为制订方案的基础事实。

  “一个双休日,我们把某家试点法院200多个法官的案件办理情况数据交给邹院长,我认为已经比较客观,没想到他认为案件难易度无法从这些数据中看出,必须看案卷。”上海法院司改办副主任顾全回忆说,“他让我把这些法官的案卷材料调出来带回家看。光是把这些案卷材料拷到硬盘里就要4个小时。”

  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也是本次上海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事实上是对既得利益的挑战,是对法院过度行政化的纠偏。

  改革前,上海法院到底存在多少裁判文书层层审批的情况?系统内行政化程度到底有多深?邹碧华认为,“摸清现状”是制订改革方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并不怕“得罪人”。一方面,邹碧华对上海各级法院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数量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邹碧华在全市法院做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各基层法院是否存在行政干预的情况?如果存在,有多少?并且还会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

  “我们经常讨论一些问题,有时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说,“他不会因为面对领导就妥协迁就,而是敢于说真话。”

图为2014年12月14日,邹碧华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图为2014年12月14日,邹碧华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律师权益捍卫者”:倾力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

  2013年3月2日,上海市律协就新法实施举行培训班,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谭芳邀请到时任上海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来做讲座。会场在上海远郊青浦,地铁不能直达,但偏偏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听这一堂课。

  原定2小时的讲座,邹碧华却讲足了4个小时,其间,最新案例和数据信手拈来,与律师的交流气氛热烈。结束后,有人向邹碧华诉苦:“法官不尊重律师,做诉讼业务看不到前途!”邹碧华告诉对方,律师和法官应该形成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良性关系。律师对法官的尊重程度代表着法治的发达程度;而法官对律师的尊重程度,则代表着社会的公正程度。“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这句话,邹碧华常挂嘴边。为了此次讲座,邹碧华共做了200余张PPT,最后一张只有四个大字:“永不抱怨!”

  当晚,谭芳收到一条私信,一个执业18年的律师告诉她:“因为失望,几年前已不做原本喜欢的诉讼业务,但听过邹院长的讲座心潮澎湃,将重新开始对法治梦想的追逐。”

  邹碧华去世后,深圳、湖南等地律师协会在开会前自发为邹碧华默哀或播放哀悼视频,不少与邹碧华素昧平生的律师从各地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一位河南律师对记者说:“我和邹法官既非同乡,也非同学,我来为他送行,只因他的眼里有我们律师。”

  对律师的这份尊重,或许源自邹碧华在美国的一段经历:有一次邹碧华去美国地区法院考察,法官借了一件法袍给他穿上,然后带着他一起去开庭。庭审至一半,双方律师的火药味上升,法官招招手将两位律师叫上前轻轻说话,邹碧华凑过去一听,是法官在提醒律师注意法庭上的形象。开庭结束后,法官告诉邹碧华,法官不可以在庭上当着当事人的面批评律师,法官和律师是一个法律共同体,应该给律师起码的尊重。

  回国后,邹碧华写就《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并于2010年1月在自己担任院长的上海长宁区法院率先施行。《十条意见》中,大到“坚持尊重、理解、友善的原则”,小到“不得使用训斥、嘲讽等不尊重律师的语气和语言”,再到“为律师参与审判活动提供停车、休息、阅卷、复印等方面的便利”,事无巨细,让律师界为之动容与敬佩。

  “我们尊重他,不在于他在哪个案子中帮助过谁,而是他对律师职业、律师行业、律师制度的尊重。正是这种尊重甚至敬畏,才让我们加倍地敬重他。”中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说。

  邹碧华理想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一个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学学者等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共同体”中,邹碧华除了强调对律师的尊重,也同样关照法院工作人员的尊严。走进长宁法院,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虽然空间狭小,但所有审判员都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邹碧华的想法是:“法官偶尔会在办公室会客,如果跟其他政府机关一样,三三两两的人挤在一个屋里,电话此起彼伏,人员进进出出,既不能树立司法权威,更不利于维护职业尊荣。”因此大楼装修时,他力主压缩会议室等公共空间,“空间再小,也得让每位法官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图为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在接待起诉当事人(2009年2月3日摄)。

图为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在接待起诉当事人(2009年2月3日摄)。

  “疯狂学习者”:有书就是“好地方”

  邹碧华书房的照片在网上流传:不大的空间里,目之所及全是书。挤满两面墙壁的书柜塞满了书,书柜旁的一点空隙堆起跟书柜一样高的书本,写字台也被成堆的书本挤得只剩一点空间。有网民评价:“这样的书房,看着就感受到主人的踏实。”

  “他真的非常勤奋,到了书店就买书,经常一摞一摞地买。看书奇快,记忆力惊人。”邹碧华的好友王利军记得,有一次大家相约看世界杯,晚上熬着等比赛时,邹碧华对他说“走,带你去个好地方”。王利军跟着去了。走到建国西路上的卢湾电大,邹碧华侧身拐进了一家不起眼的门店——原来,他说的“好地方”就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席殊书屋!“他一进去就看书,不停地买书,到最后变成我和他一起拎书回家了!”

  持之以恒地钻研,给邹碧华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除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0多篇论文,邹碧华还主编或撰写了《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中国法官助理制度改革研究》《法庭上的心理学》等十多部著作。其中,《要件审判九步法》连续两年成为法律出版社的畅销书。很多一线法官评价此书“逻辑清晰、思路严密,审判时按图索骥,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还有人戏称,“要件审判九步法”是“法庭上的独孤九剑”。

  1984年,邹碧华以全县排名第二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妻子唐海琳眼中,邹碧华还是北大法律系那个阳光、淘气、有些急躁的大男孩,在得意时他也会忍不住“得瑟”一下,“就像孩子一样,回家会扭一扭地告诉你,然后等着你的表扬。”

  1988年2月,毕业前夕的一个寒假,21岁的邹碧华来到上海,住进纺织大学的学生公寓,一家家单位敲门,投送了60多份简历。1988年7月,没有任何背景的邹碧华走进上海高院经济庭,开始了一个法律人的生涯……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6日 16:10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李佳蕖 打印